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37歲主政湖北省,後官至副國級,大力推動三峽工程,享年76歲

引言: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人類史上的一項偉大工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水電站的同時,也使得困擾長江中下遊多年的洪澇災害得到了有效的解決,無論在其社會、政治、經濟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峽工程早在孫中山時期就有過設想,在民國時期,美國國土部門的總工程師更是親自到三峽地區勘察,制定了著名的“薩凡奇計劃“。新中國成立後,三峽工程也成為大陸建設工程之中的重中之重,三峽工程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其重要推動者王任重。

他37歲主政湖北省,後官至副國級,大力推動三峽工程,享年76歲

01

1917年1月,王任重出生于河北省景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裡人對他的學習十分重視,到了上學的年紀,王任重就被送到縣裡的國小學習,因為優秀的學習成績,王任重進入了縣裡的師範學校就讀,家裡原本打算讓王任重畢業之後就留在學校裡擔任教師。但王任重并不打算這樣平凡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在他15歲的時候,就加入了共産主義青年團,開始參加當地的各種青年運動。

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王任重來到革命聖地延安,開始進入中央黨校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系統性學習,因其在學習期間的優良表現,在結束為期一年的學習後,王任重在陝北地區的公學擔任了教員的職務。他将自己對于馬克思主義的了解寫下來,編成教案,通過上課演講的形式在各個學校見教授,在廣大學生之中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他37歲主政湖北省,後官至副國級,大力推動三峽工程,享年76歲

02

解放戰争期間,王任重接到上級中央的指令,前往河北南部地區主持工作,在當地組織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使廣大普通農民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土地,成為土地真正的主人。通過王任重等人的努力,河北地區的廣大農民都極大地支援着人民解放軍的前線作戰,村民中許多青年都報名參軍,加入了解放軍的隊伍之中。

新中國成立前夕,王任重被派往湖北主持工作,擔任湖北省委常委等職務。他在深入了解湖北地區的基層情況後,一改常态,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笑容,變得嚴肅低沉起來,身邊的人詢問他什麼事情使他這麼凝重,原來是湖北地區雖然有着良好的生态環境,也适宜糧食農作物的種植,長江在帶來充沛灌溉的同時,也常年帶來洪澇災害,使得人民的生命财産到了每年汛期都會遭受一定的損失。在對中央的報告上,王任重提出了加速三峽工程的推進工作,得到了毛主席、周總理等國家上司人的重視。

他37歲主政湖北省,後官至副國級,大力推動三峽工程,享年76歲

03

為了全力支援三峽工程的建設,王任重在項目進行前期經常前往工程建設所在地,調研當地群眾的生活情況,詢問他們所遇到的一切難題,隻要是自己能解決的就會盡力去做,嚴格貫徹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三峽工程除了工程建設上屬于世界難題,在人員遷移上也面臨着重重困難,許多需要搬遷的居民由于世代都居住在這裡,很不情願搬離自己的家鄉,王任重為了消除人民心中的疑慮,來到人民群衆當中來,向他們介紹解讀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及三峽工程建成後所帶來的一系列福祉,讓他們堅信國家的上司。在三峽工程這項世界範圍内最大的水利工程中,王任重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由于長期辛勞工作,王任重的身體情況不斷下降,時任副國級職位的王任重在一次重要會議前突然病重入院治療,在他出院後又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37歲主政湖北省,後官至副國級,大力推動三峽工程,享年76歲

結語:1992年3月16日,王任重同志在北京因病去世,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始終牢記着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深受毛主席、周總理的信任,在他臨終前囑咐自己的家人,葬禮等一切從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