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孟英的两幅挽联,道尽了一代名医的心酸和无奈,无愧中医之魂

作者:外行人说的外行话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是清末名医王孟英所著,虽然该书围绕着霍乱病展开讨论,但内容却并非单单只涉及霍乱。

初读其书,看其辨证论治往往独出心裁,立方遣药多是轻灵驳杂,但反复诵读,便能发现处处皆符合医理药理,让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开阔。

此书并非只是一部瘟疫学著作,而是一部学习、领悟、掌握中医经典理论的非常好的书籍。如果只因书名而弃之不读,殊为可惜。

王孟英的两幅挽联,道尽了一代名医的心酸和无奈,无愧中医之魂

此书也并非只是一部温病学著作。王孟英虽然是温病理论的集大成者,但通过阅读本书中的医案,其理法方药均未脱离《黄帝内经》、《伤寒论》,经方的使用也是非常频繁,而且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王孟英出生于医学世家,十四岁时父亲去世,遂立志学医,闭门苦读十年而终有所成。王孟英资质聪慧,却早早就撇去了求取功名之心,而耽心于医药,在当时被看做甘自废弃,世人以痴视之,王孟英遂自号半痴山人。在王孟英的著作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其以半痴自称。

49岁时,遵先人遗志回归原籍。虽医名大盛,且著作等身,但仍是“贫无锥地,赁屋而居”,仅有一砚随身,乃名其草堂为归砚。王孟英的《归砚录》就是在此期间编著的。

此段好景只持续了三年左右,受太平天国起义波及,王孟英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每到一处,便题所居为“随息”,取随处以息之意。

孟英移居到申江(位于现在的上海)后,才算比较安定的生活下来,《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便是在此期间所著。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代名医,但王孟英一生的境遇是非常坎坷波折的。

在读本书时,王孟英所写的两幅挽联让我印象深刻。

王孟英的两幅挽联,道尽了一代名医的心酸和无奈,无愧中医之魂

其一,挽金簠斋。

飘泊正无聊,感廿载神交,萍聚申江,将检残编求品鉴。

考终原是福,径一朝仙去,风凄秋夜,那堪衰鬓丧知音。

金簠斋确实是王孟英的知音,而且也是促使王孟英编写《重订霍乱论》的关键因素。

在王孟英所处的年代,尤其是南方,霍乱横行,所以王孟英早在道光年间就编著了《霍乱论》。

王孟英定居于申江时已是同治年间。在王孟英来申江之前,精通医道的金簠斋为解当时忧困便四处寻找《霍乱论》,但总也没找到。得知王孟英来到申江后,金簠斋便亲自造访,并与王孟英结成好友。

因为战乱频仍,《霍乱论》的原版已经找不到了,金簠斋建议王孟英重订《霍乱论》。

王孟英婉拒了金簠斋的要求,并说“自揣无拨乱才,方悔少年妄作之非。”意思是说,《霍乱论》是年轻时写的,那时年少气盛,很多内容经不起推敲。

金簠斋除了建议王孟英出书外,还积极地给王孟英介绍病号。

但金簠斋也突患霍乱而亡,王孟英十分悲痛,遂重订《霍乱论》以慰金簠斋,这也就是对联中所提到的“将检残编求品鉴”。

王孟英的两幅挽联,道尽了一代名医的心酸和无奈,无愧中医之魂

黄梅未落青梅落

其二,挽爱女。

垂老别儿行,只因赡养无人。吾虽好游,说不尽忧勤惕厉底苦衷,指望异日归来,或藉汝曹娱暮景。

濒危思父疗,虽曰死生有命。尔如铸错,试便了燥热寒凉诸谬药,回忆昔年鞠育,徒倾我泪洒秋风。

王孟英的次女,名定宜,年二十岁,平时体实耐劳,嫁给了同乡戴氏。

书中记载:初旬,接女夫信云:女于八月二十三日,忽患痛泻,肢冷脉伏,崔某进附子理中汤加减,泻不止而苔黑唇燥,颇露热象。改投犀、斛、生脉散等药,形渐脱。又用附桂八味汤,遂于二十九日舌焦如炭而逝。弥留时语婿曰∶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

王孟英接到了一封女儿病故的书信,书中详细记载了女儿患病和用药的过程。不但为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女儿是被误治而死的。想到女儿临终前所言的“吾父在此,病不至是也”,既是父亲,又是医生的王孟英,其心情可想而知。

令人唏嘘的是,一个良朋,一个爱女,竟是同日同病而亡。

本书中,王孟英还记载了妻子去世的过程:凌晨患病,午时已入膏肓,戌时而亡。彼时王孟英就在妻子身边,却束手无策。

王孟英何以能在重重艰难困苦中而矢志不渝,是读其著作时时刻萦绕的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