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作者:践机行事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2022年1月18日,瑞声科技(AAC)召开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技术沟通会,会上推出了其面向智能设备的RichTap®触感反馈解决方案和CyberEngine超宽频X轴线性马达。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技术沟通会可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但在我这个线性马达的死忠粉眼中,却是一件大事,套用2014年OPPO Find 7发布会上推出VOOC快充技术时我说的那句话:“终于有人说这事儿了”。没错,我一定坚信振动反馈会是未来,它会是我们与智能设备交互极为重要的一环。

触感的魔力

也许很多人都记得大约两年前那场关于手机振动马达“嗡嗡嗡”“哒哒哒”的口水大战,尽管我对这种营销戏分连围观的兴趣都不大,但却有一个感觉:振动反馈这个领域终于要从苹果TapticEngine的一枝独秀,变成百花齐放了。果然,从那个时候节点开始,X轴线性马达为越来越多的安卓大厂所采用,这个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小零件终于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一场我期待以久的触感革命终于到来了……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最早我对触感这件事儿也没有什么概念,直到2008年用过摩托罗拉推出的ROKR E8之后,对其魔法般的Morphing触感反馈技术过目难忘,正是这项技术让这款手机能在一块玻璃板上模拟出与物理按键毫无二致的点击体验,才让E8得以提供ModeShift功能,实现不同模式下的独特体验。在那个物理按键还是绝对主流的时代,ROKR E8头一次让我对触感反馈的神奇印象深刻,要知道,那还是通过一枚当时主流的转子马达实现的。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让我对X轴线性马达头一次有概念的机型,则是诺基亚MeeGo系统“首发即末代” 的机型Nokia N9。因为诺基亚自身的原因,这款于2011年年底推出的产品在手机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强,但我认为它对手机交互有两个重要的贡献:第一,无Home起点概念的滑动切换交互,第二,X轴线性马达。正是这两者的结合,让Nokia N9的交互体验新颖且舒适,特别是马达振动与系统音效的结合。要知道,同期发布的iPhone 4S虽是苹果历史上的经典机型之一,但它采用的还是转子马达,其时的iOS系统还依靠实体Home键作为一切操作的起点。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2014年9月,触感反馈上的里程碑事件到来,苹果在更经典的一代机型iPhone 6s/6s Plus上搭载了3D Touch功能,为了让这项功能有良好的用户体验,名为“TapticEngine”的X轴线性马达头一次出现在了iPhone上。虽然后来3D Touch功能并不成功未能延续,但是用TapticEngine在一块玻璃板上带来各种令人舒适的触感反馈则成为iOS的体验核心之一。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因为TapticEngine的存在,iPhone 7得以采用振动模拟的Home按键——很多消费者直到手机用废都不晓得那居然是一块玻璃;因为TapticEngine的存在,苹果在2015年推出的12英寸MacBook上头一次干掉了机械触控板,ForceTouch+TapticEngine携手的体验至今PC笔记本都无法望其项背;因为TapticEngine的存在,就算是这么多年以来Apple Watch一直都是18小时续航,但舒适的振动+“叮”的一声标志性提示音(非静音),已经成为Apple Watch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毫不夸张地说,有了TapticEngine魔力般触感反馈的支持,苹果产品得以提供与众不同的体验,也是苹果这么多年以来独步全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作为使用iPhone、Apple Watch和MacBook多年的老用户,每天在这些产品上体验触感反馈带来操作已然成为习惯,甚至着迷……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总是会对比安卓和iOS两个阵营产品的体验。安卓从出生开始,在开放性上能摁着苹果在地上摩擦,但在触感体验上却又像是反过来似的。其间虽然也有魅族15所采用的mEngine这样出色的方案,但影响力却是有限。安卓阵营触感反馈的大发展终于在2019年下半年~2020年上半年到来,小米10系列、华为Mate 30系列、一加7/8系列、vivo NEX系列等这期间推出的新机,都开始采用X轴线性马达,更重要的是,这些马达无一例外全部来自于瑞声。

可惜的是,由于各家对于X轴线性马达的布置位置、调校理解不同,再加上X轴线性马达供应链本身对各家安卓厂商需求响应差异,这一系列采用X轴线性马达的机型体验却是千差万别,比如华为Mate 30 Pro将线性马达布置在机身上半部分,最后的结果就是振了个“寂寞”。这一年的经历,也让瑞声感觉到要做大触感反馈这个蛋糕,仅仅依靠做好马达这个小零件是远远不够的。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到了2021年,触感反馈表现出色的安卓手机也是越来越多,比如小米11系列、一加9系列、红米K40系列和Note10/11系列、魅族18系列、vivo X70系列,甚至还有iQOO 7/8/9系列这种采用双X轴线性马达的机型,这其中有相当比例的X轴线性马达都出自瑞声。不过,也有OPPO Find X3 Pro这种死抱Z轴线性马达不放手的老顽固,特别批评一下。步入2022年发布的新机一加10 Pro和realme GT2 Pro,都明确表示采用来自瑞声超大尺寸的SLA0815 X轴线性马达,而它们实际的使用表现,也是相当优异。不过,这出好戏才刚刚开始……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我的手机到手就关振动,我觉得没用”,当然也有很多人看完上边这段会是这个反应,而我的回应则是:“在没用过优秀的触感和振动反馈之前,我对这样的观点深表理解”,但我相信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打开手机的振动开关,因为一个属于触感交互的黄金时代即将再度开启。

宽频出奇迹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问题来了:“为什么长久以来,只有iOS以及极少数的安卓厂商能做好智能手机的触感反馈呢?为什么现在突然之间从上游到终端,又都开始积极地布局X轴线性马达和触感反馈体验增强呢?”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寻找答案。交互体验的需要是首要的,最早振动存在于手机上的作用,主要是在来电或信息提醒上做声音之外的第二层提醒,比如用户设置了静音的前提下,不会错失信息。随着智能手机步入全面屏时代,手势交互慢慢对原有三大金刚键做了替代,再加上全触摸操作让部分消费者对输入等场景有触感反馈需求,所以线性马达因为其对比转子马达的天然优势,开始为部分厂商所采用,只是因为交互需求相对简单,因此最开始成本低且对内部堆叠压力更小的Z轴线性马达更受手机厂商的欢迎。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但是,Z轴线性马达也有其先天的不足。首先就是振动感不好,振动波形毛刺偏多;其次是因为其布置方式和动作方向的问题,很容易与机身结构或内部元件形成共振。这两点加起来的体验表现就是振动不干脆,要么收不住,要么就是对点击操作的响应不及时,反馈无法同步,更严重的就是马达振动发“嗞”,甚至比不上一些调校得比较好的转子马达。最后就是Z轴线性马达的表现受布置位置和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总体来说就是表现不稳定。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对比之下,X轴线性马达的优点可谓多多,反应迅速,收放自主,震感多样,层次丰富,可柔可刚……除了贵点、体积大点,当然还有调校难点,几乎就是为丰富的触感反馈量身定做的方案。那作为X轴线性马达的行业大厂,瑞声为何选择现在这个当口高调站到台前来推广自家的RichTap方案和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呢?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对此,瑞声科技电磁传动营销及产品负责人丁祥在会后接受采访中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产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品味和口味比过去提升很多,使用场景也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特别是手游所占比重变大之后,让触感反馈体验得到重视;对产品的细节要求也在变高,注意个性化和可玩性更高的体验,而无论是在游戏还是日常使用中,优良的触感反馈都能迎合消费者这种需求变化。

而终端厂商自然也是顺应这种需求,在打造产品特性时更加注重细节的打磨,这也使得X轴线性马达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当然,瑞声也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倾听消费者声音,抓住真实的市场需求。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满足需求的变化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产业化的需要。X轴线性马达的运用和动铁单元在耳机上的应用非常相似,因为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动铁单元看成这种线性马达的微型版本,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以磁力驱动金属拉杆弹簧机构做功达到想要的结果。耳机的表现要好,三分看单元,七分看调音,线性马达也是如此。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如何让天赋出众的线性马达表现优异,就必须要从系统和应用最前端的交互设计开始,在系统底层和驱动层面做好调度,给算法提供正确的指令,再向线性马达最终的执行做传达。也就是说,仅仅在机身中塞进一枚X轴线性马达只是第一步,整个应用生态还要跟得上,从而让马达能以最恰当的方式工作,才能体现其最大的优势。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所以瑞声推出了RichTap®方案,就包含了主流输入法、大型手游甚至休闲类手游的触感反馈适配,而且这种生态随着瑞声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还会慢慢壮大,并会与自家的X轴线性马达向手机厂商打包交付。不仅如此,触感反馈还有着对视障人群友好的天生优势,多样化的振动反馈配合声音提示,也能让他们自如地操作智能手机,MIUI也依靠瑞声RichTap®技术的支持,凭借无障碍触感特性,赢得了iF Design Award 2021大奖,对此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瑞声也深知RichTap®方案和软件生态要有长足的发展,更优秀的硬件必须跟上,所以也就有了这次的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为何要冠以“宽频”二字?还是用前边耳机的原理来解释,虽然人耳对频率的响应范围是20Hz~20KHz,但是耳机单元的频响范围可不能只限定在这个范围内,而是拉得越开越好,这样低音才能潜得下去,高音才能拔得上来。线性马达也是如此,因为人的触感可以清楚分辨14%~15%的振感强度分级,要是线性马达的频率拉得不够开,以这样的分级切分下来,振感分级数量自然就会大打折扣,触感反馈也就不会很细腻,就像表现不好的耳机声音糊成一团那样。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对比现在市场上Z轴线性马达170Hz~270Hz和普通X轴线性马达100Hz~350Hz(部分产品可以达到400Hz)的频宽,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的频宽为50Hz~500Hz,按前边提到的人体触感分级,Z轴只能做到4~5个固定频段,普通X轴为10个左右,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则可以多达20个左右。

巧的是,瑞声对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的触感反馈定义也是如此,有超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高频和超高频之分,与耳机声音的分类非常相似。所以它能够提供触感范围极为宽泛的振动体验,从而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体验需求。而在很多不爱用振动的消费者关心的参数上,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宣称节电40%,0.12W的功耗不会给系统带来多大的负担,33dBA的工作噪音也降低了40%,不会带来让人可能抓狂的“嗡嗡嗡”噪音干扰。

触感盛宴,瑞声CyberEngine再启交互的黄金时代

写在最后

在发布会最后的环节,瑞声还宣布春节之后发布的Redmi K50系列手机,将会成为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的首发产品,其上采用的ESA1016将马达的尺寸再度提升,效果自然值得期待。除此之外,CyberEngine宽频线性马达的应用范围也将会从手机,向可穿戴、平板电脑、智能汽车、游戏手柄、VR手柄、骨传导耳机等各种电子产品布局。我还是坚持我的“暴论”:“只有使用过真正好的触感反馈和线性马达之后,一个全新的产品体验世界才会向你打开”,打开手机的振动,好好感受更加丰富的产品体验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