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線上達沃斯論壇|拉美展望:疫苗、經濟、氣候行動為今年三大優先事項

作者:王琦 78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新冠疫情沖擊、社會動蕩、貧富分化、選舉周期面臨的政策不确定性……諸多因素疊加之下,拉美地區經濟發展的脆弱性更加凸顯。今年,該地區的優先事項是什麼?各國上司人如何加強合作、克服困難、推動長期繁榮?

當地時間2022年1月19日,在世界經濟論壇“拉美展望”會議上,秘魯總統卡斯蒂略、哥倫比亞總統杜克、瓜地馬拉總統亞曆杭德羅、哥斯達黎加總統阿爾瓦拉多、厄瓜多總統拉索共同探讨了拉美地區2022年發展的三大優先事項:增加疫苗接種數量、確定經濟持續複蘇、讓氣候行動落到實處。

加快推進疫苗接種

新冠疫情自暴發以來,已持續兩年多,何時結束仍是未知數,疫苗對防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應對疫情,推進疫苗接種計劃尤為重要。”哥斯達黎加總統阿爾瓦拉多在會上表示,迄今該國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口占比超85%。

在秘魯,目前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口占比超84%。秘魯總統卡斯蒂略指出,2022年該國計劃為群眾接種5500萬劑疫苗。

“疫苗接種将確定經濟不會進一步受到破壞。”哥倫比亞總統杜克在會上說道,2022年該國的目标之一是大規模接種疫苗。随着越來越多的群眾注射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該國的經濟增長才可能恢複至疫前水準。

雖然一些拉美國家尤為強調疫苗注射,但該地區各國在疫苗接種率方面差異較大。對此,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經濟室副主任張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主要源于各國政府對抗擊疫情的重視程度不同,且在研發、購買疫苗的能力上也有明顯差別。

考慮到聯合抗疫的需求,張勇建議,未來拉美各國可進一步加強疫苗研發、配置設定等領域的合作,為促進該地區的經濟複蘇夯實基礎。

瓜多爾總統拉索在會上指出,接種疫苗不僅是出于健康的考慮,同時也為保持經濟彈性和社會活力提供了支撐。目前,厄瓜多接種兩劑疫苗的人口占比達82%。受益于注射疫苗等防疫舉措的實施,厄瓜多的就業已恢複至疫前水準的70%。

瓜地馬拉總統亞曆杭德羅在發言中表示,2022年面臨的挑戰在于保持經濟複蘇态勢。該國的GDP2021年增長了7.5%,是近二十年來的最高水準。

在應對氣候挑戰方面,參會的拉美各國上司人均指出保護氣候尤為重要。哥斯達黎加總統阿爾瓦拉多稱,環境問題與其他事項息息相關,防止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減輕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是哥斯達黎加2022年目标的重要組成部分。

吸引基建投資

1月19日,參會的拉美國家上司人均表達了對吸引投資的重視,特别強調了推動基建項目的意願。

中國拉丁美洲史研究會副會長王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拉美國家之是以重視吸引基建領域的投資,主要基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在改善基建上存在較大的需求。該地區基建較為老舊,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二是基建項目普遍投入大、成效慢,該地區各國自身财力較有限。

目前,拉美地區主要采取PPP模式,即公私合營模式,吸引本地私人資本和國外資本的投入,投資率低于20%,未來仍有較大的空間。

張勇指出,在數字經濟發展潮流帶動下,數字基建也成為賦能産業轉型更新的重要抓手,拉美各國可進一步提升相關領域的營商環境以吸引投資。同時,考慮到全球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拉美各國可考慮使投資項目符合綠色标準,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

不過,張勇補充道,自2021年以來,拉美多國迎來總統大選,選舉周期疊加經濟周期,增添了各國經濟政策的不确定性。是以,投資者在進行決策前可能會更為謹慎,保持觀望。

要想實作拉美地區長期的經濟繁榮,并不能僅僅依靠投資。然而,拉美地區的經濟内生動力并不足。王萍告訴記者,拉美地區多為以大宗商品為支柱産業的資源型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受國際市場需求影響較大,具有較大的外部依賴性與脆弱性。

現階段,由于疫情沖擊疊加經濟下行周期,中下層群眾在就業和收入方面的處境更為艱難,既有的社會沖突進一步激化。在此背景下,王萍說道,多國左翼政黨重返政治舞台反映出選民的求變心理。相較于右翼政黨,左翼政黨在維持中下層群眾利益上傾向于出台更多社會政策進行“安撫”,但也是“治标不治本”,并未從根源上改變這些國家存在的結構性問題。除了産業結構單一對經濟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造成的掣肘,拉美國家在收入上呈現的金字塔結構導緻社會資源長期集聚在少部分人手裡,要打破既有的配置設定模式并非易事。

經濟增長态勢或放緩

本月早些時候,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釋出的報告指出,拉美地區經濟2021年增長6.2%,預計2022年放緩至2.1%,其中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地區(蓋亞那除外)預計2022年分别增長1.4%、4.5%、6.1%。

展望拉美地區的經濟前景,張勇認為需考慮幾方面因素:首先,從短期來看,财政、貨币政策空間有多大;其次,從中期來看,産業結構調整需花費多長周期;從長期來看,結構性改革對提高勞動生産率的效果是否明顯。

縱觀拉美各國在财政赤字、公共債務、去工業化等方面的現狀,張勇預計,拉美地區在2021年獲得經濟恢複性增長之後,将在2022-2024年呈現中低速增長态勢,不同次區域經濟也可能出現分化。

對于中美洲而言,相關國家與美國市場的聯系較為緊密,後續經濟發展或受到美國經濟複蘇的提振,并且僑彙收入也将對國内消費起到支撐。對于南美洲而言,相關國家受疫情沖擊影響較大,加之未來美聯儲收緊貨币政策可能加劇其貨币貶值壓力,而全球需求複蘇下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維持相對高位,是以,未來在高通脹、高利率的雙重背景下,疊加國内經濟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南美國家的經濟表現并不樂觀。對于加勒比地區而言,相關國家後續經濟增長需考慮疫情走勢下旅遊業、金融業回暖程度。

王萍則表示,由于美國和中國是拉美多國的主要貿易合作夥伴,是以拉美經濟前景需考慮中美各自的經濟複蘇态勢和對外政策。就中拉之間的合作而言,中國對拉美初級産品一直有較大需求。除了貿易領域,中拉之間也在逐漸加大能源、基建、金融等方面的合作。未來,中拉之間的合作會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