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史话新疆|农学家鲁明善 真人西游

史话新疆|农学家鲁明善 真人西游

《史话新疆》系列微视频之四十五

农学家鲁明善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国家,大陆从汉以后,历代都产生过专门的农学著作,如汉时《汜胜之书》、北魏时《齐民要术》等。元朝建立后短短四十余年间,就出现了三部重要农书,包括《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畏兀儿(维吾尔)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鲁明善,原籍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他的父亲迦鲁纳答思是通习多种语言的著名翻译家,学识渊博,曾以畏兀儿文翻译了一批梵文和藏文佛典。元世祖忽必烈时,迦鲁纳答思自高昌进大都(今北京)为官,官至大司徒。鲁明善自幼受其熏陶,颇具才学,曾主持皇家文史工作。但其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编印出《农桑衣食撮要》。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深感发展农业的重要性,正式成立司农司,专管农桑水利,并令司农司从古籍文献中摘录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资料,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同时,分派劝农官巡视农事,将农业发展状况作为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主要依据。

由于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私人撰写农书的风气也随之兴起。公元1314年,鲁明善出任寿春郡监察使,为了奖励农桑,便于安排一年农事,于是“修农书,亲劝耕稼”,以官颁《农桑辑要》为基础, 编撰《农桑衣食撮要》一书。

《农桑衣食撮要》是一部以“月令”为纲、逐月详尽安排农事的农学专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简明易晓,使种艺敛藏之节,开卷了然”。全书一万五千余字,列有农事208条,以农桑为主,兼及园艺、畜牧、竹木、果蔬,各种农畜产品的收贮、加工、制作以及与农事活动有密切关联的气象、水利等,“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

书中所列农事活动,均有详实说明,述说农事应如何进行。如“正月。栽桑树,耕地宜熟。移栽时,行须要宽,横行阔八步,长行相离四步栽树。桑行中间可用牛耕,故田不废,桑不致荒”“种西瓜。宜肥地种。掘地作坑如斗大,每坑纳瓜子四枚,多种则漫撒。苗出后,根下壅作土盆……余蔓花掐去,则瓜肥大”。

书中所载晒干酪之法,“将好酪于锅内,慢火熬,令稠,去其清水,摊于板上,晒成小块,候极干收贮。切忌生水、湿器”,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

鲁明善重视农业生产,以为“农桑衣食之本,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足则民可教以礼仪,民可教以礼仪则国家天下可久安长治也”。

他善于总结生产经验,《农桑衣食撮要》中即收入诸多农家经验之谈,如“十耕萝ト九耕麻”“三月,月内三卯,有则宜豆,无则宜麻麦”等。

鲁明善也吸收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经验,在《农桑衣食撮要》中,将如何栽种葡萄、种植棉花、酿造酥酒、晾晒干酪之法一一收录,为大陆农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农桑衣食撮要》是元代一部重要的农学研究专著,在大陆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史话新疆》系列微视频之四十六

真人西游

公元1220年,一位73岁的老人带着18名弟子,从山东莱州启程前往万里之外的西域,谒见西征途中的成吉思汗。这位试图规劝、影响成吉思汗“罢干戈致太平”的老人,就是长春真人丘处机。

丘处机,山东登州栖霞人,全真道教掌门人,号长春子,是金元之际著名的宗教思想家、宗教领袖和诗人。

成吉思汗闻听丘处机有养生长寿秘诀,便派人延请,想要讨教长生之术。

昊天观,位于山东莱州大基山道士谷,是知名的道教圣地。当年,丘处机正是从这里出发,走上了漫漫西行之路。

丘处机一行先在燕京(今北京)逗留多时,至公元1221年春方离开宣德(今河北宣化),取道漠北西行。一路横穿蒙古高原,翻越阿尔泰山,沿准噶尔盆地东缘南下别失八里城(今新疆吉木萨尔),然后循天山北麓向西,过轮台(今新疆乌鲁木齐)、昌八剌(今新疆昌吉)、阿里马(今新疆伊犁霍城)等地,于公元1222年4月在铁门关外大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行宫与成吉思汗见面。

在大雪山的半年间,丘处机曾三次被请为成吉思汗讲授“卫生之道”。他告诉成吉思汗,欲得“长生久视”,应“以清心寡欲为要”;他还借机阐述“以敬天爱民为本”的主张,潜移默化影响成吉思汗的治国理念。

公元1222年10月,丘处机与弟子们东返中原,公元1224年春回到燕京后,居太极宫(今北京白云观),受命掌管天下道教。

此次西行东还,前后历时三年,行程数万里。门人李志常一路同行,根据沿途所见,撰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书分上下卷,上卷记述丘处机西行与成吉思汗见面,然后回到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干)等候正式讲道;下卷记述丘处机讲道的经过及东归的行程,同时对沿途民俗风物有很多详细记叙,“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服、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靡不毕载”。

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录了丘处机一行抵达别失八里城时的情形,不仅有“王官士庶僧道教数百,具威仪远迎”,还有“回纥王部族劝蒲萄酒,供以异花杂果名香,且列侏儒伎乐,皆中州人”,且“侍坐者有僧、道、儒”,中州人,即指中原的汉人。

当时,新疆地区的畏兀儿(维吾尔)人主要聚居于哈密、吐鲁番、别失八里等地,他们与汉人杂居,习俗渐染。据记载,在阿力麻里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农者亦决渠灌田”,与中原地区一般无二。丘处机等人在此见到“中原汲器”,不禁感慨“桃花石诸事皆巧”。而僧、道、儒同时“侍坐”,显示出元朝时期新疆地区多种宗教交融并存的现象。

《长春真人西游记》详细记述了丘处机一行西行沿途山川道里、社会经济和风俗民情,真实反映这一时期西域和中亚地区各地诸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情况。

史话新疆 | 第1集—第18集

来源: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奎屯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倩

责编:陈世健 王倩

总编:徐钟

总监制:张代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