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作者:兵说

作者:相忘于江湖

2022年1月7日,俄军空运至哈萨克斯坦,一顿操作猛如虎。

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3架安-124、10架伊尔-76就将2500名俄罗斯空降部队及装备空投到哈萨克斯坦,包括空降战车、步战车,“虎”式装甲车。

一时间,军迷对俄罗斯“快刀斩乱麻”的行动好评如潮,热议话题有:

第一,“战斗民族”依然强悍;第二,涉及到原则性的争端,能用武力解决绝不吵吵;第三,中国空军的投送能力,如果遇到类似突发事件能否不辱使命?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回顾人民空军的空运发展史,有3次惨痛的空难,让人痛心,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和推动了安全快速投送能力的建设。

第一次空难发生在1976年7月7日,福州军区“一号首长”皮定均殉职,时年仅62岁。同机罹难的除了皮定均,还有将军长子皮国宏及11名随机人员。

皮定均将军在红军、长征和抗战时期曾3次重伤,37年军旅生涯多次“九死一生”。红军时期受徐帅指挥,全面抗战有7年在刘帅麾下,率领皮旅“中原突围”后转到陈毅、粟裕的华野。1955年授衔时,主席特批“少晋中”。

1976年是非常时期,福州方向受命开展大规模演训,但因这一年屡发大事件,演训受到干扰,皮定均心急如焚。

7月6日,福州空指接到皮定均的行程,次日从福州乘坐伊尔-14型飞漳州,然后换成米-8直升机到东山岛。当天换机时云层低于400米,但皮定均将军执意命令起飞。20分钟后,航线在11时15分永远静止在漳浦的灶山。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皮定均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惊闻皮定均一行空难的噩耗,上下一片沉痛。

罗瑞卿痛惜“像他这样的一把手很难找”,防长张爱萍上将震惊挥泪写下“东南折栋梁”,主席也给爱将送了花圈。

空难的悲剧,倒逼有关部门出台了严格执行特殊情况起飞的硬性规定。然而,15年之后的1991年6月,不可预见的悲剧还是再一次发生了。

这一次罹难的是另外一位传奇中将(1988年授予)张德福将军。6月16日这天恰逢传统的端午节。成都军区3位首长张太恒、张德福、侯书军,结束了对樟木口岸边防连的视察以后,分乘3架美国进口“黑鹰”直升机前往日喀则。

张太恒等人乘坐邢喜贵机组的第一架“黑鹰”第一个起飞,张德福等人乘坐的国逢仁机组驾驶第二架“黑鹰”紧跟着腾空而起,不幸随后发生,张德福等13人罹难。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黑鹰”UH-60通用直升机

这三位首长都是山东人,都是1988年中将。

张太恒是广饶人,出生于1931年,其他两位都是文登人,侯书军出生于1926年,张德福出生于1928年,两人的家乡山后侯家村距离英山前村,距离不到40公里。

尽管三人年龄差最大5岁,但参加八路军的时间都在1944年前后。

年龄最小的张太恒当时属于渤海军区,解放战争时期一直战斗在华野10纵28军82师244团,从通信员做起,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55年9月授大尉。

年长3岁的张德福和年长5岁的侯书军则都到了东北战场。

张德福所在的部队属于东北民主联军4纵,也就是后来四野41军。鞍海战役中,在胡奇才指挥下连下鞍山、营口、大石桥,并且在海城首创敌军起义的先河。

张德福跟随4纵参加了新开岭战役,在四保临江“钢八连”阻击战中一战成名。此战一个连战至最后2人:连长张德福和一个小炊事员,疯狂的敌人一个劲猛攻,而我军援兵迟迟未到,眼看最后一个山头阵地就要不保。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张德福中将

关键时刻,张德福灵机一动把炊事班的大铁锅滚下山去,碰到岩石发出巨大声响,居然把敌军给唬住了,以为解放军发明了新式武器,纷纷往山下撤。而张德福的战友们也很给力,后援及时赶到2人获救,也守住了阻击阵地。

1955年,张德福被授少校,1962年晋中校。

在三位山东老乡中,年龄最大的侯书军也到了白山黑水。1948年4月,调入东北航校二期转为空军飞行员。侯书军参加了抗美援朝,1953年5月30日夜击落美机一架。

侯书军创造了多项纪录:志愿空军第一次夜间战斗,米格-15第一次击落F-94全天候战机,回国后也因此升为空4师10团团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1959年晋升中校。

对越还击战时,侯书军任昆明空指主任,大名鼎鼎的林虎给他当副手,后来侯书军任福空司令。1985年百万大裁军福州军区撤销,侯书军转任成空。

1988年9月,三人同时被授予中将。1990年4月,张太恒升任成都军区“一号”。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张太恒上将

1991年的端午节空难,距离皮定均中将空难15年。

巧合的是,这次空难的罹难人数也是13人,除了张德福中将,还有已晋少将只等官宣的毛海清大校,以及机组和随行人员。

导致事故的“黑鹰”直升机是1984年以后从美国进口的,当时一共采购列装了24架,主要用于高原运输。但是中印边境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气流复杂,导致1987年、1988年和1989年事故频发,各有一架“黑鹰”坠毁。

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空难损失惨痛,后来上级派来的工作组经过详细调查,得出结论:失事的“黑鹰”是在180度转弯时遭遇下降气流,导致撞山坠毁。

事后,张太恒、侯书军被撤职。几个月后,65岁的侯书军中将退休。而年轻5岁的张太恒先经过降职后,1992年升任济南军区“一号”,1994年授上将。

1991年西藏高原“黑鹰坠落”,中将罹难,军区司令被免职

空警-200预警机

2006年6月3日,一架空警-200预警机在安徽广德农村的上空坠毁,34位顶尖的军工专家和6名试飞、通讯人员同时罹难。巧合的是,此时距离1991年又过去了15年。

预警机坠毁后,军方和当地很快进行了调查,查明坠机原因主要是除冰系统故障导致机身结冰,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预警机超载,也是建国以后最惨痛的一次空难。这次空难,加快了我军对飞机除冰的攻坚,如今这一难题已得到解决。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