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作者:钟子期历史馆

2013年某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江西饶州监狱里的犯人出来放风。

一旁的危长良警官看似放松,眼睛却一直有意无意地观察着广场上的一名老人。

那人是前不久因为犯盗窃罪进来的初犯,叫余海水,福建人,今年已经77岁,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的身手却很灵活,走起路来精神得很,而且一点也没有初次入狱的紧张惶恐,倒像是回家一样淡定从容。

危警官看着余海水,心里逐渐有了计较,他慢慢走近犯人,招手随便叫了个犯人过来,突然,危警官大喊一声:陈达溪!

“到!”余海水条件反射般蹭地站了起来。

周围人都投来疑惑的眼光,危将官却笑着走到满脸懊恼的“余海水”面前说,你到底是余海水,还是陈达溪呢?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这是怎么回事?

01一声“到”暴露身份

4月份的某天 ,江西省饶州监狱来了名新犯人。

狱警照例给犯人登记,资料上显示,这名犯人名叫余海水,福建人,今年已经77岁,可惜因为在江西境内偷东西被抓住,晚节不保。

考虑到犯人是初犯又是偶犯,最后赃物也被追了回来,于是便只判了三年有期徒刑。因为年纪已经超过75岁,余海水被分到了老残监区开始服刑。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但他进去没多久,老残监区的危长良副监区长就发现,这人有问题。

每个犯人服刑前狱警都会照例对他们进行检查,别的人都是垂头丧气的,唯有余海水神色特别淡定。

负责老残监区的危警官挨个叫新犯人名字,叫到余海水时,人群里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甚至有些敞亮的“到!”这一声报道让性格谨慎的危警官觉得有点疑惑。

因为这个监区里的人年纪都比较大,声音会显得弱一些,而余海水的声音气息却很充足,还有点尖,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

此后危警官便特意留意了下余海水,可越是观察,他心里就越发疑惑。一般来说,老残监区里的人大多上了年纪,行动会迟缓些,像平时提东西时动作会慢一截。但余海水的动作却很灵活,神态、走路的动作也跟其他人不一样。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难道是余海水平时保养得比较好,所以身体格外健康吗?危警官翻出了余海水入狱前的登记册,上面显示余海水之前基本处于流浪要饭的状态。这就奇怪了,这样的生活,即便是个体差异,人上了年纪后,身体素质难免下降,怎么余海水身后还这么灵活呢?

另一件奇怪的事让危警官愈发怀疑余海水年龄的真实性,他发现余海水进监狱后显得非常淡定、从容,好像对饶州监狱的场地、流程非常熟悉,根本不像初次服刑的人一样会懵一阵,很快就适应了。

危警官直觉告诉他,余海水肯定不是77岁的老人,甚至也不是初犯,他将自己心里的疑惑告诉同为副监区长的徐警官,两人交谈完,徐警官给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这余海水很可能是个三假犯!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三假犯指的是假身份、假地址、假社会关系。余海水如果真的是个三假犯,那这将是一起严重的事故。

假身份也就意味着案件判断可能出现错误。而且使用假身份进入监狱的人,目的也非常复杂,这种人有可能背负更大的案件,有可能是故意进来传递消息,甚至可能进牢是为了对某个特定目标造成伤害。

不论余海水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必须先弄清他的身份。

徐警官找到侦查科的同事,让他帮忙查查余海水的身份信息,结果和他们预料的一样——信息库里根本没有余海水这个人!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那余海水到底是谁?两名警官决定用两个办法查出余海水的真实身份。

一方面,警官找来两个平时表现良好的犯人,让他们去和余海水随便聊聊天,尽量套些关于他生平的情报出来。

没想到余海水的戒备心非常强,第二天那两个犯人都说余海水不大爱说话,没得到什么情报,但有个人提了一句:余海水像是山西广丰人。因为那个犯人就是广丰的,而且在他讲方言时,余海水明显听懂了。

这条线索表明——余海水很可能不是福建人,而是江西广丰人。

另一边,警官开始组织饶州监狱的所有狱警分批次去观察余海水,既然余海水有可能在饶州服过刑,那或许有警员能认出来他是谁。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终于在悄悄观察三天后,有两名警官表示,确实见过这个人。

这下可以确定,“余海水”绝对是个假身份!那他的真名又叫什么?

那两名警官在见到余海水的第一眼就觉得眼熟,但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来是谁,饶州监狱关押的犯人数以千计,警官短时间也想不起他的真名。

于是几名和余海水曾经接触过的警官就每天在一起凑情报,想了整整6天,几个人整日茶饭不思,辗转反侧的想这个“余海水”真名到底叫啥。终于一个警官想起来说好像姓陈,另一名警官随即也一拍脑门,想了起来——陈达溪!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02换个身份四进宫

确定“余海水”真名叫陈达溪后,危警官找狱内侦查科的同事查到了陈达溪的资料。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陈达溪算得上饶州监狱的“老熟人”了,曾经在这服过四次刑,难怪他入狱后像回家一样淡定。

警官翻出陈达溪的资料,上面显示:

陈达溪,出生于1957年6月27日,今年只有59岁,比他虚报的年龄小了21岁,根本不是什么福建人,而是地地道道的江西人,出生于上饶市广丰县。

陈达溪小时候没怎么读过书,少年时期了个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篾竹子,学无所成后就开始到处流浪,没有娶妻成家,只有一个弟弟还在广丰县老家。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达溪就开始频繁出入饶州监狱。

1984年1月-1986年9月,陈达溪因犯罪在江西省第一劳动支队(现饶州监狱前身)服刑。

2002年,陈达溪因强奸和拐卖妇女被判入饶州监狱服刑。

2010年,陈达溪因盗窃罪被判入狱,再次回到饶州监狱。

虽然警官们已经确定了陈达溪的身份,但他们还得想个办法让陈达溪自己承认。

于是开头的一幕出现了,危警官趁着放风,犯人思想最放松的时候,突然大喊陈达溪的真名,进过饶州监狱四次的陈达溪,听到声音后条件反应的马上喊“到”。就这样,陈达溪的身份终于暴露。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左一陈达溪

原来,陈达溪出狱后没安生多久,就又干起了偷窃的勾当,不过三进宫时,他在狱中曾听说75岁以上的人犯法可以从轻处理,不会枪毙。

于是陈达溪被抓住后,就开始瞎编一通,伪造了自己的身份和年龄,故意说自己已经77岁,试图以此来逃脱惩罚。

当时陈达溪因为长期流浪,身材瘦小,弯腰驼背,头发也花白了,浑身布满岁月的痕迹,看起来确实要比实际年龄老一些。但59岁和77岁相差21岁,而且陈达溪还报了假名,为什么入狱前没人识破他的身份呢?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03天网恢恢

说来也算陈达溪幸运,钻了办案流程的空子。

在法院方面,当初受理陈达溪案件的主审法官表示,如果检察机关指控的被告人姓名、年龄没有其他证据,被告人又不持疑反对,法院就会按照被告人自述的姓名、年龄立案。

在犯罪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法院不会因为嫌疑人自报姓名,又没有查到相关户籍信息,就不给嫌疑人判刑。而且按照“有利于被告人”原则,因为陈达溪自述年龄超过75岁,所以法院从轻处罚,只判了3年起步刑。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法院方面,陈达溪算是勉强瞒了过去,那他又是怎么逃过公安机关的检查呢?之前也说过,狱警在公安系统没有查到余海水的信息,那难道办案警察没有核实过余海水的身份吗?

但办案民警表示,当年他们也查过,还向福建公安发出跨区域调查的申请,但福建公安也没查到余海水这个人。

后来考虑到案件递交到法院后有一定时效性,再加上被抓时余海水一直处于流浪状态,他们猜测余海水很可能没有进行准确的户籍登记,同时又没有别的证据表明余海水有其他身份,为了尽快破案,民警只能采取暂信嫌疑人的说法,以“余海水”的名义,报请检察院批捕。

77岁老人偷盗首次入狱,却和回家一样淡定从容,警察:有问题

虽然说办案需要效率,做得快是很好的,但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不能影响办案的质量,在准确性上还是值得多花些时间去核查。

公安方将案件移交给检察院和法院后,他们也没多怀疑,这就导致陈达溪成功用假身份蒙混过关。

03尾声

虽说陈达溪用假身份混过了法庭,被从轻处罚,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陈达溪终究因为太过熟悉监狱生活,被细心的狱警发现端倪,接着识破了他的身份。

最终,陈达溪的案件进入审判监督程序,再次重新审判,陈达溪终将为自己犯下的错误和侥幸心理付出代价。

参考资料:

《虚报年龄欲逃避法律责任 “故地重游”终难逃法网》大江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