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22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园长妈妈”贺沛芬:希望家长抱着“陪蜗牛散步”的心态 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作者:安徽网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双减”是目前教育界的最热门的话题。在省人大代表贺沛芬看来,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减轻家长校外培训负担成为势在必行的“减法”,这不仅是教育行为的重大变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生态、质量评价的重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幼儿园教育该如何应对?从事幼儿教育三十余年的贺沛芬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她希望,家长能够更新育儿观念,抱着“陪蜗牛散步”的心态,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关键词:谈“幼教”

“对孩子要动真心、用真情”

“我经常给老师们说,如果孩子称你为’我的老师’而不是’我们班老师’,那么你就成功了。”一提到孩子,贺沛芬的眼中便充满了光。在她看来,能赢得孩子们的信任是做幼儿教师最大的幸福。

三十多年前,刚毕业的贺沛芬在合肥开启了自己的幼教生涯。冬天的早晨,她早早来到学校灌好热水袋,然后包上几层毛巾,让刚到校的小朋友捂捂小手再开始活动。孩子们午睡时,她会把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子拿到操场上晒一晒。“你爱孩子孩子同样也会爱你,他们的爱是最纯洁的。”贺沛芬说,听到孩子们喊她园长妈妈,是她最幸福的时刻。

回想起三十余年的幼儿教育、管理生涯,她颇为感慨。“现在教学理念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不停创新,但我觉得作为幼儿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始终不变,那就是对孩子的真心和真情。”贺沛芬说。

2022安徽两会|省人大代表、“园长妈妈”贺沛芬:希望家长抱着“陪蜗牛散步”的心态 陪着孩子慢慢长大

关键词:谈“双减”

幼儿园存在“重教轻保”现象

“双减”政策明确规定: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等。

贺沛芬认为,“双减”政策出台后,教育生态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幼儿教育应该如何应对?在她看来,幼儿园的减负不同于中小学的减负,不存在作业、考试、排名、升学率等问题,但不排除低效管理,无效教学,教学小学化倾向,大班额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重教轻保,教师和家长教育观念和行为滞后等问题。

她直言,一些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留住生源,“被迫”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开设了思维班、幼小衔接班等,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随着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下移愈演愈烈,严重背离了幼儿教育规律。

关键词:谈建议

进一步细化幼儿园室内外玩具配备标准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玩具是幼儿的天使、幼儿天性热爱游戏。幼儿游戏都需要借助玩教具才能得以开展。”贺沛芬建议,进一步细化幼儿园室内外玩具配备标准。因为幼儿园配备足够且适宜的玩教具,才能保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避免小学化的倾向。

“建议强化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管责任。”贺沛芬建议完善民办幼儿园管理体制与指导机制,定期对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进行现场检查与评估,督促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杜绝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技能训练。

科学做好“幼小”和“小幼”双向衔接

贺沛芬说,“幼小”和 “小幼”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将“幼小”衔接工作贯穿幼儿在园三年的生活、学习中,坚持“小幼”衔接“零起点”教学。她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大督查监管力度,尽早出台“幼小”“小幼”衔接工作实施方案,帮助幼儿顺利实现“幼小”“小幼”衔接的自然过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当前“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贺沛芬认为,从家长角度来说,正确认识“双减”政策、更新育儿观念、密切家园联系是关键。这既是对家长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空间。建议相关部门尽早出台学龄前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定期开展行政、督导、师训、教研综合研判会,建立推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机制。

“只有家庭、幼儿园和相关部门劲往一处使,共同担负起这份责任,才能使’双减’政策卓有成效;才能使孩子们在学习中拥抱快乐,在快乐中收获全面。”贺沛芬说,见长要对孩子多一些玩的时间,少一些学习的压力,让孩子在学前教育阶段快乐成长,抱着“陪蜗牛散步”的心态陪着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相信家长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孙怡然 梅辰 刘伟龙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余康生 江振焕 徐琪琪

编辑 陶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