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镇又闻打更声

作者:金台资讯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哐……哐……哐……”这是节奏明快的铜锣声。

“四防安全要警惕,防止火灾防盗窃。前门要关,后门要彆,煤气罐扭紧,烟锅巴捏熄。”这是打更人在吆喝。

古镇又闻打更声

张开全在打更巡夜。

每当深夜子时(23时),贵州省桐梓县古镇松坎的街道上,就有一个身着唐装,头戴瓜皮帽,挎着小喇叭,提着大铜锣,操着地道乡音的老人,沿着街道一边走,一边敲打铜锣,一边吆喝。他是松坎街道的打更志愿者——张老三。这时候,有孩儿在户外跳皮筋、捉迷藏的家长们,也就都呼唤孩儿赶紧回家。孩儿们呢,也就都收起玩心、玩具,各自回家去洗脸洗脚,上床睡觉了。那些开铺面的商家,这时候也就都收拾货物,例行安全检查,拉门上锁打烊了。只有那些营业夜宵的店家,才在这时候或撑伞,或摆桌凳,忙碌地张罗美食摊子,蒸煮夜宵,招揽顾客了。

古镇又闻打更声

这就是古镇松坎的深夜,既热闹又不乏宁静的深夜。

松坎镇座落在贵州省北部大娄山深处,与重庆市毗邻。狭长的街道沿松坎河而建,街头到街尾大略有两公里。松坎这名称有来历。在街道北端的马鞍山上,原来有一棵虬枝苍劲,状如雨伞,需数人合抱的千年古松。古驿道从树下通过,无论负重的背夫、挑脚,还是游手的闲士、过客,南来北往都喜欢在树下休息片刻。为了方便路人歇息,先人们便在树下垒起了几根像板凳那般模样的石坎子。路人皆称此处为松坎,久而久之,这里便名叫松坎了。智慧的松坎人发现,松坎镇辖区内,千年古松不独马鞍山有,举目青松苍翠,今松坎镇岩椅村,尚有一个以大松树命名的村民组。松坎镇在桐梓县北面。北方壬癸水,卦象为坎。松坎河清流激越,一路往北汇入长江,松坎之名的由来颇具文化内涵。

古镇又闻打更声

四通八达的松坎路。

既然是古镇,说起来就有一番话可说了。

松坎是川盐入黔的航运码头,数百年前就已经很有名气。盐船由綦江逆流上行,所有船家都要结伴而走。在水流湍急的滩头,除驾长在船上撑篙掌握方向之外,其余的都要上岸拉船。拉船的人称为纤夫。纤夫背负粗粗的长长的纤绳,弓着身子一边在岸上行走,一边整齐、有力地吆喝号子,虽然有些吃力却也很热闹。每天陆陆续续到达松坎码头的盐船,大略有20来艘。盐船到了码头上,搬运盐巴的伕子,卖豆腐、猪肉、山货的小贩,以及收拾纤绳、烧火做饭的船工,人来人往,要有多热闹就有多热闹。松坎场是周边地区货物贸易集散地,布行、染坊、客栈、饭庄、烟馆、茶社应有尽有。但是,街上生意最好的,最多的还是要数推豆腐卖,赚豆渣喂猪的小商户,每隔三、五铺面就是一家。这些小商户营生的水豆花、香豆干很有名气,从来不乏顾客。松坎场开市早。比如,到重庆綦江县东溪镇去卖土布的、到赶水镇去水果的,到贵州湄潭县去卖大米的、到绥阳县去卖辣椒的、到安顺去卖鸦片的、到正安县去卖土烟的,以及到桐梓县城去卖纸烟、水烟的小商小贩,也都得提前一天到松坎打尖过夜。到了赶场天,街道两边都是卖土产的、木炭的、鸡鸭蛋的、猪肉的摊子。狭长的街道上,背背篼的、挑担子的、揽顾客的、铲(砍价)土特产的,你来我往,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分外热闹。松坎场不缺少盐巴,这便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货币”。那时候,或10个鸡蛋换1两盐巴,或1担大米换两三斤盐巴,随行就市,明明白白地交易,倒也不欺人,不害人。

古镇又闻打更声

松坎盐埠码头旧址。

这就是古镇松坎场的历史面貌。于贵州北部山区而言,松坎是有名声的码头、闹市,曾经设立过安边同知府,非一般乡场可比。就说打更吧,普通的乡场是没有的,松坎场却有专人专事打更。由此可见古镇松坎千余年来的地位和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前,松坎普通百姓家里,夜间照明也都用的是桐油灯、松油槁,或者是棬油浇注的蜡烛,不仅没有电灯,就连用煤油灯的人家也很少。到了夜里,狭长的街道上只有栈房、烟馆等铺子,才挂着灯笼招揽顾客,其余地方都黑黢黢的。所以,松坎场有打更夜巡人。就打更而言,所有打更的地方,都是夜间落更开始,巡夜的人就敲梆子报更。每更敲梆子的方法不同。如落更一慢一快,连打三次,二更快打两下,连打三次,三更一慢两快,四更一慢三快,五更一慢四快。吆喝的内容也不同。如一更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二更为关门关窗,防偷防盗。三更为平安无事。四更为天寒地冻。五更为早睡早起,保重身体。但是,松坎场只打三更,也就是从子时开始,到丑时(凌晨1点)时就结束了。远的不说,就说新中国成立前夕吧,只要到了三更,就能看见住在街背后的张大爷,身着长衫,脚穿草鞋,腰间挂着楠竹梆子,左手提着灯笼,右手拿着小木棒来到街道上。他“梆——梆——梆”一边敲打竹筒,一边大声吆喝:“各家各户,小心火烛。早睡早起,平安大吉。”之后,他的身影便随着吆喝声、梆子声消失在夜幕之中。

古镇又闻打更声

松坎镇孔道川黔,向有门户之称。作为川盐入黔码头,松坎河的船运已经成为历史。如今,川黔铁路、渝黔高铁、210国道、崇遵高速、正习高速南来北往通过松坎,早就不是过去船运时代可比的了。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富有商品经济意识的松坎人得地利之厚,不仅修复了狭长的老街道,而且还在松坎河东岸兴建了新街道。老街古典,新街现代,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隔河相望,完美结合。古色古香的小摊、小食,富丽堂皇的酒楼、饭庄,把街道装点得琳琅满目。从老街到新街仿佛有时空穿越的感觉。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松坎河的水更加绿了。松坎河两岸的林荫树下,宽阔的广场上,不时响起的舞曲声,无疑是松坎人如诗如画生活的反映。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许许多多的松坎人,也都感觉到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似乎还缺少点什么。到底缺少什么呢?松坎人在思考,在寻找。

古镇又闻打更声

古镇松坎。

松坎人找回了那久违的打更人,打更声。现在的打更人也姓张,叫张开全,他个子不高,已过了60岁,家住老街,是地地道道的松坎人。因为排行第三,小时候就喊他张老三,无论年龄比他大的,还是年龄比他小的都喊他张老三。他呢,无论谁喊,都乐呵呵的答应,从不去计较。他貌不惊人,但是天生一副好嗓子,声音异常清脆、宏亮。幼小的时候,他随父亲到重庆等地跑江湖、卖草药,也算见过世面。之后娶了媳妇成了家,做点小生意过起了稳定的小日子。松坎发展了,变化了,他和许许多多的松坎人一样高兴。居委会的同志找到他,请他出来打更,他也是曾经的打更人,欣然答应了。他提着一面铜锣走在街道上,“哐……哐……哐……”敲打过后,就像之前打更的张大爷一样,亮开嗓子高喊:“四防安全要警惕,防止火灾防盗窃。前门要关,后门要彆,煤气罐扭紧,烟锅巴捏熄。”他与之前的张大爷是什么关系不知道,但是,古镇松坎便又有了打更人,又能听到打更声了。也如同之前的张大爷那样,松坎人很快又习惯了张老三的吆喝声。

打更的张老三,不仅是古镇松坎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还成了知名人物。开始的时候,他怕误事专门买了闹钟,按时提醒自己出门。之后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他从来没有耽搁过一天。他受过伤,身上那几块早就该去取出来的钢板,也懒得去取。他不是怕疼,而是怕去住院之后,没有人接替他打更。他和他的吆喝声,如今也都融进了松坎人的生活,他也一门心思只想打更的事。家里人呢,也都很支持他。他为人厚道、热心,街坊邻居有了大事小事,少不了也要去帮帮忙。但是,到了该打更的时候,他便打更去了,连孩子结婚的时候,也照常去打更不误。每天深夜,他在街道上一路吆喝过去,有的会送给他一个笑脸,有的会送给他一声问候,或者投给他一个友好的手势。就连在酒馆里喝高了的人,也忘不了给他递上一支香烟。

古镇又闻打更声

有付出就有收获,就能赢得尊重。古镇又见打更人,又闻打更声,消息不胫而走。有一天,重庆的几个摄影家,专程去松坎镇邀请张老三表演打更,特意把他的形影拍摄下来做成美篇传播。遵义市、贵阳市的摄影家听说之后,也驱车到松坎为他拍照,制作抖音。当地的,外地的媒体人也去找他采编新闻放在网页里。分散各地的松坎人,待在网络上见识了他的影像、表演,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纷纷夸奖他,对他表示感谢。一些专程去松坎看他表演打更的游客,少不了要搞笑、调侃,说他像济公,说他像潘驼背,说他像武大郎。而他呢,听了只是微微一笑,说像那个都没有关系,只要人们能记住古镇松坎就好。于是,他成了新闻人物。他那节奏明快的铜锣声、富有感染力的吆喝声,已然把历史文化现象,再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松坎河畔的老盐仓,岸边石径上的纤痕,还有响亮的川江船工号子,仿佛也都从记忆之中跳跃出来,以崭新的文化形式、力量,在向远方飘荡、传播。

古镇又闻打更声。当今,天网、雪亮工程建设完备,人防、技防措施落实。安全感、幸福感普遍提高的松坎,张老三打更的铜锣声、吆喝声,已经不是简单的民间防范行为,而是一种文化再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这或许正是需要去挖掘,去研究的文化。

末了,以一首《夜宿松坎》小诗作结:

暮投松坎镇,夜闻打更声。母亲唤童子,少壮掩房门。

商家守百货,看客忙抖音。老街多美食,新市灯火明。

豆花土碗舀,烧腊杆秤称。米皮卤水煮,锅贴盘中盛。

小店不打烊,酒好巷道深。古驿如诗画,醉了他乡人。

此景应长有,远近皆闻名。(文/胡明斌 图/韩珍顺)

古镇又闻打更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