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

作者: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唐莹莹

1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年人均出游超过4次,旅游成为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的刚性需求;“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规划》明确,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疫情防控基础更加牢固,科学精准防控要求在旅游业得到全面落实。国内旅游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有序推进,旅游业国际影响力、竞争力明显增强,旅游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展望2035年,《规划》指出,旅游需求多元化、供给品质化、区域协调化、成果共享化特征更加明显,以国家文化公园、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为代表的优质旅游供给更加丰富,旅游业综合功能全面发挥,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世界旅游强国,为建成文化强国贡献重要力量,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提出七项重点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互联网+旅游”,推进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打造一批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街区,培育一批智慧旅游创新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发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虚拟展示、智慧导览等新型旅游服务,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旅游场景化建设。

二是优化旅游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一批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目的地。《规划》指出,持续推进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建设。继续推出一批国家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线路。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

三是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保护传承好人文资源,保护利用好自然资源。《规划》明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稳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国家公园建设,打造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高地。

四是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激发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旅游+”和“+旅游”,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局面。《规划》指出,要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推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大力推进冰雪旅游发展;完善邮轮游艇旅游、低空旅游等发展政策等。

五是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提升旅游消费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规划》明确,完善节假日制度,推动各地区制定落实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鼓励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引导职工灵活安排休假时间。在完成规定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六是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加强旅游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文明旅游。《规划》提出,加强在线旅游企业监管,研究制定在线旅游市场管理服务的规范标准,提升行业规范水平。规范旅游景区和旅游经营者价格行为,依法查处打击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等行为。加强旅游景区门票、观光购物等价格管理,重点查处国有旅游景区不执行政府规定的价格水平和浮动幅度、擅自增设收费项目、通过违规设置“园中园”门票等形式变相提高门票价格、捆绑销售、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不执行优惠措施、价外加价等行为。及时查处整治不合理低价游、线上线下虚假宣传、商业贿赂等旅游市场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七是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加强政策储备,持续推进旅游交流合作。《规划》明确,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合作、深化旅游国际合作等。

入境游方面,《规划》指出,适时启动入境旅游促进行动,出台入境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审时度势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入境旅游高质量发展。

出境游方面,《规划》表示,在国际人员往来恢复正常的前提下,旅游企业组织出境旅游要严格遵守国家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及时科学调整行程,引导游客做好自我防护;自助出境游客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况及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范,严格遵守出境和返程入境管理规定。与此同时,《规划》还明确,推动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给予大陆普通护照免签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国内旅游企业跟随中国游客“走出去”,构建海外旅游接待网络,加强国际化布局,参与全球竞争。

责任编辑:刘秀浩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