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作者:新福建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漳州水仙花雕刻非遗传承人张惠忠现场雕刻水仙花。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胡杨树下留个影。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剪纸艺术家欧阳艳君(右一)和张峥嵘(左一)现场展示剪纸技艺。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小小书画家”培训班里,孩子们正在练习书法。

漳州水仙与木垒胡杨的对话

木版年画传承人颜朝俊向木垒群众介绍年画创作。

漳州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从2020年开始,漳州市持续举办“海丝陆丝情牵非遗——雨润胡杨”文化润疆系列活动,在与漳州九龙江相距4500公里的木垒河上,奏响民族融合协奏曲。

天山北麓飘荡翰墨书香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1月15日,在新疆昌吉州木垒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小小书画家”培训班里,哈萨克族小学生达恩克端坐在书案前,手执毛笔一笔一画地写着,围观的同学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这是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书画润疆”的一个缩影。漳州是千年古郡、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木垒县委副书记、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指挥长林立鹏介绍说:“漳州市的诏安县是‘全国书画之乡’,漳浦是福建首个‘中国书法之乡’,现在漳州有中国书画协会会员120多名,省级书画协会会员600多名,书画人才辈出。”

去年初,漳州分指挥部组织包括林玉梅、沈舜乾、李力、林仲文、吴其生、周毅铭等11位漳州市书画名家深入木垒这个位于天山北麓的哈萨克自治县,在戈壁滩、坎儿井、平顶山、沈家沟村等地采风创作,漳木两地书画家的30多幅精品力作在英格堡乡国学讲堂展览厅展出。来自漳州的书画家在座谈中,从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方面详细阐述创作设想和思想意境,吸引了木垒县书协美协会员的极大兴趣。

“漳州多位书画名家的到来,让我们木垒本地书画爱好者受益匪浅!”木垒县书协主席王旭忠说,目前木垒县尚没有中国书画协会会员,希望借助和漳州书画名家的交流,提高艺术水准,实现“零的突破”。

“书画兴趣要从小培养。”2021年暑假,在漳州分指挥部组织下,第一场“小小书画家”集中公益培训班活动在木垒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共有60多名小学生参加,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0名,学员培训费、耗材费、活动费用等全部从援疆经费中支出。

“过几天就过年了,我准备写几副春联送给乡亲们贴在门上。”哈萨克族小学生叶尔达那去年暑假参加了“小小书画家”公益培训班,了解了书法艺术之美,很快就喜欢上了书法。

剪纸版画带来浓浓年味

毛刷上墨、铺上红纸、打平拓印……一会儿工夫,一张大红“福”字版画就在乌孜别克族少女江阿古丽的手中拓印出来了,乐得她合不拢嘴。去年12月28日,在木垒县乌孜别克族乡,漳州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颜朝俊与少数民族群众齐聚一堂,现场教他们印制木版年画,江阿古丽兴奋地上前体验。

漳州拥有100多个非遗保护项目,居福建省前列,其中漳州木版年画是起于宋、兴于明清的民间艺术,属国家级非遗项目。

在木垒县文化馆,30幅木垒本地版画作品与20幅漳州版画作品共同展出,吸引了很多群众前来观赏交流。在展厅里,颜朝俊向参观人员详细讲解了漳州木版年画的镌刻材料、手法、版画艺术以及题材选择等,并与新疆美协版画艺委会主任吕剑利就两地木版年画的共性和差异展开交流。

而在木垒县东城镇沈家沟村的漳州土楼文化广场,来自漳州漳浦县的剪纸艺术家高少萍、欧阳艳君和张峥嵘一边剪纸,一边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跳起了“非遗”麦西来甫舞蹈。

“贴上大红窗花,准备过新年啰。”在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剪纸传承人高少萍给当地剪纸协会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讲座,她介绍了剪纸的发展与传承,并现场演示剪纸创作。之后,漳州剪纸艺术家们到少数民族群众家中互动,现场演示剪纸并贴窗花。当地群众结伴而来,惊叹于艺术家们的妙手,纷纷喜笑颜开地加入到贴窗花的队伍中,共同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快过年了,我把这些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与家人一起享受年味。”今年75岁的维吾尔族老党员奥斯曼高兴地说。

林立鹏说,除了剪纸、木版年画外,此次文化润疆活动还举行棉花画、水仙花雕刻、茶文化等系列展览和创作技艺展示,开设专题讲座、开展非遗协作签约仪式等文化活动。

“云上课堂”传递教学理念

日前,漳州市开展“聚焦核心素养,打造理趣金课”教育教学开放活动。远在4500公里之外,福建援疆漳州分指挥部、木垒县教育局组织木垒全县500位教师参加,通过“云课堂”模式同步观摩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策略、参加学科专题讲座等活动。

连续两天的各学科课堂教学展示,传递着先进的教学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教学范例,让木垒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福建专家为我们准备了丰盛营养的精神大餐,从观摩教学到专题讲座,让我们不出家门就大开眼界,拓宽了教学视野,也找到自身不足,为今后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木垒县第三小学州级学科带头人杜彩红说。

多年来,漳州市一直对口援助木垒的教育,推动木垒教育事业的发展。日前,作为漳州市唯一的本科高校,闽南师范大学的社会合作处与木垒教育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陈志宏说,今后将组织相关专家不定期到木垒县辖区学校指导,促进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协调选派优秀大学生到木垒县参与基础教育工作实践学习;发挥闽南师范大学省级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培训优势,积极为木垒县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培训、继续教育等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师资质量稳步提升。

据了解,两年来,漳州分指挥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先后建设了九龙江文化公园、胡杨精神展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综合运动中心等13个文化体育设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生活。同时强化合作共建,重点推动漳州市文联与木垒县委宣传部、漳州市文旅局与木垒县文旅局、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与木垒县教育局、福建日报漳州记者站与木垒县融媒体中心签订合作共建协议。

“文化润疆系列活动宛如漳州水仙花与木垒胡杨树的一场场对话,交融出一曲曲民族之歌。”林立鹏说,漳州分指挥部在谋划“十四五”援疆项目时,将文化项目作为重中之重,从交往交流交融、乡村振兴建设、文化教育等领域,安排木垒县文化基础设施改善、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乡村文化传承等项目,确保项目建设有资金保障,确保文化润疆呈现“多点开花”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