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当众扯下肩章,一直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

作者:历史雅阁

建国后的授衔仪式上,有一位特别的将领,他当众撤下了自己的少将肩章,甚至从此脱下了军装,一直到死都没再穿过。因为与他同期的将领都被授予了中将,而他因为某些原因只成为了少将,这个将领就是段苏权。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段苏权太冲动,太在乎荣誉,觉得他有些狭隘。但其实段苏权是个能吃苦,能经受挫折,又有韧性的革命党员,而且他十分热爱革命事业。到底他有着怎么样的经历呢?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当众扯下肩章,一直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

段苏权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深受封建主义的迫害,因此他十分渴望改变命运,直到红军的到来,给了年幼的段苏权新的希望。段苏权曾读过几年书,很早就参加了共产党,因此再见到红军的时候,他就像见到了亲人,毫不犹豫就加入了队伍。因为他有两年的地方工作经历,所以进入部队便受到了重视,再加上他念过小学,比其他人稍微有文化一点,升职也比别人快。

18岁的时候段苏权就已经成为了师政委,而一上任队伍就接到了重要的任务。当时正值革命的艰难期,红军面临着大转移,需要有部队拖住敌人的进攻。段苏权的队伍光荣地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带着三分之一的伤病员,本来就走不快,再加上敌人强烈的炮火,早已抱着必死的决心。虽然队伍成功完成了任务,拖住了敌人追击的脚步,但是也因此几乎全军覆灭。师长王光泽牺牲了,而段苏权也因此受了很重的伤。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当众扯下肩章,一直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

就因为这次的受伤,段苏权没能及时赶上大部队,流落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期间他为了躲避敌人东躲西藏,过得十分艰难。要不是遇到了几个好心的老乡让他养病,给他提供食物,想必段苏权早就撑不下去了。等他伤势稍微恢复之后,他才准备先回家再寻找队伍的踪迹。而他知道途中都是敌人的眼线,为了掩人耳目,他不得不乔装成乞丐,才勉强回到了茶陵老家。父亲看到落魄的儿子心疼不已,不想让他再次遭遇这样的危险,所以将他安排在家乡工作,想让他过上安稳的日子。但是段苏权并没有因此放弃革命理想,当他得知红军的所在之后,就立即重新踏上了战斗之路。当时他已经结婚生子,但是为了理想,他不得不忍痛离开家人,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当众扯下肩章,一直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

时隔三年之后,段苏权又回到了部队,他的战友看到他时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都认为他早已牺牲,甚至还为他开了追悼会,万万没想到他还能回来。虽然期间有三年的革命空白,但是段苏权的革命热情依旧,他重新进入部队,并且经历了多次的战役,慢慢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将领,为解放战争里立下了莫大的功劳。终于等到了胜利那天,段苏权也迎来了自己的荣誉,跟他同等级的战友被授予中将,而他理所当然也是差不多的军衔。但没想到的是,就因为他因伤离开了部队三年,让他的资历上有了历史问题。因为谁都不敢保证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在那个敏感时期,士兵离队很大的可能就是逃跑或者叛变,因为无法认定,最终他不得不与中将军衔擦肩而过。对于这样的结果,段苏为也曾觉得委屈,甚至还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但是最终他还是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他18岁当师政委,授衔时当众扯下肩章,一直到死下葬也不愿穿军装

段苏权经历了艰苦的长征路,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抗美援朝时期也有着出色的表现,他还跟国民党和美国人搞过政治斗争,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样有能力的将领,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