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作者:小旭爱设计

吐槽父母的「土味」装修,

是无数网友特别热衷的一件事——

老妈执迷用花布罩着一切

老爹独爱花开富贵的背景墙

……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图源网络)

吐槽归吐槽,但这真的能代表所有中国父母的审美吗?

No No No No… 看完这位 50 多岁摩登阿姨的家,我明白了 —— 不是中国父母不潮,而是潮的老妈,原来都住在别人家。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今天这个家的屋主,是位 60 侯阿姨(后文称其为 S 姐)。对于装修,她的诉求只有:色彩色彩色彩。

于是找到好好住认证设计师 @后青春期的Z小姐,替她实现了这个不同于大多数父母辈的装修心愿。

少一间房又如何,

居住舒适才是王道

这是一个使用面积为 140㎡ 的精装房,猪肝色家具,丑哭了的顶灯和地砖……精装房的标配,几乎都给占了。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装修前的样子(图源链家)

为了节约预算,保留了精装房原本的插座和洗手间;墙面直接打磨原乳胶漆层,重新上新墙漆。S 姐要求的色彩空间主要通过软装布置来实现。

设计师只对房屋结构做了简单调整,更适合一家人的居住需求:

① 打掉原餐厅和原客卧之间的隔墙形成大餐厅;

② 利用钢结构在二楼打造了个衣帽间。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左滑查看改造前户型 >>

从入户开始就要各样彩色,

连门都是!

猪肝色大门?S 姐当然不要!

为了保持风格一致,设计师定制了和室内门同款同色的入户门。地面采用见南花的花砖,防滑耐脏,也为空间增色不少。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绿色大门还被隔壁大爷误以为阿姨是个艺术家呢。

进门左手边的楼梯,原本想的是搞点花样造型。但看了报价后,设计师决定保留原来的钢结构,还利用楼梯下的空间做了鞋柜。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侧拉的鞋柜足够容下一家三口日常鞋类。

楼梯背后,玻璃门内是厨房。原本和卫生间一样,并不打算做改动。但在装修中途,S 姐觉得原来一字型厨房使用起来并不顺手,临时决定改造。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设计师还定制了和室内门同色的橱柜,让整体视觉更有延续性。增加一整排边柜,延伸厨房操作台面,扩充存储空间。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白墙砖+绿橱柜+经典花砖」的色彩搭配,家电嵌入式安装,让厨房更清爽。

对于S 姐来说,家里房间不在多,够用就好,一家人居住舒适才最重要。将原来客卧和餐厅的墙体打通后,收获一个宽松就餐区。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阿姨习惯将冰箱放在餐厅,设计师利用转角空间,把冰箱做了嵌入式处理。

深浅不一的色调,

打造最温暖的公共空间

入户门进来,正对着的空间就是客厅,设计师把地砖换成鱼骨拼接木地板,让空间更加温暖。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二楼过道打造了个圆形景观窗,空间多了些俏皮感。

客厅用了两种相近的色彩分割。设计师在入口处用了较深的颜色,划分出一个相对私人的区域,坐在这里会有一种包裹感。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S 姐喜欢拍照,家里有许多相框相册。设计师专门定制了金属展示架,打印了图片小样,等着入住后替换。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展示架用的是较厚的金属材料,表面采用喷砂工艺,减少金属反光和指纹印,质感会更好。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设计师还在展示架的转角处做圆角处理,避免划伤。

电视背景墙原来是一整个凹陷大方格,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凹槽,打造成集「书架+展示架+电视柜」一体的电视背景墙。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顶部圆弧造型,整体视觉更柔和;底部飘出来的柜体,增加深度方便储物。

被旁人嫌弃的「富贵」黄色抱枕,放在墨绿色沙发上,搭配一株状态很 OK 的千年木,场面也十分和谐。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关上纱帘,客厅呈现出一种静谧感。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设计师给绿植修枝后的枝叶,继续插在茶几的花瓶里,让它们绽放最后的光芒。

拉开纱帘的是阳台。地面和墙面都用防腐木遮盖住原先的瓷砖,原来墙面凹陷处,刚好做成一个收纳柜。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设计师在闲鱼淘来的墙面椅子跟阳台也莫名搭配。

两个房间,

两种圆弧床头背景

从餐厅一侧走下楼梯,就是 S 姐儿子的房间。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花砖一直铺设到卧室门口。为了避免磨损,阳角用转角条。

因为平时儿子都住在学校,放寒暑假才会回来,空间布置得相对简单。设计师在床头背景涂了两个圆,灵感来源于天空升起的巨大星体。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卧室面积较小,设计师干脆买了一组置物架,做成开放式衣橱,更符合男生拿取衣物的习惯。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S 姐和先生的卧室在二楼,是属于二人的宽敞空间。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卧室最里侧是新搭建的衣帽间。

床和床头柜是木工现场定制的,特意刷了和墙面一样的颜色。为了保持色调统一,设计师还找到同色系的百叶窗帘。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床头的曲线造型,和次卧一样,也是圆的一部分。曲线内藏灯带,用作夜晚的氛围灯。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一张不锈钢样板,放在床头边上,白天平平无奇,待床头灯亮起,瞬间盈盈一水间。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靠近窗边是一个小憩的角落。常见的黑色巴塞罗那椅,设计师定制了卡其灰的皮料,和室内色调更搭。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精神角落,

把它安放在幽静空间

二楼另一侧是书房,不开灯时空间略显昏暗。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书房靠近楼梯一侧是整面落地窗,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一楼餐厅。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盏台灯足矣构成简单的阅读角落。角落里两组立式书架分层收纳,抽取方便,关键是能放下大小不一的书本。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帘子后面是储物间,拉了个帘子简单做了一个门洞造型。

60后阿姨的家,潮哭了90后的我

设计师@后青春期的 Z 小姐 用色彩拯救了老气横秋的精装房、为 S 姐营造了浪漫空间,实现她对家的所有诉求。

不过比起设计本身,更令人羡慕的是这位阿姨「前卫」的装修理念——敢于拥抱潮流,大胆又包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