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作者:史小亦

前言

在中国,每当我们提到天安门,必要会想到天安门前的毛主席像,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6年了,但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依然悬挂着,每当人们走到天安门前,都会抬头瞻仰毛主席像,那慈祥的样子犹如他老人家就在我们面前。

几十年前,毛主席就是站在那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洪亮的声音似乎就在眼前。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天安门

而更加奇特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无论你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哪个位置,都可以感觉到毛主席那慈祥的眼睛在注视着你,是不是很奇妙呢?实际上,这是出自一位大画家的杰作,而最初的毛主席像,并不是这样的。

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像

1949年2月,北平解放后,在“庆祝北平解放大会”上,毛主席的照片就已经被挂在了天安门上,除了毛主席的照片,在城台上还悬挂着朱德、林彪、聂荣臻、叶剑英等人的照片。

这让本来已经非常雄伟的天安门显现得更加庄严了,而在天安门上第一次挂这么多的领导人的照片还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1949年2月的天安门

5个月后,也就是7月7日,在纪念“七七”抗日战争胜利12周年的大会上,天安门城楼上挂着一颗巨大的五角星,在五角星的两边还挂着两个领袖的画像,一边是毛主席,一边是朱德,这也是唯一一次在天安门上挂两个领袖的画像。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1949年7月的毛主席像

10月1日,是开国大典。这是中国人民最最重要的日子,按理说应该找一个毛主席的标准像挂上,当时在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周恩来就被这个问题想破了脑袋,因为毛主席的照片有很多,那应该用哪一张呢?

当时毛主席居住在北京的香山,毛主席的大女儿李敏刚刚从苏联回来,现在刚回到父亲身边,周恩来正好看到李敏在给毛主席拍照,顿时有了主意。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李敏在给毛主席拍照

周恩来说,那就让摄像师给毛主席专门拍摄几幅正面的照片吧,毛主席搬入中南海后,摄影师就专门给毛主席拍摄了很多照片,让毛主席来选择。当秘书把一堆照片都摆着毛主席的桌子上时,毛主席觉得都不太好。

他说:“我不喜欢这种一本正经的标准照,如果非要挂我的照片,就从那些拍好的照片中选一张吧,那些照片比这个自然点。”

周恩来得知毛主席的这个意见后,马上更改了策略,从毛主席在战争年代的照片全部筛选出来,还有埃德加斯诺给毛主席拍摄的照片。

斯诺曾给毛主席拍摄过一张照片,那是毛主席年轻的时候在延安的照片。带着帽子,侧着身体,看起来非常庄重。这张照片还曾被斯诺发表在了西方的刊物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毛主席。

但是周恩来认为,其中有一张毛主席和朱瑞拍摄的合影,其中的照片不错。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这是1945年一个深秋,毛主席和正在组建炮兵学校的朱瑞同志在延水河边的时候,摄影师无意间拍摄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非常得体,毛主席穿着妮子大衣,表情也十分自然。

当周恩来把这张照片拿给毛主席看的时候,毛主席也笑着说,这个照片确实不错,这个大衣还是在重庆买的呢。(10月15日,毛岸英和刘思齐在中南海举行了婚礼,毛主席给毛岸英的结婚礼物就是一件大衣,大概就是这件衣服。)

毛主席笑着说:那就把这张照片放大,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吧。

但是当时并没有多么先进的技术,最后周恩来决定,让曾经给毛主席画过像的周令钊来画。周令钊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教授,他画的领袖像很有名气,让他来完成这个任务,应该是再适合不过了。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周令钊

新中国成立在即,周令钊收到命令后来不及怠慢,马上投入了创作中,受领任务后,周令钊和他的学生陈若菊(也是他的夫人)经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后,在天安门城楼大殿的东山墙下搭起了一座6米多高的杉木架子作为工作点。他们怀着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在天安门开始了认真的绘制。

就在即将完成绘画的时候,聂荣臻来城楼检查工作,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毛主席在延安的这张照片,领口的扣子没有扣起来,现在既然是开国大典,那就应该庄严一点,这个扣子是不是应该扣起来。

这个问题马上请示到周恩来这里,周恩来听了聂荣臻的意见觉得非常好,马上让周令钊把衣服领子的扣子扣起来,并在9月30日,把这幅巨幅画像挂在了天安门城楼的正上方,这幅画作宽4.6米,高6米,重达1.5吨。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然而在9月30日深夜,又有人提出了意见,因为毛主席的照片上,有个白边,毛主席曾亲笔题词了五个字“人民的胜利”,周令钊在作画的时候,把这个五个字也写了上去,有人认为:把这五个字去掉,整体效果会更好。

凌晨,周令钊来到天安门,但是距离预计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了,如果把画像取下来再做处理,明显来不得了,无奈之下,周令钊拿来梯子,用颜料把这五个字涂成了和衣服一样的颜色,从远处看根本看不出来。

周令钊回忆说:“开国大典那天,我看到毛主席就站在挂着我画的毛主席像的城楼上面,心里特别激动。当毛主席操着浓浓的湖南腔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我尤其感到亲切。”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这就是开国大典时的毛主席像,实际上,从1949年到现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像换个好多个版本。

毛主席: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

1950年5月1日,毛主席的新画像被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这是自新中国成立第二个版本的毛主席像。在这之前,周恩来就已经有了给毛主席画标准像的打算。

1950年2月,北京各界人士10万多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庆祝毛主席和斯大林签署的条约,当时毛主席去苏联访问的消息国内外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其中还有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照片。

有人认为,斯大林穿着元帅服,显得那么神气,毛主席穿着中山装,显得很简朴,这和毛主席的身体太不相称了。当时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胡乔木想到了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马上就是五一劳动节了,如果继续选悬挂之前毛主席戴帽子的照片,未免不合时宜,他提出为毛主席绘制标准像的想法。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周恩来收到这个建议后,马上召集了当时有名的画家辛莽,辛莽曾经是延安鲁艺的美术老师,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副主任,当时按照胡乔木的建议,从毛主席的所有照片中选一张单独的,然后以这个模板,画一张毛主席像。

最后辛莽从毛主席的照片中选取了一张免冠照,而且是眼睛微微向上看的半侧面照片,随后马上开始了绘制工作,在五一劳动节来临前完成了任务,并悬挂在了天安门上。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1950年5月的毛主席像

因为不是国庆节,毛主席此前没有专门考虑这件事,然而当毛主席的这张照片刚刚挂上,就有人提出了意见,甚至北京的市民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见,他们说:“毛主席的这张照片有点失真,他老人家只有一个耳朵露在外面,不太好看,而且是眼睛朝上,也不太好。”

事情传到周恩来那里,紧接着又传到了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得知后,专门仔细看了这张照片,并叫来了胡乔木说,并开玩笑说,对啊,怎么只有一只耳朵。胡乔木这才觉得,这张照片有大问题。

随后,周恩来马上作出批示:“新中国成立快一年了,没有一张毛主席的庄严的标准像怎么能行!”对此,北京市的领导还特地叫来了新闻摄影局的处长。让画家重新画一张毛主席像,要重新制作一张毛主席的标准像,一定要在今年的国庆节之前完成。

事情紧,任务重,要绘制毛主席的画像,就要有个模板才行,这怎么办。辛莽赶紧又从众多的照片找,终于找到了一张毛主席在6月份和几位全国劳动模范的合影,其中毛主席仪态大方,表情和蔼,十分适合画像。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随后,多个画家经过几个月的忙碌,终于绘制出了毛主席的标准像,并在1950年10月1日前夕,挂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关于这个问题,中央领导人多次开会讨论,周恩来说,能不能绘制一幅完美的照片,可以多年不再变的图像。

最后画家们又从一个合影里选择了一幅毛主席的正面照,然后结合“只有一只耳朵”的意见,选择了这张照片。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为保证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画像的效果,有关部门特地从全国美术院校召集了30多人进京绘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袖肖像。

经过评选,最终张振仕的作品通过了中宣部、文化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审查,他也成为中央选定的绘制毛泽东画像的专业画家。随后,张振仕主笔,以第二张标准像为摹本绘制了天安门第六版毛泽东画像,并于1952年国庆节前夕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1963年10月的毛主席像

由于本版毛泽东标准像的形象端正庄重,面容和蔼可亲,从1950年后近十年的时间,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都以这个照片为摹本。

此后,天安门城楼上的照片还进行过两个版本的更换,那就是1963年国庆节,毛主席像换了一张,这张照片也被做成了很多年画,曾经走进千家万户。1967年,毛主席画像再次改版,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六个版本的毛主席像。

1976年毛主席逝世,美术家王国栋怀着悲痛的心情绘制了他人生最后一次绘制的毛主席像,追悼会后,城楼上依然挂着王国栋绘制的毛主席像,后来我们见到的,就是第六个版本的毛主席像,一直保存至今。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到至今的毛主席像

邓小平:毛主席像要永久保存下去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巨幅画像,一年下来,经历了风霜雨雪和阳光的照射,颜色很容易发生变化,按照画家的建议,一年要更换一次。

通常情况下,每年的国庆节前夕,毛主席像会被取下,然后换成一副新的,为了不影响天安门的交通秩序,更换画像一般在夜间进行,过程需要一个小时。

于此,有人就提出来,既然如此繁琐,能不能就不要挂毛主席像呢?为此西方的报纸说中国的“毛泽东时代已经结束了”。

对此,意大利的一个女记者在和邓小平交谈的时候就问过这个问题,她就是意大利的法拉奇女士。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图 |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剧照)

法拉奇走进邓小平的办公室后,对这个问题就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请问天安门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久保留下去?”

这个问题邓小平有着一定的思想准备,是来回答“毛泽东时代已经结束了”的提问的,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邓小平回答得十分干脆,他说:“要永远保留下去,过去毛主席像挂得太多,到处都挂,并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也不能表明对毛主席的尊重。”

邓小平很清楚,法拉奇的问题并不是只关心一个毛主席像的问题,而是关于怎么评价毛主席的问题。

邓小平又加重语气说:“没有毛主席,我们中国人民还需要在黑暗中探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就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了,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邓小平掷地有声,一字一句都有千金分量。法拉奇原本以为邓小平对这个问题会含糊其辞,不敢肯定地回答,但没有想到他却如此地大度和从容,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提问了。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而关于毛主席像要不要永久保存的问题,邓小平可以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个答案也告诉了全世界:必须要永久保留。

永久怀念毛主席

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毛主席逝世后,华国锋已经给出了答案。

按照毛主席生前的愿望,他去世后是要进行遗体火化的,但是当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领导人面前。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领袖,很多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毛主席,是不是可以永久地保留毛主席的遗体呢?

这个想法提出来不久,华国锋就率先表示了支持。他说,列宁和胡志明的遗体就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们也要这样做,让后人世世代代都可以瞻仰到毛主席的遗容。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尽管这个想法违背了毛主席生前的愿望,但这个想法是非常实际的,也得到了中央领导人的同意,相信全国人民也会同意的。

不仅如此,还专门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让后人瞻仰和参观,这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而面对“毛主席像是否要永久保留下去?”这个问题,实际上和华国锋的想法一样,必须要永远保留。

毛主席的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后,毛主席问胡乔木:为何只有一只耳朵

从天安门城楼上第一次悬挂毛主席像,到现在,有多少画家为之付出了披星戴月的心血,他们怀着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认真绘制每一幅作品,这背后凝聚了多少画家的对毛主席的怀念。

如今,在北京的天安门,毛主席的画像依然悬挂在那里,一如之前所说,无论我们从哪个角度看,毛主席的眼神都在看着我们,他那慈祥的笑容,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他老人家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