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大寒已过腊来时,

万物那逃出入机。

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公历1月20日-21日交节

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了新的一个轮回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的时期,因此,假期出门在外更应注意防寒保暖哦!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大寒三候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 传统习俗

旧时,人们往往会在特别的日子里进行一系列活动,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愿景,祈求上苍眷顾,保佑生活顺遂。那么大寒时节民间都有什么样的习俗呢?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年画中的大寒物候图)

除尘

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来年招瘟神。”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除尘时要忌言语,讲究“闷声发财”。

食糯

大寒节气这天,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做牙

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赶婚

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当然,大寒时节的习俗可不止这些。

由于近年,大寒一到便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除旧迎新,准备年货,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称为大寒迎年,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画”等。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大寒收尾,新春将至

此外,大寒的风俗还有不少,比如“尾牙祭”、“数九”、吃腊八粥等,各地也不尽相同,主题大多围绕“祭祀”展开,其中一些风俗仍留存至今。

诗中感大寒

大寒时节,风雨潇潇,霜雪飘飘,怎少得了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写下流传千古的诗篇!

(左河水)

蜡树银山炫皎光,

朔风独啸静三江。

老农犹喜高天雪,

况有来年麦果香。

短短四句28个字,言尽天寒地冻、白雪皑皑的景象,写尽老农对瑞雪兆丰年的期盼与信心。

元沙院

(宋 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

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

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

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

琉璃瓶水照秋毫。

烟云惨淡,松竹萧骚,入目皆是萧瑟之景,诗人却不为此落寞沮丧,字里行间仍是乐观豁达。

和仲蒙夜坐

(宋 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

独凭幽几静尘劳。

风鸣北户霜威重,

云压南山雪意高。

少睡始知茶效力,

大寒须遣酒争豪。

砚冰已合灯花老,

犹对群书拥敝袍。

北风呼鸣,断雁残号,诗人饮酒御寒,这样冷的日子,仍然披袄看书,勤奋苦读。

大寒已至,又是一年岁末,过去的一年即将收尾,新春的钟声等待敲响,提前祝愿所有河大师生虎年大吉,四季平安!

文案:任玉竹

排版:任玉竹

责编:孔祥丘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