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作者:环球史学

1955年,我军为了表彰在革命中有着大功劳的同志,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授衔仪式。很多的将军都因为自身对革命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获得了相应的军衔。军衔中最高一级的当然是十大元帅,第二等级的是大将军,然后依次是上将、中将以及少将等。在大将军里也有排名顺序,第一名是人尽皆知的共和国战神粟裕,但是第二名则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似乎他的排位有一些高。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这位将军虽说也是有着很深资历的同志,但是他在战争期间因为大病养病十四年,从这方面来看似乎他并不适合这么高的军衔排位。即使是他自己,在得知这个排位之后也十分惊讶,曾经向周总理推辞,说自己的军衔太高了,自己养病这么多年没有做过贡献,这样的排位实在是令人愧不敢当。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红军期间被称为“徐老虎”,对革命有着一颗坚定的红心的徐海东将军。

一、红军之虎,疆场驰骋

1900年6月,正是中国被列强欺辱,鲜血和耻辱染尽华夏大地的日子。那一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携光绪帝仓皇出逃,中国人民的生活每况愈下。同样,或许是上天有意复兴中华,在这一年里也有很多中国的栋梁之材出生,他们在未来将扛起革命的旗帜,拯救中国斯民于水火之中。徐海东就是这些历史繁星的其中之一。

湖北黄陂是有名的将军县,徐海东就在这里出生。他的出生十分贫寒,家里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生没有什么积蓄,都是被地主剥削的对象。徐海东少年便已老成,纷杂的世事让他早早地懂事起来,他的秉性也得到了锤炼,铁血、坚定、顽强的他在家乡慢慢长大,看见了家乡四方人民的艰辛,看见了剥削派的丑恶嘴脸、反动派的草菅人命。幼小的他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的秉性使得他在从小立下的志向,他想要改变这一切,他想要带领家乡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他在稍大一点之后就去当窑工,十一年的窑工经历锤炼了他,也让他确定了他的方向。他还记得,他正好好地烧着窑炉,突然,外面传来几声震天的枪响,又是几个爆炸声,吓得他以为是炉子炸了,赶紧到炉边查看情况。但是乡亲们却与他不同,这些枪炮声没有吓到他们,相反,乡亲们的脸上浮现出了平日里不曾见过的笑容。大家都知道,那是红军来打土豪了。红军是劳苦大众的救星,他们的枪炮不是杀人的利器,而是保护百姓利益的盾牌。徐海东在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事情之后,他明白了红军才是人民自己的军队,他也对红军产生了向往之情。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上天不负有心人,他后来如愿以偿地加入了工农红军,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他在黄陂家乡参加了黄麻暴动,并且多次帮助组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他的信仰坚定,靠着自己的一片红心,经历了不少的艰辛,从一名普普通通的战士一直到红四方面军25军军长。

敌人的凶狠如是一般,徐海东的家人被反动武装进行了多次屠杀,被屠杀者将近百人,整个徐家一脉几乎已经是所剩无几。但是徐海东却化悲愤为力量,将这血海深仇转化为歼灭敌人的动力,将敌人打得闻风丧胆。敌人放出豪言,狂妄地宣称他们将在三个月内对鄂豫皖地区进行彻底的围剿,一举清理完所有的“共匪”,这一次,敌人集结了几十万大军,如狼似虎的向根据地扑来,徐海东的25 军如铁军一般,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在敌人的疆域如同进入自己的地盘,纵横驰骋,打了不少胜仗,因此获得外号“徐老虎”。

他在人数不足三千的情况下,多次让国民党军栽了跟头,几次突围,游刃有余,还建立了一块包括几十个县的稳固根据地。因此,蒋介石曾经亲自发电报训斥,称徐海东就是国军未来的大患。25 军辗转多地,最终第一个到达陕北根据地,成为第一个完成长征的军队。再后来,徐海东组建了15军团,这支铁军让国民党军队更是难以抵挡,劳山战役中全歼敌军一个整编师,为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开辟道路。

可见,徐海东在战场上是一名十足的猛将,被蒋介石点名“表扬”的殊荣在红军将领中没有多少,但徐海东,一个窑工出身的将军是其中之一,并且他也是为长征扫除障碍的先头军,奠定了陕北根据地,这样的功勋也是极为重大的。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二、慷慨解囊,支援中央

结束长征的时候,红军到达陕北的各支部队已经是十分疲惫,并且缺衣少食,包括中央红军在内。毛主席因为中央红军已经揭不开锅而感到十分苦恼。此时徐海东的二十五军就在他们的附近,情况尚好,按理说可以接济一下中央红军,但那个时候,又正是张国焘大搞分裂主义另立中央的时候,徐海东的25军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员,与中央红军会有一些隔阂。毛主席左思右想,没有其他办法补贴军需,就派人去找徐海东,亲手写了一张借款2500元的借条,希望徐海东接济中央红军。

那一段时间确实是中央最为难以为继的时光,在后来斯诺采访毛主席时,毛主席就说这是革命生涯中“最黑暗的时光”,这段时光里未来渺茫,前途茫然一片。毛主席本以为徐海东不会支援中央,但是没想到,徐海东收到毛主席的字条之后,便将自己部队积蓄的七分之五拨给了中央红军,有五千块钱,还让每一个连送一挺最好的机枪。此举让中央大为感动,徐海东的深明大义也让中央心服口服,毛主席在日后夸赞他,说他在那时帮了革命的大忙,诚如斯言,如果没有那时他的五千元,中央的处境就难过了。并且徐海东还是将自己部队的大半积蓄拿来援助中央,是做出了和自己当时的上级意图相违背的决定,可以说对党是忠心耿耿了。

徐海东在红军时期,奠定陕北根据地、救济中央红军,确实是对革命有着巨大功勋。这样的功勋是共患难时的紧要关头所铸造的大功,可以说对中国革命有着生死之功,相应的,徐海东也获得了很多勋章,这些荣誉确实是与他相配的。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三、征战南北,意外病倒

1937年,日本人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全面内战爆发。中共中央秉持着民族精神和气节,毅然决定与国民党冰释前嫌,作为中国军队一致对外。徐老虎的部队作为红军的主力部队,自然要开赴到前线同日本人作战。他率部参与了平型关战役获得大捷,然后转战长江以北,主要是主持游击战,打了不少胜仗。

可惜,英雄总是有所妒。徐海东将军毕竟是窑工出身,土窑中恶劣的工作环境会使得他得职业病,肺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此前因为年纪尚轻,工作量也尚可承受,因此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工作量的加重,徐海东将军的肺终于承受不住了,得了大病需要静养。但是他作为一个将军,又怎能放弃将士的生命于不顾呢?

他尽全力带病工作,但是最终还是身体不支。他向毛主席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表示自己在可以工作之后就会立刻回到岗位继续工作。但是毛主席却发电报说:“安心养病,天塌不管。”这几个字让徐海东十分感动,他明白这是主席对自己的器重和爱护。即使他在养病,但是他仍旧不忘关心前方战局的发展,仍旧做好了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余生的准备。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的病确实很重,也就没有办法继续进行革命事业了。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他还在静养。

养病14年,却仍被授予大将军衔,毛主席:他有大功,情有可原

四、戎马一生,终成大将

55年授衔仪式上,徐海东被授予了大将军衔。他对此向周总理推辞,表示自己养病十几年,没有资格拥有这样的荣誉。周总理转告中央之后,毛主席认为他对革命有大功,完全配得上这个军衔。毛主席的考虑是这样的:

  1. 徐海东资历足够。从徐海东的履历来看,他是随着人民解放军的成长而成长的一位将领,从黄麻起义开始他便加入了红军,为解放事业战争立了不少功勋。虽然后来有着十几年的养病经历,但是他的资历是贯穿解放军历史始终的。这样的资历自然配得上这样的地位。
  2. 徐海东“对革命有大功”。徐海东最先完成长征,为中央建立陕北根据地做了极大贡献,奠定了基础,扫清了障碍;在中央红军窘迫之时慷慨解囊相助,而且还是作为红四方面军将领、在张国焘分裂的特殊时期帮助中央红军,这样的功绩对于党和人民军队来说都是生死之功,可以说如果没有徐海东,那么党的命运就会被改写。

徐海东虽然养病多年,但是他的功绩也不可抹杀。和那个年代的很多革命者一样,他们因为救国救民的志向聚在一起,无论功绩大小都是值得铭记的。这盛世,如你所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