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后记(青岛怀旧又名《惟有清香似旧时》)

作者:巧克力奶奶

后记

一年前,忽有冲动,居然捉起笔来说起了旧事。说着说着,催生出无限的乐趣,乐趣之后便陡感笔力不逮,尽管许多老师不吝提携与奖掖。

许是身体缘由,通常,我是不敢晚上写作的,而大都是“偷得浮生半日闲”,如先生所言时间海绵挤得一般。写作过程竟出奇的快乐,这是先前始料未及的,像演员进入角色,自拨不能,如痴如醉。拉拉杂杂写就近二十万字,连我自己都不可思议,恍然有登山回首之感。

要结集成书了,自己不觉惶恐起来,但“无知而无畏“的理由产生出极强的勇气,于是也就心安了许多。坦率说,自己是在一种不自觉状态中写就的,没有压力和紧迫,随心所欲,顺乎自然。四十八岁,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可谓正逢盛年,这个年龄当是皇皇巨著诞生、赫赫声名远扬的年龄,其作品当然于思想和形式皆有了深度和见地。李白、苏东坡、曹雪芹、鲁迅等大师们莫不如此,有些甚至恰在此年龄悲哀的离去。然而我不是,学疏才浅愚拙得很,蹒珊学步似刚入门,先前练就的华丽装饰的本领,似乎也排不上了用场。更距杂学旁收、文采斐然、收放自如之大家境界相去甚远。

原本早些出版,几位乐助者积极索要文稿,一等便数月过去;不仅如此,完整的文稿电子版,谁想疏忽大意错送一人,那人竟鬼使神差给“格式化”抹掉了,不得已又拖多日,幸没遭遇陈独秀晚年文稿毁于一旦的悲剧。当然,我算老几?!而我的拙文又算什么?!

即将付梓出版之际,有些人不能不提及,如手足情深的家兄;如诲而不倦的刘海军、宋文京、谢颐诚、王沛东、刘涛、韩嘉川等师友;如装帧设计者段培媛;当然,更有爱的使者金翠华、胡念邦伉俪二人……我要真诚感谢他们,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拙文难以结集成册。

结集时,将九十年代初发表报刊的如《小保姆》《朋友家的猫》《俗事》等篇什也选了进来,缀补了几句,自感顿有历史沧桑感,令人感慨;另外,将长兄同为怀旧风格的《悔》一文纳入集子里,也极具时代的影子;再者,选了几篇旅行随笔。

时过境迁,重新检视或经历或耳闻的旧事,别有一种撞击心灵的滋味,无意中也是对人生的一种陶冶和梳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两千多年前的一声叹息,让此时的我感同身受并振耳发聩;回望所记叙的人和事,容我再感慨地说一句:我以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是人的本能,而快乐源于减少欲望、活得简单。

安静较浮躁好得多;淡泊比功利益处大,如今我愈发这么想,且始终清醒认识到自己是个小人物。

“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2008.11.27于青岛慧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