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夜暴富的拾荒者
很多人都渴望一夜暴富,只是绝大多数人都只停留在幻想层面。但漫漫历史、人海茫茫,也的确存在拥有这样际遇的个例。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拾荒产业的黄金时代。
那时候国内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部分“城里人”较先受益于市场经济,收入迅速增长的他们会产生大量的断舍离旧物,那时候人们也并没有资源再利用的意识。
这就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靠倒卖废弃物为生的拾荒者,垃圾场就是他们的寻宝地。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七十年代的一位拾荒老人。
老人是内蒙古人,他生活的地方在一片郊区,人烟稀少,附近有一片堆放废弃物的垃圾厂。
平日就以捡收废弃物,特别是旧电器之类的物品为生。
那天是冬天,寒冬的影响下,垃圾场周边更冷清了。老人还是和往常一样想着去碰碰运气捡漏。
在他正打算收工回家的时候,突然被什么东西搞倒了,低头仔细一看——是些泛着锈迹的金属棍,掩在尘土下并不起眼。
老人挖开散土,掂起棍子在手上掂量——棍子分量还挺重。老人心中一喜,觉得自己真是走运!
要知道,那时候的金属可不便宜,一斤铁就可以卖一块钱,那时农村主要的流通货币单位还是分,一元钱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几百元。
抱着沉甸甸的金属棍,老人估摸着至少也有几块钱,想着今日收获颇丰,实属意外之喜啊。
老人捡起了棍子带回家,一共七根。
回家后,他揩开棍子上的泥尘后试图用火烤去锈迹。烤着烤着,老人发现,棍子居然越来越亮,在火焰的光影下,闪着金灿灿的光泽!
老人这才发现自己捡的不是一般的铁棍,这可是金子做的棍子!
老人立刻回到白天捡到棍子的地方,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金属。
果不其然,在那附近,老人又拾到了不少金属物。最终捡到的金子足足有七斤重。
对信息敏感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就有所察觉了。
郊外的金棍当然不可能是废品,而将金子做成棍状,这自然也不是什么普通的物件,它们极有可能是文物。
可当时的老人并没有把这当成文物上交,也许他压根就不懂文物的概念。
老人满怀期待,兴冲冲地拿着这些金子去金铺典当,老板却说金块纯度不纯难以估价,建议他熔炼金属提纯后再卖。
随即老人同意提炼,便在金铺把这些金棍给熔炼了。最终提取了四斤多的纯黄金。
当时黄金市价应该是80~90元一克,那么四斤纯金应该值16万左右,但老人最终只得了12000元。
老人倒也没有觉得不妥,毕竟这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一穷二白的拾荒者就这样摇身一变成了万元户,而且那时的万元户也十分稀少。
恰好那时候又赶上过年,老人就买了很多年货回家,后来又翻新了房子。
一个拾荒为生的老人家突然大手大脚花钱,也让村民很好奇,于是老人就将捡到金子的经历告诉了村里人。
老人拾金的消息不胫而走,在当地广为流传。
(二)三亿文物 付之一炬
这则消息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
文物专家凭借敏感,察觉这些金棍来历不简单。
相关工作人员向老人了解事件大致情况后,仔细询问了这些金器的发现地点。
而后通过反复的实地勘测、对金器附着物的检验等手段,专家们推断这是匈奴时期的金器,当时估价达三个亿!
老人这一熔炼熔的可不止这三个亿,还葬送了这些金器背后无价的文化价值。
内蒙古地区属于漠南地区,历史上,在战国时期和汉时期匈奴人集中活动地点就在内蒙古。
匈奴是古时候重要的游牧部族。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较为分散,但擅长骑马射击,民风剽悍。秦汉时期,随着秦王朝的统一,匈奴也聚集起来,建立起了统一的——匈奴。
匈奴政权也一度对中原统治造成威胁。最终是在西汉时期,匈奴分裂,匈奴人流向各个地区。
《史记》有言:“西汉军队大败匈奴,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历史上的匈奴极盛时期极其强悍,即使是北匈奴东汉战败后,都能覆灭奄蔡,直逼欧洲边境。
但如此盛极一时的匈奴,在唐朝之后,就没有出现在史书上,这个骄傲的民族就好像消失了一样。
匈奴在历史上记载不多,确实浓墨重彩,十分神秘。
在匈奴远遁的仓皇逃跑过程中,留下了不少器物,这对考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最直接的就是推演匈奴人在经济、信仰,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状况。
其次,匈奴器物在研究文化交流领域也有重要意义。从匈奴时期留下的器物中,我们也可以追溯彼时匈奴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与西方文化的渗透。
再者,内蒙古地区是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匈奴又是多民族融合的游牧民族,人口流动量大,流动强。
所以说匈奴器物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草原丝绸之路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而在匈奴器物中,金银器占比很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汉时期的匈奴金器很神秘。
一方面,这些金银器大多有强烈的游牧民族特色,器皿上的图腾散发着强烈的草原野性,例如常见的两兽撕咬的图案。它们蕴含着匈奴文化、草原文化的精华。
另一方面,匈奴金器的制作工艺也极为复杂,我们可以拿另一件匈奴时期的文物佐证——匈奴王冠。匈奴王冠是内蒙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该王冠是匈奴酋长金冠,冠顶是一只鹰形饰物,其主要材料是黄金和绿松石,傲立的鹰做展翅状,栩栩如生。
它下方是一个半球形的穹顶,上面雕有细致的动物浮雕图样,动物神态刻画细腻,比例夸张,既具有写实性,又有抽象的部分。
整个王冠展现了雄鹰傲然俯瞰草原群兽的场景。
制作工艺复杂,囊括了锤子、镌镂、抽丝、镶嵌等工艺。匈奴金器的制作工艺可见一斑。
如此跨越千年历史的珍贵文物却被熔炼成普通纯金,专家也是心痛万分。
老人听到价值几个亿的金器因为自己被毁于一旦也倍感可惜,奈何木已成舟。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老人摧毁文物已成事实,是否触犯了大陆文物保护法呢?
在案例中,老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捡到文物,且地点在郊区垃圾场附近。
他并没有以牟利为目的刻意倒卖文物,加之他熔炼了金器,明显不属于倒卖文物。
老人也并非知道是文物后故意毁坏,文物未经专业认定,还不是国家或省级的保护文物,所以不满足过失毁坏文物罪的条件。
(三)文物保护路漫漫
在80年代,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很弱,政府还未采取相关措施。文物未上交国家、被私自倒卖的案例也是层出不穷。
我们前文提到的匈奴王冠就是民众挖掘出来的,被倒卖后由国家追回珍藏于博物馆。同样这件文物的发现也是在内蒙古地区。
那时1972年的一个冬天,杭锦旗的一位老人去到家附近的沙窝子意图挖龙骨,也就是古活化石。
偶然间,发现了大批金器,他叫来村里的同伴一起挖宝,并瓜分了金器拿到当地银行卖。
那时候也是由于文物保护意识薄弱,银行不仅不制止,还鼓励村民挖掘,并将器物上的玉石等装饰敲下来以提高金器的纯度。
好在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有文物保护的觉悟,将这批金器的情况上报给当地教育局,教育局又转达给文化局。
最终,文化局追回了这批金器,有200余件,文物工作人员展开实地勘测后发现了匈奴墓葬。这次发现对匈奴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匈奴王冠直观地为我们呈现了匈奴的精美工艺,再现了自然野性的游牧文化氛围,体现他们崇尚强者的信仰……
文物对于历史研究的意义不容置疑,它们是历史的载体,承载着穿越时空的信息。
考古学家的研究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揭开原本湮没的历史传奇,这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意义。遗憾的是,部分人仍然欠缺文物保护意识和自觉。
尽管有关部门对文物保护的措施越来越严苛,还是依然存在不正当的文物获取和交易。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需要我们每个人有以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而这种意识树立和自觉的形成,光靠政府的努力是很难实现的。
这也需要我们去思考,文物保护的意义何在。
(四)历史壮阔 缺一不可
中华文明不曾中断,五千年历史文明得以传承至今多么难能可贵。文化的连续依赖于信息的延续。而文物就是信息的承载。
历史漫漫,湮没了多少真相,多少传说。生命会在时间里消散,真相会在历史里沉默。但是,历史留下的物件会带着那段历史等我们发现,等谜底揭开。
通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个阶段的社会变革,窥见从前的瑰丽文化,推演历史的更替。
文物保护可以补充历史的细节,完善历史的脉络。我们的工艺生产、文化发展等方方面面,都是基于这样的传承。
可能有人会说,个别文物的藏匿或倒卖,根本不至影响整个文化、文明的传承,但其实不然。华夏五千年文明,少了一丝一毫,都不会是现在的文明!
每一块历史碎片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中华历史波澜壮阔,缺一不可。
文物保护的意义,简单来说,可以识别、提取信息,并加以保存,在探索中不断延续它的生命。
只要研究不止,文物的文化价值就永远没有上限。长远来说,文物保护服务于现在和未来的人。
它承担着信息传递、历史延续的使命,蕴藏着无限的文化价值。文物向我们呈现、解释历史的信息,补充丰富历史细节,最终服务于公众,服务于整个人类文明。
拾荒老人的经历也许是个人的幸运,但三个亿就这样付之东流,千年文物毁于一旦,手里的一万二就显得有些讽刺。
老人的故事也给后世以警示:捡到疑似文物时,一定上交给有关部门,让文物在博物馆或研究室里“活”起来,赋予其新生。
当然更不能参与文物挖掘、倒卖或损毁,知法犯法。
文化的活化石应该闪耀在历史银河里,成就文明的星海,而不该陨落在阴暗的角落在,见不得光的世俗交易里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