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拒绝回答学生课后提问,这位大学教授做了一番尝试,希望改变这种风气……

作者:文汇网
拒绝回答学生课后提问,这位大学教授做了一番尝试,希望改变这种风气……

进入21世纪的短短二十年间,人类的知识及知识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知识更新与迭代不断加速,尤其是新知识对于旧知识呈现出的,并非积累性突破,而是颠覆性刷新,往日的重要知识甚至被抛弃得无影无踪。这对于传承知识与培育人才的教育系统更是巨大的考验。

在大学,通识课程的灵魂就是打破学科限制,开拓视野,融会贯通,领悟创见。

为什么要打破学科限制?实际上,所谓的学科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时候自己给自己细分的视角,以利于专业的探究。久而久之,学科成为一条探索的途径,却同时带来画地为牢的副作用。所以,人们一方面在强化学科的专业性,一方面也希望尽可能消除学科的盲点。

通识课程就是要让学生从狭隘的学科中跳出来,从更大的视野去重新认识世界。也正是因此,通识课程往往把学科贯通作为基本理念,要求历史系的老师不讲纯历史,物理系的老师不拘于物理,这才有了《东亚文明的历史进程》、《人文物理学》等一批课程的诞生。

课堂鸦雀无声,不说话成了“最聪明”的选择?

通识教育让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但是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却不一定跟得上。尤其是经过高中强化的学科应试训练后,学生的头脑被紧紧地“框”住,因此,通识课程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去思考和主动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亦即启发式教育。

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因此不应该有框框和限制。世界的无限性决定了探索的多样性,既没有范围,也没有答案,一切皆有可能,唯须勇于探索,敢于思考,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教育的真谛正在于此。

有范围有答案的知识传授不是教育,而是训练。用训练取代教育是应试教育对人造成的最大伤害。习惯了应试教育后的学生在通识课程的课堂上,放开想象力的时候他不敢向前迈进,望着老师的脸,困惑于知识的无涯,渴求唯一正确的答案。大庭广众,只想说正确的话,害怕答错扣分,甚至被老师同学看低。这时候,不说话成为“最聪明”的选择,满堂鸦雀无声。

上课不提问下课提问?是时候打破提问的“畏惧心”了

学生果真脑子一片空白吗?大概未必。

我发现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学生发言踊跃;下课以后,问题多多。如何调动他们敢想敢说,是应试教育之后急需修复并激发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我认为,应该对学生提一个要求:有问题就在课堂上提出。我也尝试着拒绝在课后回答同学的问题。实际上,个别学生的问题很可能是大家共同的问题,即便是个别的问题,也可能激发起同学们的思考,引起讨论。只要有同学提出问题,其他同学的畏惧心就被打破了,上课提问形成风气。

同学敢提问了,他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什么想法,在课堂上随时举手发言。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觉得讲得很明白了,实际效果如何呢?我曾经让同学复述讲课的内容,发现和我讲的意思相差不小。显然,老师讲了什么不等于同学听到了什么。因此,让同学随时发言,可以缩小讲者与听者之间的误差,让知识传播得更加准确。

更重要的是,教育的着重点在于启发,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在想什么,才能有的放矢。一堂课成功与否,在于能不能解决学生所思所想,引起他探索的好奇与热情。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同时应该是探索问题的协助者,而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满堂灌无异于越俎代庖,言者谆谆,听者昏昏。

让更多学生因教师的启发而“登堂入室”

调动学生思考,随堂发言,对于教师是严峻的考验。学生会发现并提出许多盲点,出乎意料,让教师措手不及。这时,如果教师转换角色,和学生并肩去探索,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须知,高高在上的“训导者”远不如同行的向导来得亲切,给人的启发更多。

回想我们的一生,还记得老师曾经传授的哪些知识?大多忘记了。然而,让我们眼睛发亮的启发,或许就那么一句话,我们却因此踏入知识殿堂的大门,人生从此不同。因为那一句铭刻于心间的话,那位老师成为我们一生的指路人。

因启发而登堂入室,那么,要启发什么呢?领悟知识的能力。

领悟知识的关键在于明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无非是“因何而生,如何存在,向何而去”。首先,一切的知识都是过去的结论。因此,不要把知识视为确定的真理而囫囵吞枣,时过境迁,知识也在变化,一定要弄明白知识形成的环境与条件。不明白这一点而死记硬背的人,记得的越多,人越固执,墨守成规,甚至成为继续前进的障碍。因此,必须把知识如何产生的背景讲清楚,同时也就懂得了知识变迁的要窍在哪里,灵活地、发展地掌握知识,这是需要启发的。

其次,过去的知识为何如今仍有意义?那是因为古今所具有的环境与条件的共性,其变化则是条件使然,由此了解知识的内在结构,及其适应性,从而学会如何运用知识,以及进一步拓展知识的能力。所有的知识都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切忌故步自封,裹足自诩。

为什么理工科变化迅速而人文学科变化缓慢呢?那是因为科学研究的条件在加速变化,因此其知识更新也同步加速;人文学科所研究的人及其品性变化甚少,因而呈现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变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基于空想的促变只能是灾难性的失败。弄清楚知识在今日的存在样态也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至关重要。

再次,今日的知识用于解决未来的什么问题,并将如何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对于知识的展望,从而了解发展的趋势。知识的连续性乃至颠覆性都有迹可循,因此,其未来的发展也具备预测的根据。但是,知识只有不断的深化,而没有绝对的死活。许多知识的再生得益于打破人类曾经行之有效的学科限制,因此,跨学科的前景十分宽阔,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凝固的思维框框。

打破框框,才能迸发奇思异想

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对于自身、以及从人类的角度对于世界的观察和解释,同时也是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对于世界的规定。在人类思考面前,所有的学科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殊途同归。文理科之分,表明各类人更擅长从何种角度去观察世界。通识课程在学科限制的意义上,正如学生所言,“通识通识,通通不识”,不识的是套在我们头脑中的框框,见到的是更接近于整体的世界。

框框打破了,奇思异想便迸发出来,讨论课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上好讨论课的关键在于引导,确定好的专题,进行无拘无束的思想交流乃至交锋。在这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助教的作用。当然,教师不能对助教放任不管,而应该同助教密切沟通,确定讨论的主题以及方向,交给助教去主持。没有手握判分大权的老师在场,气氛变得十分轻松,知识的探讨变得活跃起来。

讨论必须做好事前的功课,必须对专题有预习,并且配上大量专题性的阅读,做足功夫,否则会流为临时起意的漫谈。尤其是让学生课前作专题性PPT非常有益,让学生像老师一样去备课,组织知识,学习层层深入的讲解方法,当一回老师。知识只有讲得明白的时候才算有所掌握,所谓听懂了其实不是真懂。一门通识课,必须打破学科的限制,还要打破读书与实践,乃至课堂与社会的区隔,才能层层深入,层层贯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

作者:韩昇(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编辑:储舒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