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财说|生长激素暴利时代结束,长春高新的霸主地位悬了

作者:酒死了
记者 范嘉智

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1月19日发布广东联盟药品集采通知,在276个药品采购清单中,金赛药业、安科生物等公司的重组人生长激素被纳入集采。其中,金赛药业是长春高新子公司。

上述消息传出后,长春高新(000661.SZ)、安科生物(300009.SZ)等相关股票集体大跌,其中长春高新闪崩跌停。

涉及范围广是这一轮集采的特征之一,规模相当于半个“国采”。《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显示,参与本次药品集采报量的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江西、河南、广西、海南、贵州、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生长激素进入这一轮集采早有“风声”。2021年5月,市场有关广东开展省级联盟采购纳入生长激素的消息已经开始发酵。界面新闻注意到,这一轮集采从涉及的品种到价格降幅都超出市场预期,行业洗牌将加速。

价格体系瓦解

根据附表《276个药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共有20种不同规格和剂型中标,价格介于37.12元/支到402.48元/支不等。尽管附表并未披露中标的厂商,不过仍可以对照《276个药品联盟地区公立医疗机构报量明细表》确定。

如规格为30IU/10mg/3ml的生长激素注射液的中标价为295.08元,就是来自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金赛药业),后者是长春高新下属公司。这一规格生长激素,在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中标云南、江苏、山东等多个省份,中标价格从未低于1031元。

这意味着这款注射液降幅已经超过七成,这是触发长春高新等概念股股价下跌的直接原因。以这一轮集采为节点,以长春高新为代表的生长激素企业,多年来维护的产品价格体系宣告瓦解,其根源在于竞品逐渐加入。

长春高新市值一度突破千亿,业绩几乎完全建立在生长激素这一单品之上。2020年金赛药业营业收入58.03亿元,占长春高新收入的67.66%;归母净利润27.60亿元,占长春高新净利润高达90.58%。

生长激素是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可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适用于矮小症等疾病的治疗。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是生长激素的三种剂型,其中水针和粉针最为常见。水针则相较粉针在药物活性、稳定性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早在1998年,金赛药业首次推出了生长激素(粉针)剂型;2005年推出生长激素(水针)。直到2015年外企诺和诺德生长激素水针(水针)上市,金赛药业并未遭遇任何竞争压力。

在两款重要产品推出以后,金赛药业收入由2005年1.44亿元,发展至2020年58.03亿元,增长39倍,15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27.94%。

但今时不同往昔,随着竞品不断加入,原本的“蓝海”已经变红。

如粉针剂型在这一轮集采中,除了安科生物、金赛药业,还有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韩国LG Life Sciences共5家公司。

市场加速洗牌

这一轮集采还进一步重塑了生长激素市场的旧有格局,粉针市场占有率有望回升。《报量明细表》显示,粉针预期采购量合计57.34万剂次,水针预期采购量合计9.96万剂次,粉针采购量远超水针。

这与现有市场份额情况差异较大。Wind医药库数据显示,2019年生长激素水针占比61%,粉针占比38%,长效剂型占比仅1%。从最后的中标结果来看,粉针平均中标价较水针更低。

粉针水针采购量的变化可能对市场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以粉针产品参加集采的安科生物。根据《报量明细表》,安科生物4IU和6IU两个规格粉针预采购量分别为2613剂次和25.07万剂次。

值得注意的是,在《276个药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中,并未有安科生物6IU规格生长激素的有效申报价,疑似丢标。另一方面,金赛药业4IU规格粉针预采购量也同样高达21.98万剂次。

《276个药品的最高有效申报价》显示,4IU规格生长激素粉针最高有效报价是63.10元/剂次。

尽管尚未正式确认,金赛药业仍有望保住市场份额的领先地位。2019年样本医院生长激素市场中,金赛药业份额达75%,安科生物仅有14%。另一方面,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份额快速增长,其3.6IU和5IU规格生长激素的预采购量分别达2.54万剂次和3.50万剂次,且基本确定中标。

如果集采价格正式施行,无疑将对全国生物激素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定价向全国推广只是时间问题。生长激素概念企业,尤其是长春高新将面临巨大的收入衰退压力。

目前长春高新仍在通过增加适应症、推广定价更高的长效剂型来维持增长。金赛药业针对生长激素(水针)和生长激素(长效)开发的特发性矮小(ISS)、小于胎龄儿(SGA)等适应症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这些举措在集采大势所趋之下,难免“杯水车薪”,生长激素暴利时代结束了。

市场震动还传导至意欲布局生长激素领域的济川药业(600566.SH),1月19日其股价大跌5.72%。去年11月,济川药业宣布以最高20.16亿元引入天境生物(NASDAQ:IMAB)

拥有的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伊坦生长激素(TJ101)在中国大陆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