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们仨》:我一个人思念仨

作者:笑默卢
《我们仨》:我一个人思念仨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本书《我们仨》,是我有一次和朋友逛当当书店时随手翻开的。一口气读了前半部分,讲述的是一位百岁老人的一个梦。梦里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老伴走了,女儿也走了。最后剩她成了一片黄叶,风一吹,就从乱石中飘落下去。家不复是家,只是客栈而已。

对于这个梦,当时没太读懂,但我感受到了一份深沉的悲伤。心里一直惦记着,后来买了书回家又细细地读完了后半部分。这一次没少流眼泪,对那个梦也多了几分理解。

《我们仨》是一本很薄的书,无论幸福还是苦难,都浓缩在朴素的文字里。它展现了“我们仨”一辈子的相守以及寄托了杨绛先生对丈夫和女儿的深切思念。就像是一碗浓稠的药汤,入口微苦,回味甘甜。

梦总归会醒的,杨绛先生把悲伤留在梦里,开始回忆起过往“我们仨”一同生活的岁月。

和丈夫钱钟书在牛津和巴黎的求学生活;

女儿钱媛的出生和成长;

回国后丈夫的仕途变迁;

亲人友人间的守望相助;

读书,工作,趣事......

她总结的是:我们仨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他们一家随着时代的变迁,岁月的更迭,起起伏伏,却一直相守,成为了彼此最坚固的堡垒。他们过着简单的生活,淡泊名利,无惧苦难,有笑有泪。

“我平常看书,看到可笑处并不笑,看到可悲处也不哭。钟书看到书上可笑处,就痴笑个不了,可是我没见到他看书流泪。圆圆看书痛哭,该是像爸爸,不过她还是个软心肠的小孩子呢。”

多真实又可爱的一家呀!

如果我能请教杨绛先生,或许是这样的:

问:怎样才能更好地经营婚姻?

答:接受他原本的样子,包括他的愚和痴; 遇事有商量,尊重对方。

问:怎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答:尊重孩子个性,以身作则。

问:怎样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答:坚持读书和工作。

以上问题答案也可能是:认真地生活,让生活告诉你!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一个人或许不能成就一个时代,但一个人能影响一个家庭,特别是女性。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又羡慕又惭愧。在他们的生活里,困难中总能找到乐趣。彼此没有嫌隙,只有珍惜和爱。

我也当了妻子,也成为了母亲。我有时候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和自己过不去,和家人过不去。我知道,我缺乏了些隐忍和包容。

我希望也能有杨绛先生的豁达心胸,沉稳睿智,从容地面对生活。我也希望在老了的时候,也能坦然重温往事。但这些都需要人生的历练,岁月的沉淀。

我能做的,或许就是多读书,丰富自己;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宽容和慈悲,让自己也能成为家人坚强的后盾。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