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做好地球的主人,更要学会与大自然相处

作者:小四妈妈营养补充剂

“大自然环境渐渐消失,证据无所不在。这发生在我有生之年,我亲眼看到了。”

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在每个人眼里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对被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英国杰出的博物学家、探险家大卫·爱登堡来说,这一切是他走遍全球后看到的残酷现实。

做好地球的主人,更要学会与大自然相处

在大卫·爱登堡的作品《我们星球上的生命》中,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这不仅是大卫·爱登堡爵士一生的独特见证和思考,更是一部给全人类的警醒之作。

面对这个让所有人有些担忧的世界,大卫·爱登堡给出了实现可持续革命,推动重新野化世界,采取稳定人口的举措等三方面的可能,其中,重新野化世界尤其引人注目。

口感鲜美的海产品,是很多人的喜爱,但要野化大海,首先要纠正的就是目前的渔业作业,比如设置连贯的禁渔区,建立海洋保护区,让海洋生物得到充分的繁殖,同时,岩石礁和珊瑚礁、水下海山、海带丛、红树丛、浒苔场、盐沼等也不可荒废。

那这样是不是就不能捕鱼,吃不到美味的海产品了呢?当然不是,但过分索取的捕捞方式,比如大撒把的拖网模式,就需要放弃。

可能也有人会说,把野生的留下,人类在海上圈地进行养殖,这样同样可以吃吃吃,但大卫·爱登堡明确指出的是,如果把海洋生物密集的、急功近利的养殖,造成的破坏丝毫不比过度捕捞严重。

海上的处理好,接下来就是野化大地。首先一个就是要保护好森林资源,滥采滥伐必须要终止,还要保持大自然物种的多样性。

比如,肯尼亚塞伦盖蒂大草原的牧人就不会对野生动物下手,他们甚至对野兽吃掉他一部分牛羊,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样做的效果就是,草原上的野生动物数量增多,自然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再比如,黄石公园为了保持物种多样性,引进了野狼,野狼的存在虽然对很多动物构成了威胁,但却有效地保证了生态的完整。

如此说来,是不是人类要走向农村,把城市慢慢退化呢?

大卫·爱登堡认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会让人口高度密集,鼓励公共交通,设计好足够的步行和骑车的道路,统一安装中央供暖系统等,实际上会使得城市居民的碳排放量低于农村居民。

一句话,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而城市也要跟大自然接轨,而不是相反。

北京大学教授、博物文化倡导者刘华杰认为:“荒野的复杂、精致和优美,胜过任何技术建造,过去、现在和未来均如此。这是大卫·爱登堡的信念,也是我的信念。爱登堡用一生的经历见证了这颗星球的神奇,他用朴素的语言、硬核的数据和人格的魅力展示,人类因技术能力而致命地自负,危险在迅速累积;人类世诸生命的未来取决人类能否放下增长执念、重返自然之道。“野化自然”,其实是让人类超越智人物种的局限,再次解放自己的心灵。每位知识精英都要读一读这本书!”

大卫·爱登堡作为无数人的自然启蒙者,他走遍全球,用70多年的实地调查、科学数据,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翔实的全球气候、生态变化档案,具有很强的警示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