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媳刘思齐不幸逝世,享年92岁。刘思齐的名字对于国民来说并不熟悉,她的一生却充满了太多的遗憾、无奈,直到遇见了和蔼可亲的毛主席、那个令她久久不能释怀的爱人,她的人生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按照原本的计划,刘思齐会和毛岸英厮守一生,可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的人生再次跌入谷底。
作为父亲的毛主席刚刚经历丧子之痛,他却在第一时间安抚好刘思齐的情绪,一步步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勇敢地拥抱美好的未来生活。后来刘思齐成功改嫁,和丈夫生育了四个孩子,为了纪念毛岸英以及毛家人对她的恩情,她便在长子的名字中留下了“英”字,每当看到这个字有关毛家的回忆便会涌上心头。

刘思齐与毛家渊源颇深,甚至可以追溯到她父辈那一代,即革命烈士刘谦初与毛主席之间的情谊。当年刘谦初和妻子张文秋早已仰慕领袖多时,在一次大会上更是有幸结识毛主席,两家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闲聊之际,刘谦初夫妇得知毛主席有两个儿子,于是便打趣道:若是我们生下的是两个姑娘,那我们可以结为亲家。没成想,这句玩笑话却在二十多年后应验,长女刘思齐嫁给了毛岸英,次女邵华则嫁给了毛岸青。
张文秋怀有身孕期间,刘谦初等党员干部被叛徒出卖,导致夫妇二人不幸落入敌人手中。彼时刘谦初担任山东省委书记,敌人迫切地想要从他口中套出山东党组织的情报,于是便动用了各种残酷的刑罚。不久后,刘谦初自知难以幸存下来,他托人将妻子解救出狱,临别前他还为女儿想好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思齐”,“齐”指的是他深爱着的齐鲁大地,可惜他的鲜血却被撒在了这片土地之上。带着丈夫的遗愿,张文秋带着年幼的女儿四处逃亡,期间遭遇了怎样的苦难我们不得而知,就是这样一个瘦弱的母亲却带着女儿顽强地活了下来,最终等到了党组织的救助。
1938年,张文秋与刘思齐辗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母女二人不愿麻烦毛主席,暂时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女儿刘思齐从小便热爱表演,她被部队领导挑中参加话剧表演,谁知精彩的演出把毛主席都吸引了过来。当毛主席得知台上的小演员是刘谦初烈士的女儿后,他的表情变得凝重,心里很不是滋味。刘谦初为了保护党组织付出了生命,他的妻女却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毛主席对自己的失职愧疚万分。演出结束后,他亲自拜访张文秋母女,郑重地向身边的战士说:“思齐是烈士的后人,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们母女二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思齐和母亲被送到了较为安全的地方,直到1946年才回到毛主席的身边,毛主席决定将她当作自己的干女儿一样对待。不久后,毛主席的两个儿子相继回国工作,刘思齐也如愿见到了母亲口中所说的有志青年毛岸英,仅仅是一眼她便对毛岸英产生了好感。毛岸英从父亲那里得知了刘思齐的悲惨遭遇,他自觉承担起一位兄长的职责,对刘思齐无微不至的照顾,同时也擦出了爱情的火花。1949年10月15日,两家人趁着开国大典的热闹氛围为毛岸英和刘思齐举办了一场极为简朴的婚礼,作为婚礼主持人的毛主席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在座的老战友们纷纷送上自己的祝福。
可惜这段婚姻没有持续太久,毛岸英便匆匆奔赴朝鲜战场,战争结束后他却没能随大部队一同归国,永远地长眠在冰冷的土地之中。痛失丈夫后刘思齐整日以泪洗面,毛主席为了能让她走出心理阴影可谓煞费苦心,先安排她到苏联深造,后又派人为她寻找合适的夫婿,最后刘思齐与一位空军教员杨茂之喜结连理。刘思齐已经改嫁,可这并不代表她会遗忘毛岸英,她为长子取的名字“杨小英”都饱含了对毛岸英的思念,时不时还会给儿女们讲述毛岸英的故事。由于当时形势严峻,刘思齐想要到朝鲜祭奠毛岸英的计划只能落空,直到1990年,毛岸英的抚恤金才被有关部门落实并送到了刘思齐的手上。
92年人生,刘思齐的前半生写满了坎坷,也让她体会到了世态炎凉。好在她遇到了毛主席这样的好“父亲”,遇到了杨茂之这样的好丈夫,她的后半生才能过得如此幸福和睦,在一片祥和之中离开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