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地址簿里隐藏的风俗民情

通过街道地址与门牌编号的由来、演变与内涵,切入城市的“历史”与“现在”、风俗与民情,探索与思考身份等议题。

看地址簿里隐藏的风俗民情

《地址的故事》

作 者:(美)戴尔德丽·马斯克

译 者:徐 萍 谭新木

出 版 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青豆书坊

街道地址有什么用?这是个少有人想过的问题,即使有人思考,大多也会认为街道地址的作用是保证准确投递邮件、让人们收到包裹,或者让旅行者不会迷路。《地址的故事》告诉我们,地址在历史上扮演了更深刻、更复杂的角色:给单个房屋编上号码的做法始于18世纪的维也纳,当时哈布斯堡帝国的领导人玛丽亚·特蕾莎下令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帮助臣民在城市中能够找到方向,而是为了征税和征兵;19世纪的伦敦,约翰·斯诺博士利用该市刚创造的房屋编号查明了一次霍乱流行的来源和传播路线;作者还对印度、韩国和爱尔兰的地名进行考察,追溯这些国家创建、纪念和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街道名称的不同方式……

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力大的重要城市中走访和搜集资料,研究人们如何描述自己生活的地方,以及这种描述说明了什么。这些令人着迷的人物与历史,揭示了街道名称、房屋编号怎样与人们的身份有关。

作者简介:

戴尔德丽·马斯克:在爱尔兰国立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经常在《纽约时报》等报刊发表作品,曾在哈佛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