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舆论和小说的偏见不说,三国时的曹操确实称得上是个枭雄。当时的汉朝已然到了最后的弥留之际,要被有才能的人取而代之是必然的,这样看来,三方势力中,最适合坐那个位置的,还是曹操。曹操有多优秀?光是从他的诗歌中,就能看出他既有才华,又有野心。而且他的儿子们都很优秀,曹操当然比他们更高出一大截。

即使三国之争最后的结果是曹魏胜利,曹操也没有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当了曹魏的第一个皇帝,为什么呢?其实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如果他称帝了,后世会说是权臣谋反篡位,但儿子当皇帝就不一样了,是接受了献帝的“禅让”,心安理得。我们都知道曹魏政权最后还是落到了司马家手里,其实很久之前曹操就因为一个梦对司马懿有所提防了,司马家最后的结局也让人不得不感叹。
三国的时候,除了周瑜和孔明,还有一个很有谋略的人,就是司马懿,被人称为冢虎,可见他的智谋也是十分罕见的。可就是如此有谋略的司马懿,却没有得到重用,甚至几次被下放,这都源于曹操的一个梦。当时蜀汉有孔明,东吴有周瑜,按理说曹操怎么也得抓住一个谋士留在身边,到底是什么样的梦让他对司马懿不看重,甚至有些忌惮呢?
据说有一次行军途中,半夜休息的时候曹操梦到了“三马食槽”,不甚理解的他就找人解梦,解梦之人就告诉他,这预示着将来司马家的三人会夺去曹家打下来的天下。曹操听后,深信不疑,从那时候开始就有意疏远司马懿,并且告诉儿子以后也不能重用他。但这结局如果是注定的,那么曹丕必然是不会听父亲的话的,不只没有疏远,还重用了司马懿。
最后的结局我们也知道了,司马家确实夺取了曹魏的政权,登基为帝。但既然他的天下是掠夺来的,冥冥中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不会完美。当时三国争霸的时候,北方还有一支胡人的军队,曹操为了专注于中原战场,就让胡人南迁定居,其中的一些还被封王。可后来天下是司马家的了,北边的胡人就不干了,于是举兵南下,攻打中原。
当时的胡人本就不满足于屈居北方,没想到给他们封王的人也不在了,就想干脆自己入主中原,于是没几年,司马家的天下就被覆灭了。司马懿万万没想到,让自己灭国的,是曹操当年留下来的祸患,这也算是因果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