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灭的星火——穿衣问题干系基本生存和人的精神(其二)

作者:滕大明北辰

我们描述古时的小农经济都会用到“男耕女织”这个词,耕织就是为了解决温饱,我们甚至把穿衣这种基本的需求升华为美好的想象,所有世间的男子最想迎娶的就是“织女”。当然,没有天上的“织女”来眷顾共产党领导的“穷苦人的队伍”。共产党人既是革命者也是劳动者,他们的双手就是“金梭银梭”,“丰衣足食”靠得当然是“自己动手”。

——是以接续上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a7054770823432929822/

初到陕北的红军部队大抵都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形象,但是很快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军队就在陕北稳住了阵脚,长征胜利,革命转危为安。

斯诺妻子笔下红军战士的穿着:自豪的、干净的

抗战初期,国共合作刚刚建立,边区对外贸易相对畅通,党政军部门所需的工业用品主要从西安等地采购。海伦·福斯特·斯诺是埃德加·斯诺的前妻,她于1937年4月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进入陕甘宁边区采访,此时红军三大主力均已到达陕北。5月27日,她在采访录中写到,她拍到一个红军战士穿着米老鼠裤,这些裤子来自西安,卡其布料,许多红军都穿,她亲眼看到有红军战士购买这种裤子。“红军士兵都喜欢打扮,很自豪,也很干净卫生,他们穿着自己做的鞋”。(海伦·福斯特·斯诺《延安采访录》P268)

封锁让困难再次来袭

但随着庞大的党政军机构和各类学校的建立,非生产人口的不断增多,财政经济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布匹就显得更加不足。边区各类人员一年所需布匹约25万匹,边区的生产力只有11000匹,有近24万匹的缺口。所以恢复和发展边区传统手工业成为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1939年开始,国民党对边区进行经济封锁,布匹越来越少,价格飞涨。毛泽东曾说,这一时期“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穿衣盖被的困难再次降临,边区政府开始认真发展纺织业。党提出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布匹自给成为尤为重要的部分。毛泽东在1942年12月发表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一文的第四章,辟出专门一节论述纺织业的发展。他指出,依靠公营工业、民间妇女织布和民间合作社三方面协力就能解决问题。

陕甘宁边区一半以上百姓不懂纺织,最初边区从棉布到针线都依靠外援,虽然后来边区的纺织业有所发展,但仍面临很大困难。为解决边区人民群众“穿”的问题,中共中央号召干部群众纺线。《边区生产自给委员会制定纺纱劳动规则》规定:

一、所有边府各部门一切人员均需参加纺毛劳动,但以不妨碍行政工作、学习为原则。

二、凡五十岁以下十三岁以上的智力劳动人员不分男女均须参加全生产(即每日纺纱一两)。

三、凡体力劳动的人员(如伙夫、马夫、理发员),均须参加半生产(即每日纺纱半两)

……

九、……所纺之纱应注意学习纺好,重质不重量……

十、各人员所纺之纱在规定数额内者,按其质量择优给奖,超过数额多纺者照建设厅工业处纺毛暂行办法第二条发给工资……(《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3-工业交通》P544)

不灭的星火——穿衣问题干系基本生存和人的精神(其二)

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周恩来和任弼时不顾工作繁忙,坚持在空闲时间积极纺线。

周恩来当时虽然右手有伤,但仍然坚持带头学习纺线,一边摇着第三五九旅王震旅长从南泥湾送来的纺车,一边劳动,一边积极不倦地向纺线技术好的同志学习,不断钻研纺线技术:从卷棉条的松紧、润棉条的湿度、装锭的高低和松紧,直到摇车抽线的协调、接头等技术,他都一步步系统地进行实践和钻研。他不但短时间内熟练地掌握了纺线的整套技巧,还和任弼时一起领导大家总结经验、提高效率,使全体纺线同志的出品数量与质量都有所提高。之后,周恩来和任弼时还专门召集一些纺线能手,共同研究技术改革。他们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在车轮和锭子之间安装一个加速轮,经过精心钻研和反复试验,加快了锭子的旋转速度,纺线的效率提高了一倍。

为激励大家的纺线热情,不久在枣园举行了纺线比赛大会。竞赛评比委员会按照每个人纺线的数量和质量,将其评为“英雄”“突击手”和“能手”三等。周恩来和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英雄,虽然他们一再表示他们纺的线数量和质量都不够纺线英雄的标准,建议他们不参加评比,但全体同志坚持按规定办事,把他们评为纺线英雄,并把他们纺的头等细线送交边区政府,在边区农工业生产成绩展览会上展出。在民间妇女织布、“我们困难真是大极了,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年5月2日第6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