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作者:纵横三千年

她被誉为“远东第一女谍”,既扮得了富太太,又扮得了农妇,她可以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也可以是低到尘埃里的落难妇女。

只要她想伪装,没有什么身份是伪装不了的。

戴上伪装的面具,她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将敌方的情报不露声色地传递给组织,为我党的情报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中共国际特工先驱、远东第一女谍,却香消玉殒在了寒冷的西伯利亚,有国不能回。

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这名女谍是谁,为何会死在西伯利亚?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吴先清

故事中的女主角,名唤吴先清,在成为间谍前,她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在上学时,她最喜欢看的便是武侠小说。

她于1904年出生,那个年代,正是外来帝国主义入侵中华大地之时,她一步步的长大,也一步步的见证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政府的倒台、共产党的成立......

在这个动荡的年代,社会秩序混乱,吴先清最羡慕的,便是话本里会武功的大侠,这些大侠可以行侠仗义,将坏人给打跑,她也想像这些大侠一样,维护社会安定,将这些坏人都给打跑。

也正是因为这种思维,她才会在后来选择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成为远东第一女间谍,成为插在敌人心脏里的一把刀。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吴先清有着极强的正义感,她嫉恶如仇,在她看来,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先清所在的江浙地区,也被运动的浪潮淹没。

吴先清得知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日本将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时,爱国情绪涌上心头,只感到天大的不公,凭什么?

于是,她组织同学一起参加五四爱国运动,5月12日,杭州各校的学生,约3000多人,聚集在杭州西湖附近的公园里开会。

吴先清站在学生的中心,进行着慷慨激昂的发言,她大声说道:“同学们,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这是一场划时代的运动,我们身为中国人,就应该用自己最强有力的行动,与帝国主义抗争到底,将我们的一腔爱国热情,铸成锋利的利剑,拼死去抵抗!”

说完,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与掌声,之后,吴先清和同学一起举着旗子,喊着口号,游走在大街小巷。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当然,她的这一举动也惹恼了学校,学校视她为“好闹运动,不守校规”,对吴先清进行了处罚,让她延期毕业,还处罚她留校饲养春、夏两季的蚕。

尽管受了处罚,但吴先清还是没有后悔,在她看来,人活一世就是要问心无愧,在国家危难之际,她宁愿站出来扛大旗身亡,也不愿躲在后面苟且过活。

同时,吴先清的优秀表现,也被中共的人看在眼里,而吴先清也非常认可共产党的理念,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国的救星。

1924年1月,吴先清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她的入党介绍人,则为中共江浙地区的第一位党员徐梅坤。

同年,吴先清结识了杭州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宣中华,两人有着共同的革命理念,有着共同的爱好,就这样,志趣相投的两人,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在不久后结为了革命伉俪。

结婚后,吴先清来到了上海工作,在小沙渡工人学校教书,除了教书外,她还负责当地的妇女运动事宜。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旧社会的上海,是各大外来势力的聚集地,繁华、纸醉金迷......这里的势力盘根交错、错综复杂,要想在这里进行革命事业,可见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那时,上海的巡捕房巡警,每天游走在大街小巷巡逻,为的就是抓捕在上海从事革命宣传的中共党员,只要被他们抓了个现行,便会不由分说的将你抓进去,或是威逼利诱、或是严刑拷打,他们总有各种方式让你开口。

而吴先清便是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从事工运活动,可谓是险象环生,时刻都有着生命危险。

有一次,吴先清乔装好后,照常拿着传单在街头散发,谁知传单刚发完没多久,便被巡捕房的人逮到了,在被带到巡捕房审讯室问话时,吴先清面不改色的质问道:“我就是一过路的人,你们凭什么抓我?”

“有人看到了你在发传单。”

“你们有什么证据证明?”

传单已经发完了,吴先清的身上根本搜不出任何的证据,她这样说也是有底气的。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你们巡捕房的人,就是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抓人么,说出去也不怕上海的老百姓笑话!”

“你休要狡辩!”

......

最终,因为吴先清一口咬定自己是过路人,并且巡捕房也拿不出证据,所以巡捕房在不占理的情况下,只能将她放走。

在这之后,吴先清又组织了多场工人运动,她不畏生死,以身犯险,与当地巡警斗智斗勇,为党在上海的革命早期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出色的表现,中共上海区委指定她及四位同志为区委妇女委员会委员,并在1925年初的冬天,派她去了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然而,就在吴先清去莫斯科深造的这段时间里,传来了一个噩耗,她的丈夫宣中华,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国民党右派残忍的杀害了,死于上海龙华监狱,更令她感到绝望的是,自己的女儿,也受这场政治波动的影响,夭折了。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吴先清会因此一蹶不振,就此中断自己的革命生涯时,却没想吴先清化悲愤为动力,更加努力地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那时的吴先清心中所想的是:我誓死要为死去的丈夫报仇,我决不能倒下!

在那段令她悲痛欲绝的时光里,除了学习能够聊以慰藉她的心灵,还有一个特殊的人,闯到了她的心扉,给了她极大的鼓舞。

这个特殊的人便是刘鼎,中共旅欧总支德国支部青年团书记、东方大学党总支支委、中国支部书记。

他与吴先清同是莫斯科东方大学的同学,再加上原来都在西子湖畔度过年少求学的生涯,所以两人之间有着许多共同话题。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刘鼎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刘鼎想起来有东西拉在教室里了,他匆匆的走在走廊上,不经意间的一瞥,看到了教室内的吴先清。

那是怎样的一副场景啊,阳光透过窗户在她的脸上潵下余晖,忽的,她微微抬头看向窗外,风吹过,将她的发丝打乱,也将刘鼎的心给打乱了。

刘鼎走进教室,主动与她搭话,经过了解,刘鼎才知,原来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叫吴先清,和他一样,也在西子湖畔求学,更巧的是,两人还是在同一年加入的中国共产党。

由于有着共同的革命理念、相似的经历,两人一聊起来,经常会忘记时间,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对于吴先清来说,在这段时光里,刘鼎就像是她心中的一道光,鼓励她、陪伴她,给了她很大的鼓舞,让她从上一段婚姻中走了出来,得以重新面对人生。

就这样,两人彼此欣赏、彼此相交,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并走入了婚姻殿堂,于1927年冬,在莫斯科结婚,结婚后不久,吴先清诞下一子,两人在苏联这边互相鼓励学习,成了羡煞众人的神仙眷侣。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1929年底,夫妻两人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回国工作,临行前,两人将自己一岁的儿子送入了莫斯科国际儿童院,让儿子在这里生活,远离战火纷飞,而他们则秘密的从远东经大连、天津,重返上海。

来了上海后,刘鼎被任命为中央特科情报科副科长,而吴先清也在1930年被调入到了特科工作,成了丈夫手下的一员情报工作人员。

当时,中共中央下达任务,要特科人员在短时间内调查清楚外国列强和国民党在上海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情况。

这项任务看似简单,但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要想调查透彻外国列强和国民党的实力,需要在上海各界安插眼线,并且最好混入内部,才能更精准的刺探消息。

当时,刘鼎带着几个特科的人员,乔装打扮成记者、船夫、包身工等各种身份的人员,早出晚归,在上海滩四处奔波,常常到半夜时分才能回家,为了安全起见,有时候被跟踪了,甚至连家都不能回,只得在外度夜。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为了侦探到全面的情报,刘鼎进行的周密的布置。

军舰旁不容其他船只停靠,但有一个例外,那便是长途航船。

长途航船可以从附近通行,为了将军舰上的炮位等布置搞清楚,刘鼎花重金雇了一艘外国商船,并带人乔装成商贩子,打着去长江口贩卖货物的旗号,大摇大摆的从军舰旁经过,并暗暗的将军舰上的布置记在心里,等行动结束后,再将军舰的一切布置画成草图。

为了了解兵营的驻军人数,刘鼎想了一个妙招,那就是通过每天运进来的食品种类和数量,对人数进行推测。为此,刘鼎特意派人到兵营门口摆设摊位卖食品,观察每日进出的人员,以及购买食品的情况,由此而推测出了营内的驻军人数。

另外,最难了解的,当数监狱中关押犯人的数量,刘鼎深知,监狱这地方,不是寻常人用寻常手段能进的,必须用特殊手段。

于是,刘鼎乔装成流氓混混,在鱼龙混杂的地方,四处打听哪里能俯瞰监狱全景,最终,一个被雇佣的流氓带路,带着刘鼎他们爬到了一个教堂屋顶上,站在这个屋顶上,能一眼俯瞰全景,刘鼎便将监狱的全部屋脊绘制成草图,并通过安插眼线或贿赂的方式,向牢监了解情况,就这样推测除了整个监狱中的犯人大体数量。

以上,只是刘鼎为刺探情报做的一部分事,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通过他的努力,不到半年时间,刺探外国以及国民党势力情报的任务便圆满完成了,中央军委参谋长刘伯承收到他刺探的一大厚本消息时,还赞不绝口的称赞道:“在上海为立三路线暴动准备的那一套资料,真是不简单啊!”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完吴先清的丈夫,我们再把目光转到吴先清本人身上,在被调入到特科工作后,吴先清主要在陈赓和丈夫刘鼎的领导下,负责地下交通工作。

为了完成组织上的任务,搞到情报,吴先清利用高超的化妆技巧,常常扮丑,打扮成卖水果的农妇等,穿梭在上海的街头,在国民党特务的眼皮子底下做事。

当然,扮丑需要吴先清刻意化妆,但如果是扮美的话,就不需要刻意化妆了。

为了与国民党社会调查处专员陈宝骅搭上关系,与国民党军政重要人物构建社会关系,吴先清在征得陈赓的同意后,将特科的一个秘密联络点,设立在了《新生命》月刊发行处的楼上。

而她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他的弟弟在《新生命》担任总务主任,并且《新生命》是上海国民党创办的月刊,弟弟也和她一样从事地下工作,弟弟能成为总务主任,正是国民党社会调查处专员陈宝骅推荐的。

就这样,吴先清为了能与陈宝骅搭上线,与更多的国民党军政要员结交,建立社会关系刺探情报,开始以贵妇人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为了贴合贵妇人的形象,吴先清烫了当时最流行的的烫发,往自己的身上装饰贵重的珠宝,穿着得体的旗袍,一举一动之间,皆流露着上层人的华贵气质。

通过弟弟的介绍,吴先清成功的与陈宝骅搭上线,陈宝骅看着这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瞬间就被迷住了双眼,带着吴先清出席了许多酒会、舞会,也让她结交了不少国民党军政重要人物,特别是“江浙派”。

在这些国民党军政要员身上,吴先清打探到了许多有用的情报,比如被捕中共人员都被关在哪里,谁叛变了,国民党要对他们怎么处置等等之类的。

值得一提的是,吴先清还在这期间,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在湘鄂西的贺龙部队,搞到了一批军火。

真是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社交能力,以及瞒天过海,在国民党特务眼皮子底下做事的手段。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由于出色的业务能力,1933年3月,中央将吴先清调出特科,让她到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工作,担任谍报组组长。

为了建立更大的情报网,她将自己的住处,专门选择在了国民党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闵鸿恩家的隔壁。

曾与她交好的陈宝骅夫妇,经常来她家做客,让局长闵鸿恩以为着搬来的是什么大人物,出门碰面时,他还主动地与吴先清打招呼。

就这样,“公安局局长搬来了一个神秘的邻居,就连局长都要打招呼、献殷勤”的消息传遍了上海滩,也使一些好奇的国民党及租界当局的重要人物,主动与其结交。

随着结交的达官贵人越来越多,这个情报网也被组建的越来越大,吴先清获得的重要情报也就越来越多,但同时,她暴露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

远东第一女谍,中共国际特工先驱,为何香消玉殒在寒冷的西伯利亚

1935年6月,被派往日本东京工作的吴先清,就因身份暴露而回到了上海。

在这之后,中共组织为了她的安全考虑,于9月份时,送她去了苏联莫斯科马列学院学习。

但不幸的是,由于吴先清之前去过日本工作的原因,被苏联军官定罪为“日本间谍”,而1937年那年,正好是苏联肃反扩大化的阶段,那些苏联军官根本就不听她的解释,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把她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做苦役。

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她被驱赶着做苦力,所受的苦,让人难以想象。

更让人悲痛的是,苏联当局将她流放到西伯利亚后,依旧不放心,担心她是真的日本间谍,所以便将吴先清秘密枪决了。

而“日本间谍”的这项罪名,时隔多年后,国家澄清了历史事实。

如今,翻阅历史档案,我们可在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优抚局66号文件里,看到“因公牺牲”四字。

最后,让我们向隐蔽战线的英雄致敬!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如今和平的生活,英雄千古,永存人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