天天看点

华侨放弃哈佛学位参加志愿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

作者:公孙六龙

1951年11月,北京的初冬,天气还没有转冷,一次特别的聚会正在进行。客厅里灯火辉煌,亲友们济济一堂。从家事到国事,事无巨细,谈得十分热闹。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和她在海外的几位亲属,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副主任廖承志和夫人经普椿等同志,参加了这次聚会。

廖承志副主任当时兼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的副主席。他在谈到朝鲜战争时说,经过几次大的战役,俘虏越来越多,绝大多数都是美军官兵。但是,俘虏们受了欺骗性宣传,对志愿军将士,对我们的政策并不了解,心怀恐怖,害怕被杀头,怕受到虐待等等,再加上想家想亲人,思想非常苦闷,他们精神上的压力也很大。

华侨放弃哈佛学位参加志愿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

宋庆龄副主席听了这番情况介绍后,转身对在座的晚辈陈志昆说道:“志昆,你可不可以去朝鲜看看这些美国俘虏,你就作为一个普通身份的旅美华侨,去关心一下这些美国战俘吧,他们都是受骗去朝鲜打仗的啊。志昆你去了战俘营,向他们介绍美国的情况,以及美国人民为了争取结束朝鲜战争所做的各种努力,是缓解他们怀乡思亲的苦恼,提高他们生活的勇气。同时,你要向他们解释志愿军的政策,志愿军是不会虐杀他们的,使他们知道宽下心来,从而放下思想包袱,战争结束后,是会让他们回美国去同家人团聚的。希望他们身体健康,一切平安,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在座的亲友们一致赞同宋庆龄副主席的意见,都说这是一个好主意。这位“普通身份的旅美华侨”陈志昆,时年40来岁,年富力强,精神抖擞。陈志昆祖籍广东,在美国长大,侨居在檀香山,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属。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以及带着浓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孙中山先生的理想终于实现,陈志昆先生兴奋不已。他从美国来到北京, 一心想为新的共和国做些事情。当新华通讯社邀请他担任专家顾问后, 他欣然接受。

但是,美国悍然发动朝鲜战争,并迅速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严重威胁着成立仅8个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此时,陈志昆先生的思绪是极其复杂的。他认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有爱,不希望再发生战争。于是,陈志昆便通知外文出版局的几名专家,一起应邀出任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对敌宣传处的特别顾问,专门编审供朝鲜前线散发的英文传单,大力向“联合国军”宣传志愿军方面的政策,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华侨放弃哈佛学位参加志愿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

宋庆龄副主席的一席话,使陈志昆受到很大启发。他相信,作 为一个旅美华侨,有着天然的媒介作用,是很有说服力的。由他去向美国俘虏介绍一些情况,讲解志愿军宽待政策,对战俘本人及其家属都有好处,并且必将收到一定的成效。

肩负着长辈的嘱托和亲友的希望,陈志昆先生进行了仔细地安排和周全的准备。在总政治部宣传部对敌宣传处两位年轻女翻译吕斌和袁善如的陪同下,陈志昆一行从北京出发,经过安东,跨过鸭绿江,前往朝阳鲜碧潼。此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营总部。

在志愿军俘管处,陈志昆先生受到了有关领导的热情接待和欢迎。陈志昆在战俘营停留了两个多月,听取了俘管团领导关于战俘情况的介绍,参观看了战俘的生活起居、文娱活动、医疗卫生等设施,同许多战俘进行了个别交谈。

在此期间,陈志昆连续召开了几十次战俘座谈会,给战俘们拍了许多照片,并进行了录音。有时美国空军飞机飞到战俘营上空袭扰,他就同战俘们以及志愿军工作人员一起钻防空洞。警报刚一解除,就从防空洞里出来继续工作。陈志昆先生用从北京带来的糖果、香烟、咖啡等招待战俘们,他平易近人,态度和蔼,美军战俘们都很乐意同他说话,与其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在同美国战俘们的接触和座谈中,陈志昆先生同他们说了以下几点,各方面都进行了交流和沟通。

第一,作为一个旅美华侨,陈志昆向战俘们介绍自己的情况、经历、家世、理想、爱好 好、人生理念、幸福观、追求的目标等等。

第二,陈志昆向战俘们介绍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最新情况 况,影坛动态,体坛赛事,甚至各个篮球队、橄榄球队、棒球队等的比分胜负等等。此举一下子拉近了同战俘的关系,战俘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对陈志昆大有好感。

第三,陈志昆深入浅出地讲解朝鲜战争的起因、性质、战况、趋势,以及美国政府、两党各派、各群众团体、各阶层民众等等,对朝鲜战争的不同态度, 美国人民反战的呼声,各国人民争取和平的斗争浪潮等等。

华侨放弃哈佛学位参加志愿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

第四,陈志昆向战俘们述说中国人民近一百多年来遭受侵略、压迫、凌辱的痛苦,以及他们今天 获得解放的喜悦,他们渴望过和平幸福的生活,有着建设自己美好国家的真切愿望。

第五,陈志昆向战俘们 阐述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性质,志愿军实行宽待俘虏的政策,绝非是权宜之计,也不是宣传,而是继承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化敌为友,争取和平。陈志昆希望战俘们能够放下思想包袱,争取早日停止战争,实现和平,返回美国和亲人团聚。

第六,陈志昆向战俘们征询意见和要求,允诺将所拍照片、录音、亲笔信件, 转寄给在国内的亲友,帮助战俘们与亲友联系、沟通。

陈志昆先生的谈话受到了美国战俘们的热烈欢迎和尊敬,他们与陈志昆交谈时,欢笑声阵阵,不绝于耳。有的战俘说道,听了陈志昆先生的谈话,他们消除了心头很多不必要的疑虑。有的战俘则说,通过与陈志昆的谈话,他们知道了很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情况,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开阔了胸襟,真正是获益不浅。还有的美国战俘说,见到陈志昆先生,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美国战俘们对陈志昆先生感激备至,送给了他一个美好的外号:“来自家乡的民间大使”。

广大的海外华人华侨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声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他们之中有许多知识青年,更是像陈志昆先生一 样,怀着拳拳赤子之心,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来到朝鲜 战场,运用他们熟练掌握英语的优势,参加了收容、转运、管理战俘,以及停战谈判、释俘遣返等工作。

在工作中,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执行宽待俘虏的政策,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俘进行从敌到友的感化,劝说他们争取和平,反对战争。

跟随父亲冀贡泉、大哥冀朝鼎侨居美国的冀朝铸,在中国的山西省出生,在美国成长、受教育。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冀朝铸都是在美国读完的。冀朝铸在哈佛大学化学系二年级就读时,朝鲜战争爆发了。

为了对抗美国的侵略,冀朝铸毅然放弃了在哈佛大学的学业,于1950年10月初启程返回了中国。冀朝铸到达北京后,插班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三年级学习,同时向组织上申请参加志愿军。

1952年4月, 正当冀朝铸忙于撰写毕业论文时,他要求参加抗美援朝的申请得到了批准。冀朝铸很快领到了毕业证书,随后便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担任英文速记、打字和翻译工作。

年轻的冀朝铸风华正茂,他具有很多突出的优点:他怀抱着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熟悉对手美国的情况,精通英语,英文打字速度也很快。但是,他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在整个朝鲜停战谈判过程之中,关于对战俘的安排,即双方遣返战俘的问题,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因此,需要熟悉战俘概况和在谈判中战俘问题的方方面面。

冀朝铸英语娴熟,但中文水平相对较弱,而对于英文速记,他也是一点也不会。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过程之中,冀朝铸利用各种空闲机会和为数不多的时间,勤学苦练,努力学习,各方面都进步很快。

就以英文速记来说,冀朝铸一开始是一点也不会的。但他通过勤学苦练,很快就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能,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分钟160个字。因此,在谈判 桌上,美方代表的发言连同谩骂、无理取闹,他都能一字不漏地速记下来,供志愿军代表进行研究,从而能针锋相对地提出对策。也正因为如此,冀朝铸很快成为我方代表团翻译组的主力和骨干之一。

冀朝铸在我方停战谈判代表团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称赞,并荣立了三等功,还获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一枚勋章。

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后,冀朝铸回到了北京。当时已经是1954年春季,组织上把冀朝铸分配在外交部工作。早在1949年的时候,冀朝铸便在美国参加了美国共产党,1951年5月,他在北京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6年3月3日,冀朝铸在外交部被批准入了党。从1957年开始,冀朝铸担任周总理的英文翻译达十七年之久,并从事有关中、美关系的研究工作。1970年时, 冀朝铸已经四十岁了,周总理说对其非常照顾,对他说道:“冀朝铸同志,口译行业在40岁后就应该转行,口译 这门工作非常辛苦,你现在年纪变大了,继续做下去,身体也受不了。另外,你当了一段时间的翻译, 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华侨放弃哈佛学位参加志愿军,后来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官

正在这时候,中美关系已经有了好转。1971年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一系列的大事相继发生,代表着中美关系逐渐进入了春天。在这些交流过程中,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的翻译工作,都是由精通英语又熟悉中、美关系的冀朝铸同志担任的。可以说,在中美关系破冰的过程中,冀朝铸同志是功不可没的。

1973年,周总理亲自安排43岁的冀朝铸不再当翻译,而是去当外交官,担任大陆驻美国联络处的参赞,后来,冀朝铸又被安排回到外交部担任副司长。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领导人头一次去美国访问,自然备受世界瞩目。翻译工作仍由冀朝铸担任,并全程陪同,美国新闻媒体对于邓小平用冀朝铸这个哈佛大学培养的高材生当翻译,格外关注。《纽约时报》以“不可缺少的冀朝铸先生”为题目, 发表了社论,感叹“美国如今正缺少这样的优秀人才”。

此后,冀朝铸又做了许多促进中、美关系和两国人民友谊的工作。1982年,冀朝铸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冀朝铸的夫人汪向同是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1951年的毕业生,汪向同曾经在联合国担任了好几年的翻译工作,1984年合同期满后,也到大陆驻美大使馆工作,担任大使馆一等秘书。

1985年,冀朝铸被调任大陆驻斐济大使,1987年,又被任命中国驻英国大使,任期结束后,1991年1月29日,联合国秘书长亲自任命冀朝铸担任联合国主管技术合作促进发展的副秘书长之职,一直到1996年3月15日方才离任。从此,冀朝铸结束了他长达44年的外交生涯,和他的夫人回到了国内。

时隔半个多世纪后,2002年10月23日,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者军老战士共20多人,在北京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聚会,其中有当年陪同陈志昆先生访问志愿军战俘营的青年女翻译吕斌、袁善如、印度尼西亚归国华侨李白麟、美国华侨冀朝铸和他的夫人汪向同、主编《志愿军战俘营 的“奥运会”》画册的女翻译应琳、碧潼战俘营主管文娱活动的李正凌、碧潼战俘管5团政委周柏生、在火线向美、英军前沿阵地发送圣诞礼物袋的翻译朱履谦,以及俘管处女翻译周善群、钱美德、赵达、汤民先、周丽娜等等。

这些老战士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1岁了,最年轻的也已经67岁。大家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回首往事,令人不禁唏嘘。这个时候,我们伟大的祖国欣欣向荣,综合国力正在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条件亦大为改善,这些老战士们看在眼里,感到十分的欣慰。他们当年在朝鲜战场流的血,没有白流,战友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席间,谈到中美两国的关系时,大家的目光很自然地都转向了冀朝铸。 当年,冀朝铸主动放弃哈佛大学的学业,毅然回国,投入到抗美援朝的战场之中。冀朝铸作为主力翻译之一,参加了在板门店停战谈判的翻译工作,在谈判桌上,南北双方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较量,针锋相对。双方经过政治和军事方面的反复较量,终于达成停战协议。

半个世纪过后,整个世界的格局以及中美两国的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冀朝铸见证了中、美两国关系从不断发展到正常化的全过程,并成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使者。有战友问冀朝铸对此有何感想时,他说感慨万千地说道:“半个世纪以来,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得到改善,尽管期间经历了曲曲折折,过程也是跌宕起伏,但是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将不断向前发展。只要美国方面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那么这个总体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另一位战友问冀朝铸和他的夫人汪向同道:“当年朝铸在板门店,参加了停战谈判的翻译工作,向同女士则与陈志昆先生以及另两位国际友好人士,编写供朝鲜前线对美、英军队散发的传单。 你们二位明明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冀朝铸面带微笑,坦诚地回答道:“朝鲜停战签订后,我们都回到北京了,恰巧我们两人都参加了一个法语学习班,1957年2月在学习班上相识,两人相互间都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俩是1957年5月结婚的,那时我27岁,向同26 岁。”

冀朝铸的话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们夫妇有两个儿子,都在美国上大学,毕业后,现在留在美国工作。老战友们祝愿他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并互道珍重。

英国青年归侨白国良,报名加入志愿军时刚好18岁,是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一年级的一名学生。白国良是瞒着家里人去参加抗美援朝的,他在碧潼志愿军战俘营担任对战俘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颇有成绩,白国良立了功,朝鲜政府授予他军功奖章,但是领导机关无法将他的立功喜报寄到他家里,只好寄存在亲戚家里。

白国良家三代侨居海外,母亲家族在印度尼西亚,父亲家族在菲律宾,后转到英国侨居,家庭生活富裕且安定。白国良有兄弟姐妹八人,他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对他寄予了殷切的希望。家里亲人们事后得知他参加抗美援朝的光荣事迹后,无比惊喜,一点也没有责怪他隐瞒不告诉家里的意思。弟妹们也都一致称赞他做得好,做得对,要向他学习。一个华侨家庭,却如此的热爱祖国,白国良一家实在是令人敬佩。

白国良从朝鲜回国后,被分配在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任记者, 担负对海外的宣传工作。1956年由本单位推荐,白国良参加了我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上担任翻译工作。

1963年11月10日至22日,根据万隆亚非会议的决定精神,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四个大洲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运动会。白国良受中国新闻社的委派,参加了这次运动会的采访报道工作。此后,白国良一直坚守在新闻战线上,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2002年,白国良因病在上海逝世,结束了令人敬佩的一生。

越南归国华侨青年黄亨思参加志愿军时26岁,他是福建省厦门市人,精通英语,曾在上海铁路局担任外事工作。上海解放后,黄亨思进入华东革命大学学习,抗美援朝爆发后,黄亨思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当时,同他一起加入志愿军行列的一共有12人。他们换上志愿军的军装,在安东向后勤部门领了一些干粮,便一路跨过鸭绿江,向碧潼战俘营进发了。

当时他们没有汽车,又听不懂朝鲜语,仅靠着手里的一张旧地图,徒步行军,沿着鸭绿江南岸,在崇山峻岭间穿梭。他们日夜兼程,有时还要躲避美国飞机的袭扰。即使这样,原来预计需要10天的路程,他们只用了 8天就赶到了目的地,经受住了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的第一次考验。

当时,志愿军战俘营刚刚在碧潼建立,迫切需要外语方面的人才。黄亨思一 行12人全都是懂英语的知识青年,他们的到来,给战俘营增添了又 一批新的翻译力量。来到战俘营后,他们立即投入到了对战俘的管理工作中,尽心尽力的工作着,在另一条战线上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陈志昆、冀朝铸、白国良、黄亨思等知识青年们,只不过是华人华侨中活跃在朝鲜战场上的代表人物的一部分,当时,无数华人华侨知识青年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从 五湖四海,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最终在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聚首。

在朝鲜战场上,他们都运用自己精通英语的专长,在战俘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许多人立了战功,受到了组织上的嘉奖。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