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陆悠久的历史上,能言善辩者不计其数,其中,许多在面对他人别有用心的提问时,给出了“神回复”,引得旁观众人喝彩拍案,提问刁难者则无言以对。那么,在大陆历史上有哪些“神回复”呢?
要说“神回复”,肯定少不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时的舌灿莲花。晏子身材矮小,于是楚人引他到城外狗洞,让他进入,他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出使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入,我出使的是楚国,不应该从这儿进入。
见到楚王,楚王问他,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出使?他回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齐国派遣使臣,贤能的使臣就出使贤能的君主,我晏婴最没用,就来出使楚国了。这招虽是自黑,对楚王的讥讽却更重。
筵席间,楚王派人押解一个犯人从门口走过,然后故意问那是何人。押解的官吏回答说,是因偷盗被抓的齐国人。于是楚王问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回答:“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橘子生在淮南就是佳果,生在淮北就酸涩难吃,只是叶子相似,味道截然不同。这个犯人在齐国长大不偷盗,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因为楚国的水土让百姓染上偷盗的恶习吗?

这一连串的“神回复”让傲慢的楚王终于叹服,笑着说:“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意即,圣人是不能跟他开玩笑的,寡人自讨没趣了。
孔融自小聪慧,他让梨的典故广为人知,其实在他小时候,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他十岁时,跟随父亲来到洛阳。当时任司隶校尉的李膺很有名望,大家都想结交,但只有位高权重,有智慧的人或他的亲戚才能去府上拜访。
孔融到他家门口,对看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亲。”李膺召他进来后问:“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回答:“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我的先人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们这是世代交好的关系。李膺和他的宾客都很惊讶。
不久,太中大夫陈韪也来做客,人们把孔融的话告诉他,他十分不服,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小时候聪明,长大未必怎么样。孔融便马上回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好像是在夸他聪明,实际却是讽刺他现在不怎么样。
在史书上留下“神回复”的还有刘备帐下两位谋士,简雍和伊籍。刘备入蜀后某一年,因为干旱导致粮食珍贵,于是下令禁止酿酒,一户人家有酿酒器具的人,于是判定那人家和酿酒者同等处罚。简雍和刘备一起上街,看到有一男一女走在街上,便对刘备说:“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这两人要做苟且之事,为什么不赶紧抓住?
刘备很疑惑,问他怎么知道,他回复:“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他们有工具,和因有器具被抓的那户人家一样。刘备知道他在为那户人家辩驳,便免了原来定的罪。
还是在刘备入蜀后,伊籍被派遣出使东吴。伊籍进入大殿后向孙权先施了一礼,孙权问他:“劳事无道之君乎?”侍奉无道之君,很辛苦吧?他回复:“一拜一起,未足为劳。”只是行了一下礼,没什么辛苦的。暗讽孙权才是无道之君,以此回击。
历史上伶牙俐齿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笔者这里只是稍举几例。正是他们的铁齿铜牙,让中国汉字语言的魅力更加彰显,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史书增添了许多诙谐和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