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姜维,大汉最后一颗璀璨的烟花

作者:广东陈默然

姜维在三国演义初登场时、跟70岁的赵云打了个不分胜负,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这之前,70岁的赵云连斩韩家父子五人,这所以安排这场戏,是为了提醒众人赵云宝刀不老。

这样读者读到赵云跟姜维打的难分难解时,就会产生“哎呦呵!这姜维厉害啊!的印象。这才能在后来体现出诸葛亮收服姜维,对蜀汉具有多么大的意义。

关于姜维的为人,姜维自己身为上将军,却住着弊薄的宅院,家里没钱没妾没有声色娱乐,薪水随手花掉。可以说姜维生活上无欲无求:好学不倦,清廉简朴。

当一个人身居高位,但在生活上却极度简朴的时候,说明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事实上姜维可以说完美的继承了诸葛亮的北伐遗志,诸葛亮一生进行了五次北伐,而姜维却有十一次之多。

有些人说他倆不顾蜀地民力困乏,执意北伐是穷兵黩武的行为。

其实吧这事该怎么说?大家看三国诸葛亮北伐时,脑子里一定要有一个概念,诸葛亮北伐成功的关键是中原有变,类似于出现西晋八王之乱的那种情形。

在这之前,诸葛亮的一切北伐措施,都是为了以攻待守,以拖待变。

只要诸葛亮持续不断出兵北伐,魏国的西部边境,就得永远处于一个紧张戒备的状态,大家知道进攻永远比防守主动,这样蜀汉就能处于一个安全的位置,

他寄希望用这种方法拖到时机有利于自己变化的那天,就像后来抗战里蒋委员长一直到拖到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本宣战的那天。

可惜的是蒋委员长等到了那个形势有利于自己的日子,而诸葛亮却一直没等到。

在姜维身上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那句“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这句话光读起来就有一股悲凉之意,那这话是怎么来的?

公元263年,魏国三路大军进攻蜀国,姜维以一己之力顶住了其中两路的进攻,并且在剑阁拦住了钟会,让他动弹不得,最终逼的邓艾兵行险招,偷渡阴平,直取成都。

我估计姜维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个人逼得魏国两大名将,一个动弹不得,一个兵行险招,自己在前方苦苦支撑,而刘禅在后方,面对邓艾的三万人马,一仗没打,竟然投降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打农药,局面处于逆风,你带线,偷塔,拿人头,并且开语音鼓励队友不要放弃,但结果你的队友齐刷刷的按下了投降键。

那一刻你会觉得自己身上笼罩一种绝望感,觉得自己是不是被老天爷针对了,不然为啥会匹配这样的四个队友给你,而且别忘了玩游戏输了可以重来,现实生活里机会没了就是没了,恐怕姜维身上的绝望感要浓烈百倍和千倍。

本来局势发展到这地步,即使姜维选择投降,恐怕别人也不会苛责他,毕竟连刘禅都放弃江山了,你还在坚持啥?

但即使所有人都放弃,但姜维还没放弃,他依然在谋划蜀汉的复兴大业,他看出了钟会的野心,说服他造反,同时利用邓艾和钟会之间的矛盾,囚禁了邓艾。

很明显姜维是想利用魏军的内乱,把魏军赶出蜀地,尽管我们都知道姜维最终失败,但他临死前,还是把钟会和邓艾一起带走,让自己化成一颗最灿烂的烟花,为蜀汉殉了道。

或许是我书读的太少的缘故,当我看到这段时,我脑海中竟然一时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姜维,因为他做了跟他老师一样的事情,哪怕所有人都认为不行的时候,他们依然在逆天改命,

所以最后我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悲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