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线上达沃斯论坛|拉美展望:疫苗、经济、气候行动为今年三大优先事项

作者:王琦 78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新冠疫情冲击、社会动荡、贫富分化、选举周期面临的政策不确定性……诸多因素叠加之下,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更加凸显。今年,该地区的优先事项是什么?各国领导人如何加强合作、克服困难、推动长期繁荣?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9日,在世界经济论坛“拉美展望”会议上,秘鲁总统卡斯蒂略、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危地马拉总统亚历杭德罗、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厄瓜多尔总统拉索共同探讨了拉美地区2022年发展的三大优先事项:增加疫苗接种数量、确保经济持续复苏、让气候行动落到实处。

加快推进疫苗接种

新冠疫情自暴发以来,已持续两年多,何时结束仍是未知数,疫苗对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应对疫情,推进疫苗接种计划尤为重要。”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在会上表示,迄今该国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口占比超85%。

在秘鲁,目前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口占比超84%。秘鲁总统卡斯蒂略指出,2022年该国计划为民众接种5500万剂疫苗。

“疫苗接种将确保经济不会进一步受到破坏。”哥伦比亚总统杜克在会上说道,2022年该国的目标之一是大规模接种疫苗。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注射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该国的经济增长才可能恢复至疫前水平。

虽然一些拉美国家尤为强调疫苗注射,但该地区各国在疫苗接种率方面差异较大。对此,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经济室副主任张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主要源于各国政府对抗击疫情的重视程度不同,且在研发、购买疫苗的能力上也有明显区别。

考虑到联合抗疫的需求,张勇建议,未来拉美各国可进一步加强疫苗研发、分配等领域的合作,为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复苏夯实基础。

瓜多尔总统拉索在会上指出,接种疫苗不仅是出于健康的考虑,同时也为保持经济弹性和社会活力提供了支撑。目前,厄瓜多尔接种两剂疫苗的人口占比达82%。受益于注射疫苗等防疫举措的实施,厄瓜多尔的就业已恢复至疫前水平的70%。

危地马拉总统亚历杭德罗在发言中表示,2022年面临的挑战在于保持经济复苏态势。该国的GDP2021年增长了7.5%,是近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在应对气候挑战方面,参会的拉美各国领导人均指出保护气候尤为重要。哥斯达黎加总统阿尔瓦拉多称,环境问题与其他事项息息相关,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减轻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哥斯达黎加2022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吸引基建投资

1月19日,参会的拉美国家领导人均表达了对吸引投资的重视,特别强调了推动基建项目的意愿。

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副会长王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拉美国家之所以重视吸引基建领域的投资,主要基于两方面因素:一是在改善基建上存在较大的需求。该地区基建较为老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基建项目普遍投入大、成效慢,该地区各国自身财力较有限。

目前,拉美地区主要采取PPP模式,即公私合营模式,吸引本地私人资本和国外资本的投入,投资率低于20%,未来仍有较大的空间。

张勇指出,在数字经济发展潮流带动下,数字基建也成为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拉美各国可进一步提升相关领域的营商环境以吸引投资。同时,考虑到全球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拉美各国可考虑使投资项目符合绿色标准,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不过,张勇补充道,自2021年以来,拉美多国迎来总统大选,选举周期叠加经济周期,增添了各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进行决策前可能会更为谨慎,保持观望。

要想实现拉美地区长期的经济繁荣,并不能仅仅依靠投资。然而,拉美地区的经济内生动力并不足。王萍告诉记者,拉美地区多为以大宗商品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外部依赖性与脆弱性。

现阶段,由于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周期,中下层民众在就业和收入方面的处境更为艰难,既有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王萍说道,多国左翼政党重返政治舞台反映出选民的求变心理。相较于右翼政党,左翼政党在维持中下层民众利益上倾向于出台更多社会政策进行“安抚”,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并未从根源上改变这些国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除了产业结构单一对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掣肘,拉美国家在收入上呈现的金字塔结构导致社会资源长期集聚在少部分人手里,要打破既有的分配模式并非易事。

经济增长态势或放缓

本月早些时候,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拉加经委会)发布的报告指出,拉美地区经济2021年增长6.2%,预计2022年放缓至2.1%,其中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圭亚那除外)预计2022年分别增长1.4%、4.5%、6.1%。

展望拉美地区的经济前景,张勇认为需考虑几方面因素:首先,从短期来看,财政、货币政策空间有多大;其次,从中期来看,产业结构调整需花费多长周期;从长期来看,结构性改革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果是否明显。

纵观拉美各国在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去工业化等方面的现状,张勇预计,拉美地区在2021年获得经济恢复性增长之后,将在2022-2024年呈现中低速增长态势,不同次区域经济也可能出现分化。

对于中美洲而言,相关国家与美国市场的联系较为紧密,后续经济发展或受到美国经济复苏的提振,并且侨汇收入也将对国内消费起到支撑。对于南美洲而言,相关国家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加之未来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加剧其货币贬值压力,而全球需求复苏下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维持相对高位,因此,未来在高通胀、高利率的双重背景下,叠加国内经济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南美国家的经济表现并不乐观。对于加勒比地区而言,相关国家后续经济增长需考虑疫情走势下旅游业、金融业回暖程度。

王萍则表示,由于美国和中国是拉美多国的主要贸易合作伙伴,因此拉美经济前景需考虑中美各自的经济复苏态势和对外政策。就中拉之间的合作而言,中国对拉美初级产品一直有较大需求。除了贸易领域,中拉之间也在逐渐加大能源、基建、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未来,中拉之间的合作会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