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作者:中华儿女人物观察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专题·爱国爱港 青春担当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陈晰

编辑|王碧清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梁毓伟在2019年度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启动礼上致辞

梁毓伟是一位青年企业家。出生在香港,发展在东莞,他选择将事业扎根内地,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发挥新一代企业家创新精神,为家族的传统产业开辟新道路。

在企业之外,他还有一份深深热爱的事业,就是为青年“代言”。作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梁毓伟一直以来热衷于青年工作,身体力行通过不同方式让香港青年了解国家发展,宣传及协助落实中央各项政策,推动两地青年交流。

2021年12月20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选举结果揭晓,梁毓伟当选新一届选举委员会界别立法会议员,这也是立法会第一次有青年界别的代表。

谈及当选感受,激动之余,梁毓伟感到“责任重大”。“这一次选举是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我们要对外界传达一个强烈信息,就是我们香港特色民主制度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我感到自己任务很重,既有做好这份工作的责任,也有讲好香港故事、中国故事的责任。”

受到内心召唤,回国发展

梁毓伟的父亲梁麟是东莞人,年少时赴港打拼,创建龙昌玩具有限公司。经过辛勤耕耘,公司发展为行业领军者,1997年在香港上市,成为玩具行业为数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

梁麟先生在事业有成后回馈家乡,1980年在东莞开办第一家来料加工工厂,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来东莞投资建厂的港商之一。后来公司总部也搬到常平镇,龙昌玩具在东莞获得长足发展。历经50余年开拓,龙昌集团由单一的玩具生产,延伸到智能、教育、电子数码等多个领域,产品出口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梁麟常常跟几个孩子讲述家族的历史,讲述家乡的故事。“父亲常对我们说,要知道自己从哪来,根在哪里,以祖国为荣,明白没有祖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现在的繁荣和发展。”梁毓伟回忆,他从小经常跟着父亲往返于香港和东莞之间,童年的很多快乐记忆都是属于东莞的。在爷爷奶奶家的鱼塘里摸鱼,田野里玩泥巴,过春节时放鞭炮……对于梁毓伟来说,香港是家,东莞也是家。他常常跟别人介绍自己:我是东莞人,出生在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2021年8月,梁毓伟(左一)随青联议政领袖培训班探访唐楼住户

梁毓伟兄弟三个,他排行老二。父亲对三个儿子严格要求,从小教育他们要认真、勤俭 ,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立的精神。“父亲经常对我们说,一个人要不断地尝试新的东西,不断从过去中学习,如果你停止尝试,停止学习,那就是你人生的天花板。”在这样的教育下,梁毓伟从小就敢于挑战,渴望尝试新的环境和领域。小学毕业后,他只身一人到英国读书。谈到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的困难,梁毓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带过:“我不是第一个12岁出国读书的人。既然其他人可以,我为什么不行呢?”

留学期间,梁毓伟要照顾同样在英国读书的堂弟堂妹的学习生活。真诚、热心与乐于服务的性格让他交了很多朋友,学校的中国留学生大多和他很熟悉。每到周末或是节日,梁毓伟都会去超市采购一番,忙上半天,做出一桌丰盛可口的菜肴,让大家一起聚一聚,热闹一下。

读大学时,梁毓伟学国际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英国一家咨询管理公司工作。

2009年3月,还在英国的梁毓伟得知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面向香港工商业人士的国情班,便报名参加学习。短短十天学习,让他收获很大,对历史、国情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虽然从小对内地并不陌生,也有很多内地的朋友,但是对于国家的发展、香港的发展和大的国际背景,没有这么深入地接触过。”在学习中,他的内心受到触动,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

“近代以来,中国一直备受侵略和打压,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非常不容易。作为中国香港的青年 ,我能做点什么,来提升我们国家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当时梁毓伟感到自己内心受到一种召唤,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中华儿女,必须回来参与国家发展事业,“不能再拖下去了”。学习结束后,梁毓伟果断辞去英国的工作,选择回国发展。将事业扎根东莞,梁毓伟感受到东莞出色的营商环境和对港商的大力扶持。“东莞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齐全,在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工业设计上都处于领先水平。” 在梁毓伟看来,东莞制造业为龙昌集团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得企业能够打造多元产品格局、提升科技创新研发内力。

在传统业务之外,梁毓伟力推企业转型升级。在他主导下,公司潜心研发的“教育机器人”成为中国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的开拓者,为国内超过2000所学校提供机器人教育整体方案。谈及自己的构想,梁毓伟说,在科技驱动下,现在社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对年轻人的发展来说,比起掌握知识、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一些“软技能”,比如适应科技发展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这都需要从小培养。公司近年来与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合作,在香港和内地不同城市举办多场机器人比赛、创新大赛等。“不是要让所有孩子都做机器人专家,而是希望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成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推动惠港青年措施落地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梁毓伟有机会参加一些青年活动,并担任相应社会职务。第一个加入的内地青年组织是东莞市青联。为了更好地推动莞港两地青年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在经贸、科技、创业及文化等领域合作,梁毓伟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大力支持下,创办莞港青年交流促进会,积极推动香港高校生在莞实习计划。梁毓伟连续多年担任大型联席实习活动“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召集人,从2015年第一届活动到现在,已累计带领数千名香港青年到东莞及粤港澳大湾区各内地城市实习,让他们看到了祖国的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2021年10月,12355大湾区青年服务台开通

2015年,梁毓伟当选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2020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此外,他还担任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梁毓伟说,在青联这个组织,自己找到很大的归属感。“青联委员来自全国各地,是各行各业优秀代表,大家在一起碰撞,会迸发新的火花,产生很多新的想法,让我收获很大。”

为促进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根据中央统一安排,2021年9月,全国青联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惠港青年八条措施。梁毓伟介绍,惠港青年八条包括为香港青年提供实习机会、赴内地交流机会和就业机会,推出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在多项全国性青年科创赛事中优化拓宽香港赛道等,措施力求破除藩篱,打通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最后一公里”。

“其中很多优惠政策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给到香港,比如为港澳大学生开放申请中国电信奖学金渠道等,给了香港年轻人很多机会,去发现自己,融入大湾区发展”。梁毓伟说,“我以前不知道原来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等奖项,香港青年也可以参与,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他表示,香港青年联会下一步仍将广泛联系合作单位,继续推动惠港青年措施落地。

两地青年交流,最重要的是交心

梁毓伟还记得,自己16岁第一次参加内地和香港青年交流活动,坐着绿皮车经过井冈山、北京、秦皇岛……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友谊。“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当地的青年接待,陪着我们一起走”,梁毓伟说,每一次交流活动,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往往不是看了什么景点、什么建筑,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从参加青年交流活动,到组织青年交流团,再到帮香港特区政府设计青年交流、实习、创业等项目,梁毓伟的身份在发生转变,为青年服务的初心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清晰和坚定。

在组织主办的很多活动中,让梁毓伟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组织的一次贵州支教体验团。150名来自香港各个学校的高中生来到贵州,进行为期六天的支教活动。他们为当地孩子讲授英语课、科学体验课、艺术课、体育课……还自己设计互动环节,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短短几天时间,支教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感情。分别的时候,大家都很都舍不得。“小朋友们追着我们的大巴车跑,几乎每一个同学都流下了眼泪。”这一幕让梁毓伟至今难忘。

对支教团成员来说,这次活动虽然安排单一,没有到很多地方去观光,但是大家收获却很丰富,和内地小朋友建立了友谊,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很多同学说,通过支教也明白了做老师的付出,更加感恩自己的老师。有的同学表示,回去之后要参与到青年交流团的服务中,让自己的学弟学妹也来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这证明了我们的交流活动,除了要到各地区看一看,了解国家的发展之外,还要有人民之间的相处,有真正的交心。正如习主席所说的,‘要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2019年国庆期间,梁毓伟所在的香港各界青年活动委员会组织了来自香港多个团体的90多名青少年前往北京,与国旗护卫队战士、各界青年榜样等共同开展“国旗下话成长”交流活动。在梁毓伟看来,交流工作要用香港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推进,他们才会对活动真正认可,比如以体育比赛、舞蹈、电竞等年轻人共同的爱好为载体,进行社交拓展。2019,梁毓伟组织的粤港澳大湾区篮球赛在东莞开打,5所香港学校80名学生与内地篮球青年“以球会友”。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2021年9月16日,梁毓伟(左一)参加中央惠港青年措施宣讲会,与青年对话

“接下来,我们的活动设计要多一些深度交融的元素,把交流团主题化做得更好,把深度交心的工作做得更扎实,这是未来我们做青年交流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梁毓伟认为,两地青年虽然成长环境不一样,但是可以互补,发挥香港立足国际的背景和内地青年具备的深厚中华文化底蕴,有非常大合作空间。“要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带给我们的思维方式,很期待大家在未来擦出更多新的火花,共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希望推动出台香港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这次参选过程中,梁毓伟说,香港青年最关心的也是一些很普遍的民生问题,比如房屋问题。“大家都很关注香港高房价给年轻人带来的困难,无论组建家庭还是创业,基础是要解决房屋问题,这是给青年的定心丸。其实我跟很多青年聊的时候,他们不一定是要购房,而是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住所。所以降低房价是解决一半的问题,另外一半是提高房屋的供应渠道,比如保障性公营房屋等,需要双管齐下。”

青年的职业规划和多元发展,也是梁毓伟非常关注的问题。在他看来,香港的传统行业如服务业、金融业,就业机会是有限的。如何创造更多不同的产业,配合青年个人发展兴趣,比如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来为青年创造多元出路?

对此,梁毓伟很有信心,他介绍,国家在支持香港四个“传统中心”即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商贸中心,以及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之外,又为香港规划了四个“新中心”定位,即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发展需要人才。配合国家赋予香港的新定位和发展方向,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做好规划,做出深度、实际的配合,比如我们的教育机构进行相应的课程规划等。”

另外,梁毓伟认为,要帮助香港青年树立大局观,建立更开阔的思维和眼界,鼓励他们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参与大湾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机遇。同时作为青年工作者、立法会议员,自己要积极推动,从政府层面来为他们提供一些保障,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梁毓伟解释,比如香港青年到内地发展,需要快速融入当地生活。如果设立专门机构帮他们指路,怎么办居住证,生病了如何就医等,就可以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为了加强人才互通,内地和香港的学历、职称、工作经历等互认,也很重要。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梁毓伟(右二)参加青年生涯规划活动

除了香港青年住房和职业规划等问题,梁毓伟说,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推动出台香港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现在香港的青年工作还是停留在个别的活动、项目中,分散、不成系统。非常有必要配合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推出一个长远的、视野比较高的青年发展政策,这样才有利于香港青年的成长。”梁毓伟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涉及很多部门,但是自己将不遗余力,希望在任期内能够推动实现这项工作。

服务青年发展,传递青年心声

谈及此次参选感受,梁毓伟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变化”。“完善选举制度之后,落实‘爱国者治港’方针,立法会成为一个更加务实的议会,少了争吵,多 了干实事的人。立法会选举具有广泛代表性、政治包容性和均衡参与性,大家从符合香港发展利益、国家发展利益的出发点参政议政,风气一定会更好,效率会更高。”

梁毓伟介绍,选举委员会之前没有青年代表席位。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选举委员会由四个界别扩大至五个界别,加入的新界别“有关全国性团体香港成员”,当中就包括全国青联港区特邀委员。这一次当选,有机会为青年发声,梁毓伟表示自己要善用这四年任期做更多事情。

“服务青年发展,传递青年心声”,这是梁毓伟在参选中提出的口号,也是他未来四年的工作方向。为了更高效地履职,梁毓伟决定在未来四年任期内,放下企业工作,全职担任立法会议员。他表示,自己将更大力度接触香港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青年群体,希望可以作为立法会与青年之间的桥梁。梁毓伟承诺,在这一届任期内计划举办400场青年见面会,就香港青年关心的议题,倾听各个阶层青年意见,帮他们了解香港发展政策,推动青年投身香港发展。

对于如何更好地联系青年,梁毓伟谈起自己的思考:“我们要跟青年讲国情、国策,讲国家发展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配合他们的所长和兴趣所在,了解每一个青年人希望发展的领域。我们做青年工作既要定一个大的方向,也要走进服务的青年群体之中,去了解他们的意愿,这样两方面结合,才能做好工作。”

目前,梁毓伟的议员办公室正在筹备中。他表示,希望组建一支对青年工作有经验、有专业能力和热情的年轻团队,大家一起努力。

2021年10月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发表2021年施政报告。其中提到要研究成立青年政策局,这将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以青年冠名的政策局。梁毓伟说,希望能够尽快推动青年政策局的成立,热切期待施政报告中有关青年措施能尽快发挥效用,通过更有效的渠道,聆听不同背景青年的心声,了解青年对学业、事业、房屋、向上流动、发展潜能等不同范畴的需求,真正做到与青年同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七届立法会议员梁毓伟:帮助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找到自己机遇

2021年8月28日,梁毓伟(左)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青年有话说-2021年施政报告咨询会上

在梁毓伟看来,做青年工作并不是很短时间内就能立竿见影见到成效,而是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和改变,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份长远事业。站在新起点,梁毓伟感到使命在肩。引导香港青少年爱国爱港,在内心深处与祖国紧密相连;凝聚青年人投身香港建设和国家发展,在融入国家发展中成就精彩人生;在与祖国不同城市交往中、在国际交流中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以及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保障下香港的新故事……当初召唤他“为国家发展尽一份力”的初心,仍将指引他在未来砥砺前行,履职尽责,不负使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