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作者:路路有为啊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当年这部剧有多火就不用说了,只知道大结局时,在香港引发万人空巷;

很多观众端坐在电视机前,紧张激动地揪着心,眼巴巴地希望赶紧看到剧中几大主演:玉莹、尔淳、白杨、安茜、如妃、孔武感情戏的最终走向。

全剧播出后好评如潮,甚至在《宫心计》、《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一众热剧播出后,被网友戏称为宫斗剧的“鼻祖”;

很多观众提起这部剧,也是各种情愫泛上心头,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小编当年也被这部充满人性的复杂和变幻,又表现出人性的光辉和真情的剧,赚足了眼泪;

每个人都个性鲜明,让人爱恨交织,每个人也都活在自己的不舍与无奈里。

尤其剧里的两对:玉莹与白杨、安茜与孔武的感情纠葛,堪称耐人寻味。

太医孙白杨,在剧中被多个女人爱慕:福雅、尔淳、玉莹、发妻皓雪、香浮。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孙白杨

同为后宫新人,为何多情风流的他,只钟情于倔强张狂又懂得“利用感情”的玉莹,而对尔淳不心动呢?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侯佳玉莹

对母亲的遗憾 成为白杨共情玉莹的关键

剧中,玉莹小主国色天香,出身在官宦之家,父亲是湖广总督,母亲只是父亲的四房小妾。

因为年轻时不懂得隐藏锋芒,母亲不肯低头任凭摆布,导致正室夫人联合一众人去欺负她;

所以玉莹从小,就在这种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委曲求全的日子里度过。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即便是入宫选秀女,包括日后的步步为营,机关算尽,都不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更不是为了让家族获得满门荣耀,而是为了让自己母亲的脸上能绽放舒心的笑颜,让母亲在家里不至于被人刁难和折磨。

就像她在与侍女安茜同床共枕时说的那句:“我从小就不会信任任何人。”

这样一个明艳俏皮又倔强懂事的可人儿,内心有无数的心酸和无处安放的眼泪;

打落牙齿混血吞,不该是这个官宦家庭出来的女子该有的宿命。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于是,她遇上了孙白杨,作为太医院的太医,孙白杨的医术首屈一指;

他处在波谲云诡的后宫中,谨小慎微,明察秋毫,看似得心应手;

但心中总是有个死结,藏着最深的隐痛。

那就是与父亲不睦已久,白杨父亲是太医院的院判大人,白杨恨父亲,是因为父亲曾经对不起母亲;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在父亲为他自己的仕途忙碌时,母亲在黑暗中隐忍和煎熬着,生活得很痛苦,最终在油尽灯枯的等待中死去。

白杨将一切的祸根归结于父亲的薄情寡义,打算与他恩断义绝。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对母亲的怀念和悲恸,一直萦绕在白杨的心间,成为挥之不去的执念。

当他初次遇到玉莹时,以为她只是个倾国倾城、莽撞无知、浅薄虚荣、自以为是的女子。

他形成这个初步印象,源于“换药事件”。

与玉莹同期入宫的小主尔淳,是御药房徐公公从小收的养女,同时与尔淳入宫的还有同被收养的沅祺和淑宁;

徐公公对养女多年的栽培,只是为了避免自己当年的“错事”东窗事发,于事无补;

指望把几个养女送进宫,侍奉在皇上身边,以待出事时能帮自己说上几句好话,保住老命。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这样一来,尔淳一派就与玉莹‘势不两立’——共同争夺皇上的宠爱。

尔淳表面上装出和玉莹要好的样子,实则在背地里算计和陷害玉莹;

企图通过换药,让自己与玉莹的病不能好转,无法侍寝。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但实际玉莹早在暗中洞悉这一切,她装作毫不知情地暗示孙白杨自己吃的药很苦。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其实真正的药应该是甜的,玉莹这样说,正是为了让孙白杨“抖落”“宣扬”出整件事,找出幕后真凶。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在宫中多年,自然明白玉莹的小心思。

之后的宫斗一直很惊险,尔淳暗中用计,将玉莹的虚伪面目揭穿;

让如妃不再信任玉莹,玉莹遭到了进宫以后最大的打击——被“位高权重”的如妃抛弃;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如妃

她被“幽禁”在延禧宫,时时担心家里母亲的处境;

于是托安茜帮自己变卖首饰,给家里汇钱;

因为自己曾经和母亲承诺:如果没有钱陆续寄回家,就说明自己在宫里出了事。她不想母亲唯一的女儿这么没用。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不知情,责怪她冥顽不灵,总是想通过钱财笼络人心,力争上游;

事后通过安茜,白杨得知玉莹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母亲能过得好;

于是心生怜爱之情,只有他,能共情玉莹的感受,因为他与她有类似的经历和共通的心声。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他想帮助她,帮她完成心愿,因为白杨心中有个“未完成”的使命,那就是让母亲幸福快乐。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心理学上有个完形心理,没有完成的事,会在人心中形成一个缺憾,事后会通过各种形式去完成它,补全它。

白杨对玉莹,正是如此。

他没有完成的心愿,希望能通过玉莹实现,来了却自己心中的遗憾。

原生家庭的创痛,让他对玉莹格外关照,帮助玉莹,是白杨的一种“自我实现”。

在与玉莹袒露心声、畅快说笑的过程中,他爱上了这个女人。

哪怕是自己助力,把心爱之人送给皇上,也有太多的无奈和心痛。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哪怕玉莹为了封他的口,利用“畅音阁事件”设计用毒药企图毒害他,他也甘愿奋不顾身,想要牺牲自己去成全玉莹。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攀附权贵,结党营私,是孙白杨最鄙视的事

在如妃怀小格格的时候,白杨父亲受了皇后的嘱托,总是如实上报如妃的情况;

而孙白杨则选择了息事宁人的处理方式。父子俩总是争吵不断。

而玉莹在宫中无依无靠,只有凭自己的直觉和“悟性”,莽撞地急于求成;

有时碰得遍体鳞伤,孙白杨急在心上,痛在心头。

在“换药事件”之后,尔淳失去了好姐妹沅祺,又用手段替沅祺报了仇,弄得淑宁疯癫。

表面看起来,尔淳是“得利者”。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尔淳

再加上徐公公,事前曾经明示过孙白杨,说尔淳是自己的养女,希望他在宫中多多照顾和帮扶。

在白杨的心里,尔淳就是一个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狡诈狠毒的女人。

于是,他才在沅祺小主因为换药事件被赶出宫后,气愤地告诉尔淳:

“自从沅祺小主被额公公擒获后,尔淳小主你当然希望没人再追究此事了。”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弄得尔淳莫名其妙,委屈难当。反问白杨:“大人,你以为你知道很多事吗?”

白杨说了实话:“下官知道小主就是徐公公力邀下官,在后宫中要多加援手的那一位。”

尔淳决绝地苦笑:“据尔淳所知,大人也没答应为徐公公做任何事啊。”

白杨回答:“反正以小主的手段,又何须用得着下官?”

在尔淳质问白杨到底想说什么时,白杨再次戳了尔淳的心:

“其他小主只是凡夫俗子,既没有徐公公这么有力的后台,又没有小主你非凡的智慧,积善积德,放了他们吧。”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可见,在白杨心里,尔淳是那个被格外袒护和偏爱,让自小的姐妹沅祺替“替自己顶罪”,又陷害了玉莹,对成功的果实坐享其成的“投机分子”。

他实在是厌恶至极,痛恨至极。

所以在他告诉尔淳,沅祺在发配途中染病死了,尔淳痛哭后,他一脸嫌恶地痛斥道:

“我真不知道你现在这样算什么,找人替罪又良心责备内疚,还是奸计未得逞深深不忿而自暴自弃?”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是,我是讨厌你的为人!”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就是说,在一开始,尔淳就已经输了。

因为多年来,在与父亲的战争中,白杨一刻都没有好受过。

他厌恶宫廷里那些肮脏龌龊、攀附权贵的行为,也痛恨那些结党营私、有不良企图的人。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父子吵架

还是因为母亲的离去,让他对这一切疾恶如仇。

不管尔淳是否无辜,参与了几分蝇营狗苟,内心有多少邪恶和良善;

他都抱有偏见地对待尔淳,懒得听她说话,也不想了解事情的真相。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应该说,徐公公的“提前铺垫”——让孙白杨多在宫中照顾尔淳,已经为尔淳悲情的“独角戏”拉开了序幕。

于是,他才义无反顾地帮助玉莹,再尔淳攻击玉莹时,毫不迟疑地站在玉莹这一边。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大结局时,经历了众多的波折,每个人都遍体鳞伤;

孙白杨对尔淳没有那么多的敌意,有帮扶却也是不爱。

而对玉莹,白杨选择了与之同生共死;

他对尔淳坦言:“孙某从来自命红粉丛中游刃有余,到头来只是一个大傻瓜,宁愿辜负天下红颜,也要去爱一个永远不会爱自己的人。”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发现,在最后暴徒袭击宫廷的时候,玉莹拒绝与他私自逃跑的理由,也是为了母亲。

玉莹知道,皇上得知了白杨与玉莹的私情后,肯定不会放过她;

如果她逃跑,必然要留下来的人,也就是母亲,来承受这一切。

她不甘心母亲受辱,甘愿自尽,以求保全母亲的颜面。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深受打动,怀着对玉莹深切的爱意和心疼,与之生死与共,就像歌里唱的:

“为何烧到猛火里,我都不介意伴随。话我知,这生醒了又再醉。”

白杨对玉莹,正是如此痴情。

再看《金枝欲孽》:多情的太医孙白杨,为何钟情玉莹,厌恶尔淳?

白杨与玉莹生死与共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和网上图片,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