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作者:維小維說

今天,跟大家講的,是跟郭晶晶有關的家族争産。

你們都以為,嫁入豪門真的是歲月靜好,人生完滿嗎?

那真的是天真了。

講真,港劇裡講述家族鬥争的戲都拍得那麼真實,其實完全是因為香港豪門的狗血争奪,比編劇編出來的還要精彩。

比如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就是“香港第一豪門”的霍英東家族後人。

也就是郭晶晶的婆家。

三弟霍震宇,聯合長女霍麗萍和次女霍麗娜,将二哥霍震寰和大哥霍震霆告上了法庭。

也就是說,郭晶晶的公公霍震霆成為了被告。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聽起來人物關系有點複雜,究竟咋回事呢?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霍英東老先生,在2006年去世了。

他一生娶了三房太太,共有13名子女(看來孩子多還真麻煩)。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為了避免子女争産,早在1978年霍老先生就做好遺囑了。

3名夫人和13名子女,都是遺産受益人。

他對原配很厚道。

長房三子,繼承了體育、香港生意、廣州南沙項目的三大事業。

二房三房的子女,隻分得小部分資産,而且不得從商,隻能從事其他職業。

而且,還規定死後20年内不分家,所有太太和子女按月領取生活費用。

并由妹妹霍慕勤夫婦,還有自己的二兒子霍震寰、三兒子霍震宇一起成為遺産執行人,共同管理家族資産。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看起來如此“偏心”的财産配置設定,二房、三房倒沒有什麼異議。

反而是獲得大部分财産,堪稱“赢家”的大房,鬧起了沖突。

霍英東去世後,港媒估計他留下的遺産高達300億港元。

而且他的核心資産沒有上市,這一筆财富究竟價值多少,真的說不清楚。

結果霍老去世5年後,2011年,作為遺産執行人之一的老三霍震宇率先發難,把自己的二哥、姑姑都告上了法庭。

要求法院罷免姑姑霍慕勤和自己二哥霍震寰遺産執行人的身份。

理由是,覺得姑姑年事已高沒法履行工作,同時指控二哥私吞父親大約64億的家産。

咦?64億家産是啥呢?

原來,是霍興業堂置業價值50億的股份,3個海外信托基金總計7億的資産,另外還有3個海外聯名賬戶7億的現金。

這場官司一打就是2年多,連當時的香港特首董建華都親自出面調停。

最後,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三兄弟達成和解,大房三兄弟平分200億,二房三房的孩子平分100億。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回想起2012年11月,郭晶晶與霍家長孫霍啟剛在廣州南沙大酒店舉辦婚宴。

當時,長房三兄弟霍震霆、霍震寰、霍震宇同台出席婚宴,向外界釋放兄弟和好的信号。

霍家的第一次争産風波,算是告一段落。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而這一次的霍家争産案,其實不是新案,算是2011年争産案的延續。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這一次霍家争産,又是咋回事呢?

争奪的核心資産,就是郭晶晶霍啟剛舉辦婚禮所在地,廣州南沙的項目。

霍英東家族在香港豪門中雖不算最有錢,但絕對是影響力最大、社會地位最高的豪門。

因為他是妥妥的愛國商人。

當年抗美援朝時,霍英東大膽突破英美的封鎖錢,向内地運送了大量物資。

新中國成立後,彼時的中國在國際體育上毫無地位,他積極奔走呼籲,為中國争取足聯、籃聯、羽聯等席位。

改革開放時,他又成為首個投資内地的港澳商人。

第一個工程是廣東中山溫泉酒店,第二個工程是耗資2億的内地首家五星級的廣州白天鵝酒店。

老廣州人,誰不知道白天鵝飯店是荔灣區的标志性建築物呢!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到了晚年,霍英東依然沒有忘記故鄉廣州番禺。

1988年,65歲的他決心開發廣州番禺最南端的一個小島,也就是現在争奪的南沙項目。

“南沙”的地理位置,可不一般。

這是位于廣州市最南端的南沙區,是連接配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樞紐,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當時的南沙,就是一帶荒蕪的村莊。

慧眼如炬如霍英東,打算将這裡建設成為香港與廣東的經濟紐帶。

他以每畝600元的白菜價,買下這塊3.3萬畝土地,約22平方公裡。

這什麼概念呢?

相當于30個故宮這麼大。

在生命最後的十幾年裡,霍英東幾乎每周三都到南沙讨論項目,不計成本地投入了40多億元。

建大橋、造碼頭、修公路、各種大廈拔地而起,南沙的面貌煥然一新。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之後,霍英東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1997年,他把手中1/4的股權以1元的價格轉給了霍英東基金會。

這個基金會的資産,并不屬于霍家,隻能用于慈善和南沙經濟的發展。

但這次轉讓,還有一個隐藏條款。

那就是在10年之内,2007年之前,霍家有權以1元回購股權。

隻不過後來,霍家一直沒有回購,任由股權過期。

而這次的霍家争産案,就源于這個回購。

為啥?

因為南沙已經成為了一塊風水寶地。

現在的南沙區,坐享7公裡的黃金海岸線,還有高端休閑的遊艇會、高爾夫球場等,備受富人群體的青睐。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成為自貿區後,南沙的房價更是蹭蹭往上漲。

有人算過,霍家的這塊地皮,以容積率0.5來建房子,可以建成110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

如今南沙的房價已經漲到了4萬元一平米了!

未來總價值,接近5000億人民币!

這麼一大塊肥肉,任誰都流口水。

于是,霍家三弟霍震宇再次發難。

他聲稱兩位哥哥隐瞞了廣州南沙項目的股份回購協定,涉及95億港元。

于是他又聯合兩個姊妹,在2013年10月再次上訴。

但由于案情過于複雜,直到8年後的2022年1月11日,才在香港正式開庭。

這個二次争産,雙方都拼了。

全香港最頂級、最資深的大律師都來了,這在香港曆史上還是首次。

雙方為這個案子都準備了上千頁的材料,光是讀一遍材料,就需要三四天時間。

法官也認為60天的審訊期嚴重不足,恐怕至少要審上80天。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頂級豪門争産,頂級大律師唇槍舌劍,這精彩程度,真是不輸任何一部經典豪門劇。

我不關心别的,就關心那麼多位頂級律師坐鎮,光律師費這一項,沒有幾個億恐怕拿不下來。

哎,有錢人的世界,我們真的不懂。

不過,如果真能成功追回地皮,霍家再出幾個百億富翁也不成問題。

對簿公堂,本質也不過是因為利益太深。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看到這裡,故事已經差不多講完了。

一聲歎息:财富真是一面刺破人性的照妖鏡。

巨額财富,既能讓人過上歲月靜好的生活,也能給生活掀起滔天巨浪。

豪門常常有一句流傳的話:富,不過三代。

為什麼?

因為富人的财富增長,從來不是靠已經擁有的存款,而是靠資産價值的複利。

而想要資産價值持續增長,就需要長時間的投入。

這次霍家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消耗掉太多精力,如何還能打理好現有的财富呢?

還有一點,争産的焦點,是南沙的地皮。

雖然這塊地皮是霍家買下來的,但别忘了,土地的所有權,歸根結底在國家。

2012年,廣州南沙的開發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到了2014年,南沙又被劃入了廣東自貿區。

到時南沙到底要開發成什麼樣子,估計早已經不是他們一家人可以左右的了。

靠一塊地皮起家的财富故事,現在已經走不通了。

霍家人如今仍糾纏在這種過去的暴富模式中,真的能獲益多少呢?

反倒是郭晶晶與丈夫霍啟剛,婚後沒多久就搬離霍家大宅,專注于體育事業,甚至是從政。

遠離了财富争奪中心,反而自得其樂。

你們争去吧,我和70億無關。

郭晶晶家的70億,太刺眼

有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當年霍老深謀遠慮,用一塊地換來了兒孫幾輩子都賺不來的财富。

而今天,兒孫們為了這塊地,在利益世界裡聲嘶力竭,真的是他當初想看到的局面?

也許,如他的長孫夫婦一樣,對數字鈍感一點,換心中真正的安閑,可能才是真正的深謀遠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