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作者:正点分析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决策高明,指挥若定,他是战场危局的拯救者,谋定后动,退敌千里。他是纳粹德国的终结者,前苏联军事英雄,俄罗斯首席战将。他只读过三年小学,可他的著作却被奉为军事学术的宝贵财富,它的作用无可替代,被誉为苏德战场上的救火队员。无论是在列宁格勒、莫斯科,还是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每当危急关头,他总是能够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最终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柏林的城头,他的名字也成为战争胜利的永恒象征。在空前惨烈的战场上,他虽然叱咤风云、罕逢敌手,但是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貌中,他却历经坎坷、沉浮不定。他就是曾任前苏联副统帅、国防部长的杰出军事统帅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本期为大家讲述前苏联铁血军神朱可夫背后的故事。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青年时期的朱可夫

在那个时代朱可夫是不幸的,因为她亲身经历了这两次世界大战,饱受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痛。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因为恰恰是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他。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朱可夫由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位光荣的红军战士;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造就了朱可夫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丰功伟绩,使其不仅成为苏联人民永久怀念的民族英雄,而且成为世界人民永久纪念的正义斗士。

1896年,朱可夫出生于沙皇统治末期,一个没有任何显赫背景的普通农家,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农民。在他11岁那年,迫于生计,父亲便把他带到莫斯科的舅舅那里当学徒。虽然工作对于年幼的朱可夫来说,又苦又累、饱含艰辛,可他还是坚持自学。1913年,他参加了市立中学的全部课程,并取得合格的成绩。

1915年,朱可夫应征入伍,加入了沙俄的骑兵部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前线和德国人打了近两年的战争被提升为下士,在此期间还获得两枚十字勋章。由于当时沙俄的黑暗统治,再加上前线作战的失利。

与此同时,国内推翻沙俄统治的呼声日益高涨。1917年10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终结了沙俄的统治。此后,朱可夫便参加了红军。1919年9月1日,朱可夫成功加入布尔什维克,在保卫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同国内外敌人进行战斗的岁月中,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当国内战争结束之后,他已经升任为骑兵连连长。1923年4月,年仅26岁的朱可夫被晋升为骑兵第39团团长。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朱可夫阅兵仪式

然而,朱可夫并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从1924年到1930年间,他先后考入了列宁格勒高等骑兵学校与伏龙芝军事学院,获得了更为全面系统的专业军事训练。他以狂热的求知欲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校期间,朱可夫可谓是博览群书,从凯撒的《高卢战记》到苏阿洛夫《制胜的科学》再到中国的《孙子兵法》等军事理论著作,无不烂熟于心。

1931年2月晋升为骑兵第二旅旅长。

1932年2月被任命为骑兵总监部副总监。1933年3月任骑兵第四师师长。

1937年秋到1938年春,升为骑兵第三军第六军军长。

1938年曾在中国任短时间的军事顾问,回国后便升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朱可夫对日作战

1939年9月,日军在哈拉哈河地区进行武装挑衅,远东形势紧张,朱可夫被任命为驻蒙苏军第一集团军司令员,指挥对日作战。他在短时间内成功的组织和实施了哈勒哈河战役,比较小代价歼敌50000余人。在这一仗中朱可夫初露锋芒,展现出其高超的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而且集中使用坦克的理论也在实战中得到了印证。朱可夫凯旋莫斯科,受到举国赞扬,并荣膺“苏联英雄”的称号。

1940年5月,他提前晋升为大将,不久被任命为苏联最大的军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员。

1941年1月11日,朱可夫担任了苏军总参谋长。而此时的国际局势已趋紧张,朱可夫遵照苏共中央的指示,着手进行苏军的改编工作,改进军事训练,加强备战。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出动550万军队入侵苏联。德军分三路进攻,北进列宁格勒,中进莫斯科,南进基辅。苏军由于前期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导致损失惨重,未能挡住德军,大量的丢城失地。

德军仅用不到三周的时间,便推进300到600公里。七月下旬,南进德军距基辅仅15至20公里。与此同时,斯大林坚持死守基辅,而作为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却主张放弃基辅。由于斯大林拒不接受朱可夫的建议,不仅解除了他的总参谋长职务,还把他降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两个月后,当西南方面军被德军合围于基辅地区,此时斯大林才认识到朱可夫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为时已晚。苏军有66万之众被德军围歼。至此,基辅陷落。

在苏军面临重重困境的时候,斯大林又重新开始启用朱可夫。朱可夫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多次临危受命,重返前线,奔赴最艰苦和最关键的战场去协调指挥重大战役。于1941年9月8日取得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这是苏德交战以来第一次取胜的战役。此役之后,苏军开始转入防御阶段。由于此役表现令斯大林十分满意,他又被立即派往陷入德军重围的列宁格勒。

1941年9月10日,朱可夫便前往列宁格勒。德军看到如此轻松便拿下了基辅,以为面前的列宁格勒也即将唾手可得。殊不知,噩梦从此开始。朱可夫一到列宁格勒,便迅速做出了调整部署,采取了多种有效的防御措施,经过苏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他们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守住了列宁格勒,消除了德军给城市的直接威胁,在列宁格勒粉碎了德军的疯狂计划。

德军又把进攻矛头指向了莫斯科,莫斯科方面正在出现严重。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制订了“台风”作战计划,企图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分割围歼苏军主力,再从南北两个方面向莫斯科迂回,计划入冬前攻下莫斯科。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反攻柏林

面临如此危机关头,于1941年10月7日黄昏,朱可夫再次飞抵莫斯科。斯大林充分信任朱可夫,让他全权负责指挥莫斯科保卫战。朱可夫也凭借着冷静的头脑、准确的判断力、创造性的作战指挥艺术,率领英勇顽强的苏军将士再一次成功教训了狂妄的纳粹德国。最终莫斯科会战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自此以后,德军由于受到国内国际的多种因素影响,不得不被迫转入防御。苏军在莫斯科会战的胜利,也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自此苏军展开反攻,开始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将德军展开了全面反攻。于1945年4月,苏军配合盟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最终宣布投降。柏林战役的结束,标志着德意志第三帝国也就此灭亡。

朱可夫:苏联的“救火队员 铁血军神”,极具光辉与传奇的元帅

朱可夫

朱可夫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伟大战略实施。他是军事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仅用了25年的时间,就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成长为名垂军史的伟大元帅。他走过了光辉的战斗历程,在世界战争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世界将永远纪念为人类和平而对法西斯进行艰苦奋战的朱可夫;历史将永远铭记朱可夫在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