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作者:小芳1224

《幸福之路》-罗素

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

拜伦式的不幸福来源于厌世,悲观。

拜伦式不幸福的不幸来源于厌世,即使当中的智者都已经看破了过往的各种狂热,领悟到世上并无值得为之坚持的东西,持有这种厌世观点的人是不会幸福的。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他们一直认为宇宙的尽头是痛苦的,他们把自己不幸归因于自己的宇宙观,实际上他们自己都尚不清楚因为某些缘故而不幸福,但是这些不幸福却误导他们聚焦于人世间那些不如意。而聪明的人会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尽情快乐,无论何种依据,理性都不会阻碍幸福。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书中所提到的三位厌世者:克鲁奇,拜伦,《传道书》的作者,都在自己尝遍生活的各种快乐之后,给出了灰色的评论。认为一切都是虚妄的,一切都是烦恼。

要如何摆脱这些虚妄不幸福的情绪?通常只需要付出势在必行的行动而不是用任何哲学来摆脱这些情绪?

虚妄感来自活得太轻松,像其他动物一样,人也需要为生活做些奋斗,当生活中的无需努力便让幸福感失去了它的一个基本要素,一个人可以轻松满足自己的任何一点小愿望,他会认为,人生本质是痛苦的,即便得偿所愿,人还是不幸福的。保持对一些东西的渴望是幸福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情绪何其多----悲观

文中以《传道书》书中的所叙述的为例:江河流入大海,海却不满,太阳底下无新事,没人会记得过去的事情,我憎恨我在太阳底下的所有劳作,因为他会被后人享用。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如若换一种心境来看:一切都会呈现不同的情况。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只关注未来,认为当下的全部意义仅在于它会为明天带来什么,这是一个坏习惯。只有某些部分是有价值的,整体才是有价值的。唯其有限,生活才能历久弥新。如果说情绪是由特定的理由决定的,那么让人快乐的理由和让人绝望的理由同样多

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

维多利亚时代把爱情看得很重,对他们而言爱情犹如上帝,需要为之牺牲一切;爱情犹如上帝,它将奖赏信徒,它赋予生活中一切现象一种不容分析的意义。这样的爱情太过极端也是不幸福的。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爱情应该大胆,清醒的,能告诉人们什么是善,且不忘记恶,也不假装“神圣”或“纯洁”。

世界不同时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独身主义哲学,他们相信一个人可以单凭自己的意志,至少无需他人帮助便能实现人生的至善至美,所有独身主义哲学即认为至善至美可以经由个体实现,而不是只能在大大小小的群体中实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人的生存有赖于合作,大自然把实在不够完美的本能器官赋予人,而合作所需要的友谊是从这种本能发端的。最高形式的爱情能够彰显别的事情无法彰显的价值,并且它本身就是具有一种不受怀疑主义影响的价值。

读《幸福之路》-罗素第二章:拜伦式的不幸福。不幸福来源于个体

真正的爱情是不熄的火焰

永远在心中燃烧

从不衰弱 从不死亡 从不冷却

从不偏离方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