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37岁主政湖北省,后官至副国级,大力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6岁

引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人类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电站的同时,也使得困扰长江中下游多年的洪涝灾害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无论在其社会、政治、经济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峡工程早在孙中山时期就有过设想,在民国时期,美国国土部门的总工程师更是亲自到三峡地区勘察,制定了著名的“萨凡奇计划“。新中国成立后,三峡工程也成为大陆建设工程之中的重中之重,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其重要推动者王任重。

他37岁主政湖北省,后官至副国级,大力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6岁

01

1917年1月,王任重出生于河北省景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人对他的学习十分重视,到了上学的年纪,王任重就被送到县里的小学学习,因为优秀的学习成绩,王任重进入了县里的师范学校就读,家里原本打算让王任重毕业之后就留在学校里担任教师。但王任重并不打算这样平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在他15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参加当地的各种青年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任重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开始进入中央党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学习,因其在学习期间的优良表现,在结束为期一年的学习后,王任重在陕北地区的公学担任了教员的职务。他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写下来,编成教案,通过上课演讲的形式在各个学校见教授,在广大学生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他37岁主政湖北省,后官至副国级,大力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6岁

02

解放战争期间,王任重接到上级中央的命令,前往河北南部地区主持工作,在当地组织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使广大普通农民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成为土地真正的主人。通过王任重等人的努力,河北地区的广大农民都极大地支持着人民解放军的前线作战,村民中许多青年都报名参军,加入了解放军的队伍之中。

新中国成立前夕,王任重被派往湖北主持工作,担任湖北省委常委等职务。他在深入了解湖北地区的基层情况后,一改常态,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变得严肃低沉起来,身边的人询问他什么事情使他这么凝重,原来是湖北地区虽然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也适宜粮食农作物的种植,长江在带来充沛灌溉的同时,也常年带来洪涝灾害,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到了每年汛期都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在对中央的报告上,王任重提出了加速三峡工程的推进工作,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他37岁主政湖北省,后官至副国级,大力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6岁

03

为了全力支持三峡工程的建设,王任重在项目进行前期经常前往工程建设所在地,调研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询问他们所遇到的一切难题,只要是自己能解决的就会尽力去做,严格贯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峡工程除了工程建设上属于世界难题,在人员迁移上也面临着重重困难,许多需要搬迁的居民由于世代都居住在这里,很不情愿搬离自己的家乡,王任重为了消除人民心中的疑虑,来到人民群众当中来,向他们介绍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以及三峡工程建成后所带来的一系列福祉,让他们坚信国家的领导。在三峡工程这项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水利工程中,王任重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由于长期辛劳工作,王任重的身体情况不断下降,时任副国级职位的王任重在一次重要会议前突然病重入院治疗,在他出院后又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37岁主政湖北省,后官至副国级,大力推动三峡工程,享年76岁

结语:1992年3月16日,王任重同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始终牢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受毛主席、周总理的信任,在他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家人,葬礼等一切从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