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748期。新中国建立之后,原第四野战军的一众将领非常受到重用,除了战功高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四野的基干主要来自原中央红军部队,诞生了一大批重要将领。四野是“朱毛红军”血脉的主要代表,在第四野战军战斗过的将领,往往建国后都能有非常好的发展,尤其是1959年以后。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李天佑将军。李天佑虽然在1955年被评为开国上将,但总体而言,建国之后他的军事生涯便不再像之前那么亮眼。直到1962年李天佑才成为副总参谋长,也是他的最高职务。其发展路径和晋升速度跟四野的一众将领相比,明显比较慢。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如果从资历和建国前的军内地位来看,这个情况多少是有些不合逻辑的。李天佑曾是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即“万岁军”三十八军的首任军长。要知道四野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我军第一王牌方面军,而一纵又是东北野战军里的老大哥,是整体实力最强的一个王牌纵队。平津战役时,李天佑是野司钦点的西线攻城总指挥。有这样的地位和军事指挥能力,李天佑本该在建国后有更好的发挥,但后来他不光职务不突出,也没有再打什么大仗。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都没有李天佑什么事。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五十年代李天佑本有机会入朝作战,因为他曾经是第十三兵团的副司令员,而第十三兵团是志愿军出境作战的首个主力兵团,基本上由四野将领和官兵组成。李天佑在建国初期有剿匪任务身在广西,更不巧的是,原本预估剿匪作战难度不大,却一直持续了两年多,为此李天佑等人还受到了军委的批评。客观而言,这跟李天佑广西本地人的出身有关,心慈手软也影响了他获得打大仗的机会。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红军时期,李天佑曾经是红三军团的重要将领、彭老总的爱将。1959年因为庐山会议上的批评大跃进事件,彭总跌入低谷。取代他国防部长位置的,正是四野统帅。虽然对李天佑知根知底,但在人员任用上他更倾向于四野的其他嫡系将领。再加上性格不爱逢迎上级,李天佑并未排在“第一集团”。1959年之后李天佑的职务仍然不高,到1962年才“仅仅”当上副总参谋长,此时他的一些四野同僚甚至旧日下属,职务都已经超过了自己。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邓华和黄永胜,都曾是东北野战军时期的纵队司令,名义上和李天佑平级,但李天佑当年带的是东野头等主力第一纵队,他的地位本该比这几位同僚要高。建国后他的发展之路明显比上述几人要慢,而像吴法宪、邱会作、李作鹏等人,原先地位不如李天佑,后其职务却也都逐渐超过了他。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四野能打仗的名将还是太多了。李天佑虽然早期地位高,但1947年第二次四平之战和广西剿匪战,都打得有失水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后续发展。除此之外,李天佑因伤错过了抗日战争的大部分时段,在苏联就医、学习的时间达到五年,虽然在伏龙芝军事学院开拓了眼界,但长时间脱离前线对自己的军事生涯无疑也有影响。1955年他只获得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这表示抗战时的功劳不如同等级的高级将领。

李天佑是四野的老资格上将,为何建国后职务不高,也没有再打大仗

最后一点原因,则是将军不长寿。1970年,仅仅五十六岁的李天佑将军病逝。如果再高寿一些,到了八十年代像他曾经的四野战友洪学智、韩先楚等人都官至副国级。“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