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作者:无梦到天明
平台上有网友问:众所周知,黑猪肉要比白猪肉的口感好,人们更爱吃黑猪肉,可是为何有人却不建议养殖黑猪呢?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的确,这有违常理。按道理说,既然市场上某一种商品走俏,那就更应该多生产多销售才对,可为什么人们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我们知道,目前市场上主要就提供两类猪肉,即所谓的白毛猪和黑毛猪。其中,白毛猪又有长白猪和大白猪之分,都是舶来品;只有黑毛猪是本土猪。黑猪肉的口感比白猪的要好,但是懂行的都不建议养,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关键问题恐怕出在养殖成本和利润上。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养猪这种经济行为,其效益差别主要在料肉比和生产周期上,前者反映资金投入量,后者反映资金周转率,它们汇合成养殖综合成本,衡量着养殖这种经济行为的直接效益大小。

首先,从料肉比的角度看。料肉比就是投放一定数量的饲料最后出产的猪肉量,参考《中国生猪养殖成本与收益分析报告(2004-2008)》,结合养猪户的实际,大陆生猪养殖的料肉比白猪在1:2-2.3,也就是说生猪每长一公斤肉需要饲料2-2.3公斤,而本地黑猪一般为1:4。可见,从养殖户的角度看,养黑猪的料肉比肯定不划算,吃的多饲料转换率差。而白猪饲料转换率高。花费相同的钱投资,黑猪的产出比白猪的小,肯定划不来。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其次,从生长周期来看。本地黑猪一般都是杂交猪,生长的缓慢,一般需要10-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育成;而白猪一般都是二元猪(改良猪),饲料转换率好,当然长得快。一般都在4-5个月内长成。可见,养一轮黑猪,所花费的时间相当于养白猪两轮的时间。从资金周转的角度看养黑猪是划不来的。而如果遇到猪周期,那就只有眼睁睁看着天天亏本下去。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再次,从消费的普及面看。也许有人会说,黑猪肉的价格高,市面上的黑猪肉价格能够达到白猪肉价格的2倍以上,虽然肉价的确比白猪肉高,但是,也限制了消费范围的扩大,导致了黑猪肉的消费处于小众群体,从变现的角度来看,也是划不来的。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就不难理解,为啥黑猪肉好吃,却不被建议养殖。逻辑竟然是这么简单:黑猪肉虽然口感好,消费者喜欢,但是因为黑猪养殖成本高而导致价格必然高,否则就不赚钱甚至赔本;而价格高又限制了消费,导致变现难,因而,生产者就不能或不愿意饲养;反过来,白猪肉口味虽然差点,但是饲养白猪的成本相对较低,这样肉价就低、猪肉也好销售,于是生产者就愿意多生产。

黑猪肉味道好为啥有人不建议养?原来养猪的和吃肉的不是一路人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用脚投票”现象,也说明了在这个问题上,吃肉的和养猪的不是一路人。

#农民##打卡郑州美好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