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功于国的故事——记徐海东将军,主席说:“他有大功于国”》

作者:冯馨虹

作者:王萝

《大功于国的故事——记徐海东将军,主席说:“他有大功于国”》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会)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

1935年9月,在陕北豹子川召开省委扩大会议,决定徐海东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程子华改任政委。1935年9月18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苏区永平镇,与刘志丹同志率领的红二十六、二十七军胜利会师,改编为红十五军团,任军团长和陕北省委委员。

《大功于国的故事——记徐海东将军,主席说:“他有大功于国”》

1935年10月,率领红十五军团,取得了劳山、榆林桥两次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北上。

1935年10月19日,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由于历经磨难,主力红军的日子非常难过,缺吃少穿,为解燃眉之急,主席亲笔给徐海东写了封借款信:“海东同志:你好!因部队过冬吃、穿出现困难,特向你借款两千五百元。”

见到主席的亲笔信,徐海东二话没说,立刻询问还有多少军费,当得知还有7000余块银元时,立刻拿出5000块银元送给党中央,并言明是送不是借。同时复信表示,红15军团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

不久后,主席等一大批领导来到红15军团部,亲切会见了徐海东、程子华等人,表彰了红25军的远征功绩,称他们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之后,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序列。

《大功于国的故事——记徐海东将军,主席说:“他有大功于国”》

1935年11月初,党中央率领中央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毛泽东、彭德怀等同志到陕北甘泉县道佐铺红十五军团部,接见了徐海东和程子华等同志。

1935年11月下旬,红十五军团与中央红军并肩战斗,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伟大胜利,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

抗日战争期间,徐海东任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旅长,并率部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斗。此后,他一直奋战了抗日一线,直到1938年8月,病倒在华北战场上,后回延安休养。1939年9月,病体刚刚恢复的徐海东奉命离开延安,奔赴华中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总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艰苦转战在皖东一带。1940年1月,由于紧张的战斗生活,劳累过度,旧病复发,徐海东再次病倒在皖东战场上。1940年5月起,徐海东离开了心爱的部队,开始了病休静养。

到1955年首次授衔,徐海东离开部队已经15年,所以他才表示不愿参加评衔。结果,主席才亲自出面做工作,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大功于国的故事——记徐海东将军,主席说:“他有大功于国”》

因此就有了主席说:“徐海东有大功于国”,这一切表明,徐海东及其领导的红25军在中国革命危难时刻的特殊贡献,是永远会被人民和历史铭记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