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作者:维小维说

今天,跟大家讲的,是跟郭晶晶有关的家族争产。

你们都以为,嫁入豪门真的是岁月静好,人生完满吗?

那真的是天真了。

讲真,港剧里讲述家族斗争的戏都拍得那么真实,其实完全是因为香港豪门的狗血争夺,比编剧编出来的还要精彩。

比如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香港第一豪门”的霍英东家族后人。

也就是郭晶晶的婆家。

三弟霍震宇,联合长女霍丽萍和次女霍丽娜,将二哥霍震寰和大哥霍震霆告上了法庭。

也就是说,郭晶晶的公公霍震霆成为了被告。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听起来人物关系有点复杂,究竟咋回事呢?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霍英东老先生,在2006年去世了。

他一生娶了三房太太,共有13名子女(看来孩子多还真麻烦)。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为了避免子女争产,早在1978年霍老先生就做好遗嘱了。

3名夫人和13名子女,都是遗产受益人。

他对原配很厚道。

长房三子,继承了体育、香港生意、广州南沙项目的三大事业。

二房三房的子女,只分得小部分资产,而且不得从商,只能从事其他职业。

而且,还规定死后20年内不分家,所有太太和子女按月领取生活费用。

并由妹妹霍慕勤夫妇,还有自己的二儿子霍震寰、三儿子霍震宇一起成为遗产执行人,共同管理家族资产。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看起来如此“偏心”的财产分配,二房、三房倒没有什么异议。

反而是获得大部分财产,堪称“赢家”的大房,闹起了矛盾。

霍英东去世后,港媒估计他留下的遗产高达300亿港元。

而且他的核心资产没有上市,这一笔财富究竟价值多少,真的说不清楚。

结果霍老去世5年后,2011年,作为遗产执行人之一的老三霍震宇率先发难,把自己的二哥、姑姑都告上了法庭。

要求法院罢免姑姑霍慕勤和自己二哥霍震寰遗产执行人的身份。

理由是,觉得姑姑年事已高没法履行工作,同时指控二哥私吞父亲大约64亿的家产。

咦?64亿家产是啥呢?

原来,是霍兴业堂置业价值50亿的股份,3个海外信托基金总计7亿的资产,另外还有3个海外联名账户7亿的现金。

这场官司一打就是2年多,连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都亲自出面调停。

最后,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三兄弟达成和解,大房三兄弟平分200亿,二房三房的孩子平分100亿。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回想起2012年11月,郭晶晶与霍家长孙霍启刚在广州南沙大酒店举办婚宴。

当时,长房三兄弟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同台出席婚宴,向外界释放兄弟和好的信号。

霍家的第一次争产风波,算是告一段落。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而这一次的霍家争产案,其实不是新案,算是2011年争产案的延续。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这一次霍家争产,又是咋回事呢?

争夺的核心资产,就是郭晶晶霍启刚举办婚礼所在地,广州南沙的项目。

霍英东家族在香港豪门中虽不算最有钱,但绝对是影响力最大、社会地位最高的豪门。

因为他是妥妥的爱国商人。

当年抗美援朝时,霍英东大胆突破英美的封锁钱,向内地运送了大量物资。

新中国成立后,彼时的中国在国际体育上毫无地位,他积极奔走呼吁,为中国争取足联、篮联、羽联等席位。

改革开放时,他又成为首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

第一个工程是广东中山温泉酒店,第二个工程是耗资2亿的内地首家五星级的广州白天鹅酒店。

老广州人,谁不知道白天鹅宾馆是荔湾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呢!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到了晚年,霍英东依然没有忘记故乡广州番禺。

1988年,65岁的他决心开发广州番禺最南端的一个小岛,也就是现在争夺的南沙项目。

“南沙”的地理位置,可不一般。

这是位于广州市最南端的南沙区,是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广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当时的南沙,就是一带荒芜的村庄。

慧眼如炬如霍英东,打算将这里建设成为香港与广东的经济纽带。

他以每亩600元的白菜价,买下这块3.3万亩土地,约22平方公里。

这什么概念呢?

相当于30个故宫这么大。

在生命最后的十几年里,霍英东几乎每周三都到南沙讨论项目,不计成本地投入了40多亿元。

建大桥、造码头、修公路、各种大厦拔地而起,南沙的面貌焕然一新。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之后,霍英东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97年,他把手中1/4的股权以1元的价格转给了霍英东基金会。

这个基金会的资产,并不属于霍家,只能用于慈善和南沙经济的发展。

但这次转让,还有一个隐藏条款。

那就是在10年之内,2007年之前,霍家有权以1元回购股权。

只不过后来,霍家一直没有回购,任由股权过期。

而这次的霍家争产案,就源于这个回购。

为啥?

因为南沙已经成为了一块风水宝地。

现在的南沙区,坐享7公里的黄金海岸线,还有高端休闲的游艇会、高尔夫球场等,备受富人群体的青睐。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成为自贸区后,南沙的房价更是蹭蹭往上涨。

有人算过,霍家的这块地皮,以容积率0.5来建房子,可以建成110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

如今南沙的房价已经涨到了4万元一平米了!

未来总价值,接近5000亿人民币!

这么一大块肥肉,任谁都流口水。

于是,霍家三弟霍震宇再次发难。

他声称两位哥哥隐瞒了广州南沙项目的股份回购协议,涉及95亿港元。

于是他又联合两个姊妹,在2013年10月再次上诉。

但由于案情过于复杂,直到8年后的2022年1月11日,才在香港正式开庭。

这个二次争产,双方都拼了。

全香港最顶级、最资深的大律师都来了,这在香港历史上还是首次。

双方为这个案子都准备了上千页的材料,光是读一遍材料,就需要三四天时间。

法官也认为60天的审讯期严重不足,恐怕至少要审上80天。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顶级豪门争产,顶级大律师唇枪舌剑,这精彩程度,真是不输任何一部经典豪门剧。

我不关心别的,就关心那么多位顶级律师坐镇,光律师费这一项,没有几个亿恐怕拿不下来。

哎,有钱人的世界,我们真的不懂。

不过,如果真能成功追回地皮,霍家再出几个百亿富翁也不成问题。

对簿公堂,本质也不过是因为利益太深。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看到这里,故事已经差不多讲完了。

一声叹息:财富真是一面刺破人性的照妖镜。

巨额财富,既能让人过上岁月静好的生活,也能给生活掀起滔天巨浪。

豪门常常有一句流传的话:富,不过三代。

为什么?

因为富人的财富增长,从来不是靠已经拥有的存款,而是靠资产价值的复利。

而想要资产价值持续增长,就需要长时间的投入。

这次霍家打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消耗掉太多精力,如何还能打理好现有的财富呢?

还有一点,争产的焦点,是南沙的地皮。

虽然这块地皮是霍家买下来的,但别忘了,土地的所有权,归根结底在国家。

2012年,广州南沙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到了2014年,南沙又被划入了广东自贸区。

到时南沙到底要开发成什么样子,估计早已经不是他们一家人可以左右的了。

靠一块地皮起家的财富故事,现在已经走不通了。

霍家人如今仍纠缠在这种过去的暴富模式中,真的能获益多少呢?

反倒是郭晶晶与丈夫霍启刚,婚后没多久就搬离霍家大宅,专注于体育事业,甚至是从政。

远离了财富争夺中心,反而自得其乐。

你们争去吧,我和70亿无关。

郭晶晶家的70亿,太刺眼

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当年霍老深谋远虑,用一块地换来了儿孙几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

而今天,儿孙们为了这块地,在利益世界里声嘶力竭,真的是他当初想看到的局面?

也许,如他的长孙夫妇一样,对数字钝感一点,换心中真正的安闲,可能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