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作者:孔甲丙

在中国的历史上,合葬也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不过,这种丧葬仪式一般都是用于关系密切的夫妻,若是考古人员发现了某处墓穴,里面有男女各一人,那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明两个人就是一家人了,这样的传统就这么流传了下来。

然而,广西就有一处合葬墓,它虽普通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一个烈士合葬墓,可它又非常奇怪,因为墓地中的两个人根本不是夫妻,只是被合葬在一起。

深究其原因,则是一个令人非常感动的故事。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令人感动的墓穴历史

这处墓穴就位于广西的双井拉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距离最近的县城也有30多公里的路程,也算偏僻。

村边树林和稻田旁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烈士墓,还配合搭建了一个庄严高耸的烈士纪念塔,两者在修建的时候搭在一起,显得十分庄严。

上面写着一句话:纪念王新国(男)和卢文玉(女)。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有了这样的标注,不少人都觉得二者是夫妻,最起码也得是一家人中的兄妹,不然应该不大可能合葬在一起,按照传统民俗的考虑,两人大概率也是夫妻。

纪念塔本身还是给世人留下过很多信息,根据纪念塔背面的《建塔记》记载,这座纪念塔建于1991年3月,是按照当地村委会倡议修建的。

原来,在那年本村的广大群众以及外来工作人员共同慷慨解囊,出钱出力,捐款共计1376元,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出资,这座纪念塔终于顺利竣工了。

纪念塔的正面,则是烈士王新国战友邓崇济的题词:王新国、卢文玉烈士永垂不朽。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邓崇济在当地的知名度也很高,他曾担任过桂北游击队领导人一直,后来升至灌特支书记,也是一位副厅级离休干部。

关于其他的原因,则没有过多的记载,按理来说,大家来这里看一眼,几乎就能得出是“夫妻合葬”的结论,因此也极少有人再去调查。

可能是由于最初的墓碑修建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上面的字已经被风化的很厉害,仅仅只有个别介绍能够看清,这也为弄清合葬墓的秘密增加了不少难度。

《桂林日报》的记者为了弄清楚情况,专门在2019年5月25日前往纪念塔一探究竟,在附近的村落中,记者找到了王新国烈士的堂弟,如今,这位老人已经有85岁了。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这位老人名叫王新仁,年龄虽然大了,可他的思维还算清晰,给记者透露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记者从王新仁老人处得知,自己的堂哥是一个“能人”,两只手都会写毛笔字。

当时的王家在战争年代就是地下联络站,有一段时间,桂北地区的核心人物肖友林前来此地都居住在王家,最多的时候,这里同时汇集了七八名干部。

而自己的堂哥,是一直到有纪念塔的时候才有了安息之所,而且修建这座纪念塔,最终也是当地民政局的意思,不过当时的资金并不充足。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其实,在王新国牺牲以后,遗体也一直都没有找到,所以没有坟,纪念塔建成以后,家人们也有了个纪念的地方。

而王新国烈士的坟墓,就是相当于一个衣冠冢,王新仁也明确了,纪念塔里面的另一位烈士并不是自己的嫂子,自己的嫂子另有其人。

在民国31年的时候,王新国结过婚,他的妻子是西头村人,家庭情况在当时都算不错了。

王新仁还记得,当初嫂子在嫁过来的时候,嫁妆都是按照标准带来的,在村里也算是风光,可是两人追求的理想实在是不一样,所以在抗战胜利后不久也就离婚了,从那以后也没有再找过。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由于条件有限,最初埋葬烈士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辨别尸骨,所以通常是把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的男女烈士都集中在一处安葬,然后再修建一座纪念碑。

这样的情况,在其他的地方也出现过,比如石塘镇就有一座“大塘富烈士纪念塔”,其历史背景便是于1948年11月8日牺牲的十几名烈士。

可是在王新国烈士和卢文玉烈士牺牲的那段时间里,当地民众在埋葬遗体后,并拿不出钱修建纪念塔,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纪念塔才被重新修建起来。

纪念塔的背面,还有王新国当年的老战友云风、野农写下的缅怀王新国的七律诗:

义师鏖战秦家岭,弹尽援绝作楚囚。豪气纵横盈广宇,英雄不惜少年头。铁窗难锁坚贞志,庭上严词斥伪酋。荷叶塘畔忠魂在,一片丹心万古留。

在王新国烈士和卢文玉烈士的纪念塔上,有一句写给卢文玉的对联:

为国捐躯功伴青山千古,秀妙龄巾帼献身革命名留双井万年芳。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可惜的是,前联头几个字因为时间原因已经看不到了,也不好随意推测。

为了弄清楚卢文玉烈士的家世,《桂林日报》的记者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到了已经随儿子在美国定居的杨菊生老人。

这位老人是卢文玉烈士的表弟,他也明确的告诉记者,自己的表姐是“阳朔籍原桂东北人民抗日游击纵队临阳联队成员”。

而且,他回忆道,自己的姐姐家境十分优渥,放在当地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她的父亲名为卢必寿,是当年桂林政法界的知名人物,也解救过很多地下党人。

记者听到这些其实也十分好奇,如此一位“大小姐”,最终成为烈士的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按照她的家庭背景来看,其父亲是完全是可以保住她的。

除了这些以外,记者还找到了不少的当地史志,笼罩在两位烈士身上的一些谜团才被大致揭开。

记者在采访纪念塔附近村民的时候,天空也突然下起了小雨,有黄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这恐怕也正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作为后人,弄清楚烈士身上的故事,也是尊重烈士们的付出。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两位烈士背后的秘密

王新国是双井拉村人,1940年的时候,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在学校的形象下,他被激发出了强烈的加过情怀和担当精神。

在四年之后的秋天,日寇向南入侵,进入桂北地区。

桂林师范学校的广大师生们则行动起来,王新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同校校友蒋光密等人组建起石塘抗日中队,自己则担负起了参谋的职务。

在1944年12月17日,王新国就在石塘杨子桥等地参与了伏击日军的战斗,并且还击毙了一名日军的伍长,缴获了一批装备。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又参加了当地的桂北游击队,历经了多次战斗,立下战功赫赫。

可惜,在1947年8月5日,桂北游击队在成家岭战斗中因为敌众我寡最终打得弹尽粮绝,王新国也在这一片被逮捕。

在被逮捕以后,他被关入了桂林虞山庙临时监狱,在那里,痛苦的日子开始了。

当局派出教育厅厅长前来审讯,软硬兼施的各种法子都用上了。

他们知道王新国在当地青年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于是便要求他给桂北青年们写下一封信,让他们不要再反抗,这样他便可以和其他被捕的同志们同时恢复自由。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此外,教育厅厅长黄朴心还承诺他:如果写下了这封信,能够当中学校长,几年之后还能当上教育科长。

面对如此威逼利诱,王新国不为所动,他说:“我一个字都不会写!”

经过了近3个月的折磨,王新国最终没有选择妥协,并于1947年11月4日被枪杀在桂林荷叶塘,那会他才仅仅只有27岁。

根据其堂弟王新仁的回忆,当初哥哥被捕以后,姐姐等人亲人曾去了桂林。

王新国那会的右腿内侧长过疮,还留有疤痕,可在哥哥遇害后,他们家人得到的消息是处死了好几个,要去收尸。

大家来了以后,通过腿上疤痕的特点辨别遗体,却并没有发现王新国的遗骸。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后来,当地也有过一些村民的说法,说王新国是在兴安因为沉塘杀害的。

这种说法也得不到具体的考证,不过无论如何,王新国已经成为了烈士。

因为他们家曾经成为过“联络站”,卢文玉也曾隐蔽在王家,这也能够说明为何两人最终被葬在了一起。

卢文玉是阳朔县杨提乡浪石村人,1922年出生,她出生的时候,家境就格外优渥。

天资聪慧的她从小也接触到了各种教育,有着极为坚强的意志,也非常热爱劳动,同情苦难人家的生活,跟其他家庭的大小姐根本不太一样。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所以在高中毕业后,她便接受起了党的教育,也暗自立下了誓言,将来要做出一番大事业。

日寇在入侵广西的时候,卢文玉便再也坐不住了,她觉得国家需要自己的时刻终于到了,于是便领着自己的胞妹卢文秀共同参加了中共临阳联队,四处宣传抗日救国的号召。

由于她是女性,所以也利用起自己的优势,发动广大妇女投身于抗日的大业中,和当地很多群众建立起了密切联系,表现出极大的抗争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卢文秀的母亲易元清同样也是一位地下党员,这对于卢文秀姐妹俩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现年94岁的杨菊生老人也曾跟随卢氏姐妹与日寇血战过,现在身处异国他乡的老人每个月还是能从祖国领取到津贴。

在2019年的时候,老人还获得了国庆70周年纪念章以及2000元的慰问金。

老人回忆道:那会,因为卢文玉的父亲卢必寿是桂林政法界的知名人物,却也非常支持老婆和孩子们的工作,所以他也会利用法律手段,保释了很多被关押的地下党人。

这样的说法,也和《广西通志·司法行政志》以及《宜州市志》中很的很多内容相吻合。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根据史志的记载,在1946年广西省律师工会成立的时候,卢必寿还获任过监事,是当时4个主要负责人之一,是响当当的律政先锋。

即使半家子人都投身于伟大事业,可卢必寿的名望实在也太高,为了不拖累他,也为了他能够在暗中继续帮助大家,易元清曾登报表示自己已经和卢必寿脱离了关系。

在日寇投降以后,卢文玉所在的临阳联队化整为零,为了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她们从地上转入到地下当中。

由于工作积极,她和妹妹几次暴露在敌人的追捕危机之下,还好在组织的叮嘱下,她们一次次成功的化险为夷。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在王新仁的回忆中,卢文玉确实来过家中。

大约是民国35年的时候,卢文玉来到了双井拉村,她的身高大约有1米6,人长得很漂亮,而且非常有礼貌,一看就是很有文化的那种,除了工作认真以外,她还会唱歌。

那会,王家为了实际需要,在村里也开了小旅店,卢文玉主动前来帮助干些洗锅等杂事。

来到村子里以后,卢文玉大约在王家住了半个多月,每天都和王新国的母亲住在一张床上,到了晚上12点多才会睡觉。

她称呼王新国的父母为“伯爷和伯娘”,称呼王新国则为“同志”。

那会,王新仁都知道,卢文玉已经生病了。

大病期间,卢文玉的喉咙肿得有鸡蛋大小,按照民间的,说法这种病是“火乱经”,最终在1946年1月31日殉职,那一年,她才仅仅只有24岁。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卢文玉殉职以后,被厚葬在村边山上的一处洼地中,后来在修建纪念塔的时候,王新仁等村民前去帮忙迁移,发现棺木保存得相当完好。

当初,由于王新国的遗体并没有被发现,这处合葬墓中,其实仅有卢文玉一人的遗骸。

两人虽不是一家人,可因为战友的关系,卢文玉为了躲避追捕而来到了王家,走进了一个家门,从战斗友谊来看,两人在这条道路上就是一家人。

王新国为了自己的信仰,根本不在乎功名利禄,而卢文玉本身就是大小姐出身,却投身于抗战革命的事业,最后年纪轻轻便殉职在小小的村庄当中,还牺牲在除夕的前夜。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记者在搞清楚这件事以后,还梳理了卢文玉祖父在起名上的“用字”。

卢家的四兄弟,名字分别是“世、道、和、平”,而她们母女的抗战历程,也同样是为了世道和平。

按照卢家的影响力,就算姐妹俩的行为被发现,家族还是有办法出面摆平,可卢文玉始终不愿意父亲这么做,她就算病成那个样子,依旧不愿意连累其他人。

现在,这处纪念塔已经有三十年历史了,当地村民们也总会来看看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

广西一烈士合葬墓,一男一女不是夫妻也不相识,为何将他们合葬?

参考

1 不是一家人却走进一家门的男女烈士 《桂林日报》 2020年5月5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