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18日,台外事部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斯洛文尼亚总理杨沙所谓“斯洛文尼亚正与台湾洽谈互设‘代表处’”言论。欧江安宣称,杨沙是台湾多年的“友好朋友”,他针对当前国际局势发表的“真知灼见”,台外事部门“表达高度欢迎和诚挚感谢”。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注意到斯洛文尼亚领导人公然发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支持“台独”的危险言论。我们对此深感震惊,强烈反对。
斯洛文尼亚曾经是前南斯拉夫地区独立后政治最稳定的国家,除了独立时与南斯拉夫人民军爆发过10日战争外,斯洛文尼亚维持着长时间的和平。斯洛文尼亚也在90年代属于经济发展较好的西巴尔干国家,在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当中人均GDP名列第一,其经济在较长时间内都保持着稳定增长。

斯洛文尼亚经济的最大进出口伙伴都是德国,这也是德国在1991年后扩张对中东欧经济影响的结果之一。其余的伙伴包括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克罗地亚、瑞士,中国在2020年跻身斯洛文尼亚进口国第六,约占斯洛文尼亚进口额的4.3%。斯洛文尼亚经济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欧盟的外围产业链,主要负责的是为德国提供组装和零部件。
斯洛文尼亚的工业从奥匈帝国时期就开始发展,其中汽车、金属加工、化学医药、电气设备等是较为突出的经济部门。其中汽车工业占比较大,2014年,汽车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约为10.8%,占斯洛文尼亚全部出口的12.8%。奥迪、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福特、雷诺、标致、菲亚特、雪铁龙、丰田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均使用斯洛文尼亚生产的汽车产品。汽车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奥地利、克罗地亚、匈牙利、法国、德国、意大利、墨西哥、罗马尼亚、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等。
斯洛文尼亚的经济表现尚可,但政治秩序呈现日益混乱的局面。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先后已有五届内阁未能完成任期提前倒台,政治碎片化和治理能力不足、贪污腐败是政治秩序较为混乱的主要表现。简单地说,比例代表制下的中东欧国家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碎片化现象,只是斯洛文尼亚更为明显,平均每届政府执政时间仅两年,可以想像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进行有效治理。在议会中,2018年的议会选举足足有9个政党获得席位,并且从疑欧派、极右翼、左翼无所不包,很显然不会有太多共识。
这次大放厥词的总理、来自斯洛文尼亚民主党的亚内兹·扬沙(Janez Janša)曾经先后在2004-2008年、2012-2013年、2020年至今三度担任总理,甚至在2014年被倒阁后还入狱。此公曾是共产主义者,而后逐步向右翼快速滑落,现在是一个极右翼,还被称为“斯洛文尼亚特朗普”,事实上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未出时,此公还祝贺特朗普当选总统。可见此公行为是与特朗普类似的人物。有意思的是,此人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是政治盟友,而欧尔班几乎是欧盟成员国中对华态度最积极的一个国家领导人。
此次大放厥词的扬沙可能是为了转移视线而开辟的新战场,因为就在11月,斯洛文尼亚现任政府支持率创纪录的跌到了19%,预计其他政党也正在虎视眈眈。扬沙可能会借此机会主动恶化与中国的关系,塑造一个意识形态“英雄”的身份进行政治投机。至于是否拿到了好处,我们不得而知。
对于斯洛文尼亚,中国可以打击的手段可能比立陶宛更多,也可以通过欧尔班或者德国政府间接施加一定压力。而经济上,比如德国汽车供应链上中国如果拒绝使用斯洛文尼亚产品也可以形成一定影响力。最为关键的是,扬沙的内阁很可能是任期有限的,斯洛文尼亚内部对华政策并没有共识,当然也很难有。在这种背景下,采用对立陶宛的应对会更容易有效果,因为扬沙政府的抗压能力要弱于立陶宛希莫尼特政府。
根据2015年时的调查,斯洛文尼亚社会对华态度其实较为积极。斯洛文尼亚整体对中国并不了解,甚至中欧合作的“16+1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都不熟悉,但包括年轻一代普遍对中国投资表示欢迎,并且他们认为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占比也较高。在扬沙政府时期,斯洛文尼亚社会对华态度并没有特别显著的转变,甚至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孔子学院是最早运转的一批孔子学院,并至今依然在继续运转。
因此,如果中国借助这个对抗性的机会,加深斯洛文尼亚对华了解,那么对于未来稳住中东欧国家或许会有积极意义。我们不要怕对抗,但也不要一味对抗,在对抗中寻求加深理解才是改变被扭曲的利益认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