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作者:DataENT数娱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对于悬疑剧来说,

故弄玄虚要不得,

噱头猎奇不可取。

作者|Perlie

编辑|单赢

运营|沛然

由廖凡、陈飞宇主演的悬疑剧《淘金》,历经定档又撤档的波折后,终于在22年1月18日开播,这也是迷雾剧场在22年开播的第一部剧。该剧改编自来耳的小说《1986淘金惊魂》,据首播反馈,《淘金》在口碑方面表现尚可。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豆瓣

改编自小说的悬疑剧并不在少数,有成功之作也必然有翻车之作,更有甚者,翻车之惨烈甚至引发了原作者的不满和控诉。

“以后,要么不卖版权了,要卖就在合同里写明作者有剧本编审权。”

这是网文作者尾鱼在2021年11月18日微博配图中讲的一句话。因版权购买方并不采纳原作者的意见,而对原作剧情进行滥改、注水,尾鱼作为原作者决定今后若非给原作者编审权,否则不再出售作品版权。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微博

言论一出,哗然一片。

让大家留意到的还有尾鱼文中的另一句话:“好不容易其中一部表示去修改剧本了吧,另一部表示它要开机了。”

这部“要开机”的作品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随后网友就扒出了这部作品是《七根凶简》。

该剧在去年12月22日低调开机,并将剧名改为《七根迷简》,简陋的开机仪式当时被不少网友吐槽。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网络

在开机后3天,12月25日作家尾鱼于公布已经收回《七根凶简》的影视版权,剧集的拍摄也就此停摆。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项目停摆,但大众的议论不会就此停摆。

《七根凶简》影视化,曾经承载着满满期待,但即便后来没有尾鱼这一出,影视化的班底阵容出炉后,也让网友大失所望。

据公开信息可见,《七根迷简》的导演是杨苗,在豆瓣小组或者微博输入他的名字,便能看到很多“抵制”的声音。

原因无他,谁让杨苗此前执导过两部悬疑剧《非常目击》《致命愿望》,偏偏《七根迷简》的标签依然是悬疑。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导演杨苗,何许人也?

追溯杨苗的过往经历,他算是“半路出家”的导演。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并不算科班出身的专业导演。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杨苗一直从事的都是和本专业紧密相关的工作,比如编剧、文学策划等。

在《隋朝来客》《迷雾重重》等影视项目中,均能看到杨苗以“编剧”的身份出现。直到2012年,他开始接触并导演起了微电影,这才开始走上影视导演之路。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微电影在当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存在,杨苗作为北电的毕业生自然也不会满足并止步于此。在制作项目之余,他积极参与当时的各类创投活动和青年导演扶持计划。

在2013年,他和五百(五元文化的创始人)在优酷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上的相识,可以说是他在导演职业生涯中的转折点。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五百(左)、杨苗(右) 图源:网络

彼时的五百正在筹备拍摄其第一部悬疑推理网剧《心理罪》,而后《心理罪》的热播也促使五百成立了“弧光联盟”,这是一个聚合五百眼中影视行业新人才的组织。五百为了保证“弧光联盟”成员的创造力,同时成立公司“五元文化”来为弧光联盟的项目解决营销、制作等方面的支持。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杨苗,便是自“弧光联盟”初创时的主力成员。

在2016年,杨苗与五百联合执导了悬疑网剧《灭罪师》。该剧是弧光联盟成立后的首部作品,从这其中能看出五百对杨苗的力推。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以本格推理为噱头的《灭罪师》是杨苗的导演处女作,该剧在豆瓣上6.5的评分对于新人导演而言虽不功不过,但也不算亮眼。作品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如演技的生硬、剧情的bug、中韩双语的混乱等都引起不少观众的诟病。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或许因为《灭罪师》的反响不佳让杨苗略有失意,此后的两年他重新回归编剧的老本行,先后参与网剧《河神》、电影《“大”人物》的编剧工作。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直到19年,杨苗以电影《夺命杀机》重回导演行列,但31.9万的票房和网友清一色的差评,也在说明他这次的回归并不成功。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淘票票

而后,杨苗又相继导演拍摄了悬疑剧《非常目击》和《致命愿望》,这里两部剧也分别在20年、21年在迷雾剧场上线播出。

这两部剧虽然请到了实力派演员宋洋、袁文康和新生代演员范丞丞、文淇的加盟助阵,但它们不论在口碑反馈上还是从播出表现上看,都显得不尽如人意。

如今,《七根迷简》处于被搁置的处境,导演杨苗的下一步工作安排我们也无法得知。不过他如果想在导演的路上走的长远,还是要靠质量过硬的作品说话。其未来作品的质量如何尚待商榷,但从其过往作品来看,给观众和市场的期待空间委实十分有限。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数据解读杨苗导演的作品,

问题出在哪?

对《非常目击》《致命愿望》的评价并非空穴来风的胡诌,将其评分与播放情况与迷雾剧场的其他剧集相比较后,高下之分,一目了然。

在与迷雾剧场的所有已播剧进行横向比对,这两部出自杨苗导演之手的《非常目击》和《致命愿望》不论在口碑还是在播放量上都是垫底之作。

从豆瓣评分来看,截止到2022年1月17日,《致命愿望》《非常目击》的4.2分、5.4分均未及格。对比其16年6.5分的《灭罪师》,杨苗导演在退步的路上可谓越走越远。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原创力薄弱,剧情硬伤多,是评分低迷的致命伤。

对于悬疑类作品而言,逻辑的推理和严密完整的故事是作品的立足点和伏笔的根基。而剧情和逻辑一旦出现漏洞就似鱼失去水,没了根整部作品自然无法成立。而服务于剧情的叙事手法和氛围渲染在脱离了立足点后也沦为架空的花把式,不论多精彩却只是离线的风筝,悬浮又多余。

以《致命愿望》为例,它12集短剧的体量在时间容量上十分有限,所以这也就在变相要求支线剧情都要以服务于主线剧情为任务,否则主线剧情就很容易被支线剧情冲散。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爱奇艺

杨苗导演在制作上想给每个人物都塑造一条故事线:间歇插入的过千山的新闻采访案、突然冒出的席磊和罗艺朵的故事线、王美芬和裘文东纠葛的不清不楚……观众在反差极大、但联系薄弱的剧情上来回跳跃,被迫接受生硬的突转和人物的下线,又怎么会沉浸到刻意而为之的悬疑感之中?导演有野心是好事,可惜能力没跟上。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导演在没看清悬疑短剧的优势与劣势的情况下,盲目挑战只会引发观众的反感,让整部剧显得一直都在顾左右而言他,支线断断续续主线支离破碎,如此正可谓一地鸡毛。

而杨苗对元素的刻意堆砌、故弄玄虚,是对其作品的第二重折损。

《非常目击》讲的是对古早悬案的再度侦破,而《致命愿望》则是套上了软科幻的壳子,讲述了wisher app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式的蝴蝶效应。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故事不够,人物来凑;悬疑欠缺,剪辑来救,这可以说是目前大多国产悬疑剧的通病。

《非常目击》用了六集的时间,给足了女主和男友的恋爱戏码却不去把悬案的背景和进展交代清楚,这怎么能不让观众咋舌?剧中如周胜般的人物匆匆上线又匆匆下线,并未推进剧情的有效发展,而此类无效人物在《非常目击》中并不在少数。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致命愿望》打出软科幻的噱头却输出了落后于时代科技感的废镜头,电梯无预兆的突然故障、学生在面临危险却没有一个老师或安保人员出现、能靠动力发电却为了偷电而训狗,诸如此类的bug,又怎么会不打破观众在观剧时的信念?

如此无意义无内容而硬拗出来的悬疑剧,只会引起观众的反感和吐槽。

从云合数据来看,这两部作品正片有效播放依旧是倒数后两名。具体来说,《致命愿望》的正片有效播放量目前是迷雾剧场最低,只是《谁是凶手》的零头,后者足足比它晚上线一个月。而排名倒数第二的《非常目击》在开播一年后,总播放量仅为2021年开播的《八角亭谜雾》的一半。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从在播期间的日播和周播层面来看,据云合数据统计,《致命愿望》《非常目击》在播期间均未进入周榜TOP10。《致命愿望》的日榜最高位次第9,《非常目击》则仅为第16。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图源:云合数据

在数娱君看来,要想客观评价剧集质量和播出表现,评分是参考,播放量则是客观支撑。

杨苗导演作品的第三重困境,是他为了追求氛围感而压缩故事容量。

无助于故事的氛围渲染只是悬浮在空中的楼阁,乍一看貌似有模有样,内里却是一团败絮,这也是现今多数作品的通病。

《致命愿望》中用航拍镜头、长镜头等下的空镜来铺设剧中的赛博朋克式反乌托邦色调;而《非常目击》打出的“诗意悬疑”概念虽为其镜头的的晃动和氤氲感解了围,但却无法弥补其在叙事上的拖沓和剧情上的瑕疵。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对于悬疑作品而言,氛围感的渲染是锦上添花但绝不该是落脚点。

如此的本末倒置,又如何孵化的出精品呢?

在舆情热度方面,两部剧在播期间在市场反馈上都表现平平。《非常目击》在播期间的热度值从未进入过全舆情热度榜的top30;而《致命愿望》则在开播一周后热度值一路下滑,直到收官也并未在市场上引起关注。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观众的反馈大多体现在弹幕和评论上,据云合数据显示,以《致命愿望》为例,提及“剧情”的弹幕数量均位列第一,而观众对于晃动镜头的反感和对于演员阵容的惋惜,也从其中可窥探一二。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杨苗导演剧作的演员阵容,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因为他并没有与演员达到充分配合,以致优质的演员并未给作品增色添彩。

不知从何时起,悬疑剧成了流量演员镀金演技的首选。

但作为对演技有着绝对高要求的剧集类别,制片方虽然因流量演员自带的流量属性而乐于选择他们,但也绝不会对他们孤注一掷的押宝。毕竟当下渐趋冷静的市场和对质量有着越来越高要求的观众,并不像前几年一般好糊弄。

流量新生代+戏骨实力派的搭档是近两年大多悬疑剧的选角模式。如《重生》中的张译+王俊凯、《在劫难逃》中的王千源+鹿晗、《致命愿望》中的范丞丞+邵兵、杨蓉等。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对于非科班出身的新生代演员,他们因经验的欠缺无法迅速准确的给出角色所需要的反应。此时导演自己对剧本的理解和对场面的把控调度能力便至关重要,导演通过给演员讲戏梳理情绪和在走戏中引导演员不断地找到角色的感觉,也是最考验导演能力的地方。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而杨苗显然在这方面力有不逮,不论是《非常目击》里的实力演员宋洋和袁文康、还是《致命愿望》中的新生代演员范丞丞和文淇,演员的魅力和角色的弧光都没有被导演扑捉记录。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杨苗导演对于原创剧本的努力精神是值得肯定的,而他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国产悬疑剧的通病。故事的散乱、人物动线的模糊,成片呈现效果的落空等问题,确实是值得导演本人去复盘和深思的事情。

20年《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的大火让不少制作团队盲目地跟风扎堆,让21年悬疑剧的市场在数量上门庭若市,却在质量上门可罗雀。不论从热度还是从口碑来看,21年的悬疑作品都远不及20年般成功。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从各平台公布的22年片单来看,悬疑剧以45部的数量仍占据22年剧集市场12.16%的江山。相比量产,观众更希望看到的是质量过关、言之有物的好内容,而非漏洞百出的滥竽充数之作。

对于22年待播的悬疑剧而言,真正能让观众认可让市场记住的又能有几部呢?这也要等剧集正式上线播出之后,交给观众来选择和评价。对于杨苗导演,他也需要一部力作,来向市场和观众证明自己。

拉低迷雾剧场的水准,他该反思了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