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清奇案录:雍正年间,女子求大官帮忙,却落得个家破人亡

清朝旧例,在省与州、府之间设道,主管官员俗称道台。雍正时期,湖南有岳常澧道,管辖岳州府、常德府及澧州。雍正初年,王克庄担任岳常澧道道台。

大清奇案录:雍正年间,女子求大官帮忙,却落得个家破人亡

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王克庄因私纵巨匪贿卖要缺,被人告发。主管一省的巡抚布兰泰闻讯大怒,立刻上奏朝廷将王道台押解到省,并交由主管一省司法的臬司戚仁山审讯。

王道台被捕后,王家全家震恐。继而听说此案由臬司办理,家中人等觉得还有一线希望,因为王妻严氏与臬司多少沾上点亲。为救王道台,其妻严氏不得不去臬司衙门找这个亲戚帮忙。

戚臬司与严氏是远房亲戚,臬司比严氏年长二十岁。戚臬司性喜渔色,虽后房姬妾数十轮流侍寝,犹不满足,一见王妻严氏美艳娇媚,便怦然心动。严氏来为丈夫求情,臬司自然得其所哉。

他拍着胸脯对严氏说:“你可放心,我与你丈夫既是同僚又是亲戚,我不会让他吃亏的。”严氏听了,对臬司感激再三,心中的大石落了地。

审讯那日,戚臬司却一改当日态度,对案子推求备至,大有置王道台于死地而后快之意。王道台口供稍有避重就轻,他就立刻加以呵斥。

审讯之后,王道台被关入大狱之中,戚臬司来到牢房门外对王道台说:“刚才在公堂之上,众目睽睽之下不得不如此。判决时我会从轻判决,你就在狱中静候消息。”

王道台听到戚臬司这样说,对他自然是感激涕零。他便遵照着戚臬司的交代在狱中等待消息,并想象着回家与妻子团聚。三天之后判决,结果却拟大辟,家产尽数查抄入官。

严氏闻讯大惊,连忙找到戚臬司问个究竟。戚臬司皱着眉头,连连叹息道:“此乃巡抚大人上奏朝廷之意,并非我不肯出力。”严氏泣求涟涟,望能设法挽回前判。

戚臬司满口答应下来,并保证会竭尽全力去救王道台。为方便办案和随时告知消息,便将严氏留在了署中。当天晚上,戚臬司弄来酒宴与严氏对饮,严氏不胜酒力醉倒。

大清奇案录:雍正年间,女子求大官帮忙,却落得个家破人亡

次日清晨,严氏醒来时发现身在臬司卧室之中,顿时明白了昨夜贪杯误事,害了自身清白。严氏有求于戚臬司,救夫心切的她不得不隐忍耻辱,只盼着丈夫能早日出狱。

半个月后,王道台仍被砍了头,家产也全部被抄没入官。严氏被迫留在臬司衙门,得知已经家破人亡后痛不欲生,戚臬司对此百般同情,悉心劝慰严氏。

事到如今,丈夫死了,家也没了,自己又早就被戚臬司占为己有。严氏此时已无他途可走,她心中虽不情愿,却也只能被戚臬司收为一房新的姨太太。

严氏年方二十,出生当地名门,不仅长得貌美,还自幼知书识字。一日臬司有事外出,严氏偶然散步来到臬司办事的签押房,百无聊赖地随手翻阅堆放的文牍。

事也真巧,严氏随手抽得一稿,正是其夫王道台之案的卷宗。她读完全卷,方知原是臬司故耍刀笔,语语锻炼。其夫被问成死罪,也是由臬司所拟请的。

严氏心中真是悔不当初,因为其夫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只是她向戚臬司疏通关节,戚臬司见她貌美想占为己有,这才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将王道台置于死地。

严氏心中像被刀割一般难受,她思前想后,悔不该当初来求戚臬司。但为时已晚,她在臬司署中隐忍受辱数月,却没曾想到被臬司骗了。严氏愤怒不已,秘密藏了一把利刃,放在枕头底下。

一天晚上,严氏置办酒菜请来戚臬司饮酒欢宴。严氏以身体不舒服为由,仅陪了一小杯酒,却让戚臬司海饮。戚臬司不知内情,豪饮了几大碗后,不知不觉昏沉沉下去。

半夜里,戚臬司鼾声如雷,严氏见时机到,翻身爬起从枕头底下抽出短刀,用尽全力朝戚臬司的胸口刺去。由于胆怯手抖,这一刀刺得不深,戚臬司痛醒未死。

严氏见戚臬司醒来,心中愤怒又升起一层,先前害怕犹豫的心绪被一扫而空。她一边数落戚臬司的罪状,一边扑向戚臬司,朝着戚臬司的胸口、脖子连捅数刀,将戚臬司杀死。

大清奇案录:雍正年间,女子求大官帮忙,却落得个家破人亡

严氏手刃了戚臬司,便面对着窗前月色,默祭其夫。然后用短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自尽身亡。次日,戚家人在外多次叫门不见戚臬司和严氏起床,打开房门进去一看,才发现二人已死。

戚家人将案子报到衙门,衙门知道此中内情,为避免丑事外泄连累他人,衙门以夫妻不和导致斗殴杀人为由,草草了结了此案。

古人云: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求人得看对象,得看与自己的亲密程度。不能求的人不要去开口,开口了有时候反而是坏事。王道台贪污渎职,顶多就是个罢官流放的罪行,不至于被斩首抄家。

按照清律规定,几年后王道台又能回来与妻子家人团聚,奈何严氏去求戚臬司,却让这恶官临时起意,害了王道台家破人亡,先后导致三条命被葬送。

所以说:求人不求小人,求人不求生人,这是血淋淋的教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