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作者:羊城派

现代马术,自带优雅气质,除了在比赛中、在电视上之外,看似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视野的拓展,这项运动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马术已渐渐成为人们兴趣爱好的选择之一。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等地,都拥有十几家马术俱乐部,每到节假日,骑乘者蜂拥而至。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15岁的马术“发烧友”

每个星期天早晨的六点半,家住广州市越秀区的鲁乐陶都准时起床。收拾妥当后,她就往马术包里放上两颗糖,那是为一匹喜欢吃糖的小马特别准备的,然后满心欢喜地跟着爸妈一起去离家大半个小时车程的广州泰骏马术俱乐部。接下来,乐陶会与她的马共处三个多小时,这是乐陶的“充电”时刻。鲁乐陶今年15岁,是广州七中的一名初三学生,骑龄8年,父母戏称她为马术“发烧友”。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她“发烧”到了什么程度?为了保证每周到马场骑行一次的“欢乐时光”,她向父母承诺,骑马绝不影响学习成绩。在乐陶家里,到处都是与马术有关的周边产品,朋友圈里晒的也多是马术的周边玩偶。

每次来马场,乐陶要骑两到三匹马,她自己备鞍、给马洗澡,对于马场每一匹马的习性和血统、打过什么比赛、拿过什么奖项,如数家珍。世界各地的马术比赛,她更是会上网找视频、翻资料,乐此不疲,甚至还申请过东京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志愿者。

鲁乐陶是广州民间较早接触马术的孩子之一,对于女儿学习马术,乐陶爸妈心理上有点矛盾。在妈妈看来,初三学业重,今年就要中考了,并不希望她花太多时间在马术上:“如果不是她自己坚持的话,我早就不愿意让她来了。”另一方面,他们也支持女儿有一项自己的爱好,从小女儿试过很多兴趣班,都是学了没几节课就放弃了,整套高尔夫杆一度因长毛而丢弃,只有马术是她喜欢并坚持下来的。

“人的幸福感常常来源于一项终身爱好,骑马还能锻炼她坚韧的性格品质,遇到困难不会轻言放弃;另外马术特别好的一个地方是,它不是和自己较劲,而是讲究人与动物的配合,这能帮助孩子更有爱心,对这个世界更能充满善意。”鲁乐陶的爸爸说到这些,又颇为欣慰。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学习马术多年,鲁乐陶说“不希望一直骑成那个鬼样子”,于是在别的俱乐部学习6年后,她转回在专业上有更多支撑的泰骏马术俱乐部,跟随获得过全国冠军的教练提升自己。

在去年11月的俱乐部内部挑战赛上,她还赢得了冠军,收获了2000元奖金。每次只要上了马背,让乐陶下马就成了一件困难的事,连教练都忍不住“吐槽”:“怎么感觉你总是骑不累!”骑完后,她就给马洗澡,并简单处理马匹的皮外伤。

“遇到喜欢玩水的马,洗澡能跟它增进一点感情;遇到不喜欢洗澡的马,那这个过程就会毁坏一点感情,拿两根胡萝卜给它吃,一边吃一边洗,它就能乖一点。”俱乐部里,坐在羊城晚报记者面前的鲁乐陶刘海汗湿,圆圆的脸因为刚骑完马而红彤彤的。

“为什么如此爱马?”乐陶歪着头想了一会:“我感觉和它们有心灵上的交流和感应,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是相通的,这种感觉非常好!比如跳跃障碍,有时候可以多一步,也可以少一步,我们就是能同时想到少一步,非常神奇。所以每次骑完一点也不累,反而有满血复活的感觉。”

最近几年,羊城晚报记者采访过一些青少年马术群体,不少人怀揣着的是竞技的梦想。如今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年轻骑手、苏州姑娘章锶檑,三年前便在黄村夺得过中国马术巡回赛广州总决赛100-115cm挑战赛冠军。锶檑爸爸赛后曾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为了支持女儿的“奥运梦”,他们不光举家搬到上海,还买了属于自己的马匹,同时经常开着房车拉着马,辗转全国各地参加比赛。

不过,竞技体育这条路并非鲁乐陶的目标,这位15岁的少女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就是希望将来的职业与马有关——成为一名运动马兽医。

“去年5月,我最喜欢的一匹马,因为脚伤拖了很久没治好,死了。这匹马我骑了两三年,还骑着它打了我的第一次比赛。”深受触动的鲁乐陶便开始在网上系统地查询资料,甚至上外文网站翻译一些专业马医生写的文章,学习马匹常见的伤病问题以及简单的治疗方法。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我喜欢马,不仅仅喜欢骑它们,我们是同等的,并非主人和服从的关系。我经常看到在马术比赛中有马匹受伤,国内的马术行业整体上还不算很发达,我就想,如果去当一名马兽医,说不定能帮上一点忙。”

家庭经济底蕴支撑孩子们纷纷上马

鲁乐陶这样的孩子,只是广东马术民间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珠三角地区,马术近几年发展迅猛,这与城市的发达以及民众的经济底蕴息息相关。与大多数运动不同,如果把马术运动当成一个长期的爱好,所耗费的资金比击剑等也要高上不少。在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顾佳为了让孩子上顶级马术班,不惜卖掉自己的首饰。

鲁乐陶学习骑乘的广州泰骏马术俱乐部,配备初级教练,一个鞍时(45分钟)的费用需要500-600元人民币;配备高级教练,教练费用每鞍时在此基础上再加600元左右,马匹升级,费用也要另外收取。

虽然费用不低,但在泰骏采访的一个上午,羊城晚报记者发现,俱乐部的客源可并不少。除了像鲁乐陶这样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还有不少六七岁的初学者,他们带着护具,穿着精神的骑马装,在Pony马(小型马)上练习基础的握缰、骑行以及马儿各种步伐时顺应的身体姿势与动作。

父母们大都围在沙池边的廊道上紧张地盯着,时不时提醒几句。教练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也经常被约课事宜打断,其中一名会员打来电话,预约下午的盛装舞步课。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泰骏马术俱乐部总经理陈国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不少家庭会员甚至一次性会买上120鞍时的课程,每次过来,父母加上两三个孩子,一个上午会在马场消费四五千元。俱乐部去年9月才与天麓马场合作,进场仅四个月就发展了200名会员,市场的潜力很大。未来两三年,他们的目标是将会员发展到800-1000人,“从目前的广州市场来看,这个目标是能够完成的”。

近年来,更多承担普及功能的商场马术在广州发展得也非常快,这为传统马术积累了一定的客源。泰骏马术俱乐部总教练黄敏康过去是广东省马术队队员,他希望用以赛代练、多办赛事的模式开拓市场,为广东马术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过去各家俱乐部多为闭门修炼,很多孩子有兴趣骑马,但骑着骑着没有展示的空间和平台,也没有赛事检验,就慢慢离开了。而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如果没有比赛,发展起来都不容易”。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东莞金伯乐马术俱乐部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全国障碍邀请赛,现在已经达到国内顶尖水平,每次比赛都有400组人马以上的规模。因为这家“领头羊”,东莞的青少年马术水平甚至远远超过广州。

黄敏康也告诉记者:“金伯乐每周都会举办内部训练赛,周五晚上高级骑手和教练比赛,周六为训练日,周日则为孩子们设置比赛项目,从最低级别往上走,让学习骑马的孩子产生竞争意识,为自己设定前进的目标。广州泰骏虽然进场只有四个月,但也开始每个月举办俱乐部挑战赛了,现在报名参赛的会员越来越踊跃。我们还在着手申办广东省锦标赛,希望进一步扩大马术运动的影响面。”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对于广州马术前景,黄敏康是乐观的:“在我看来,市场潜力很大,毕竟这座城市经济实力强,市民消费能力强,就看业内人士怎么去推广,怎么让群众喜爱并且参与了。”

富庶的中国,马术运动快速发展

在竞技马术领域,广东一直是全国的排头兵。第十三届全运会,广东马术队包揽了全部六枚金牌;去年在陕西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他们也夺得了盛装舞步个人冠军、团体冠军与场地障碍个人冠军共3枚金牌。冠军,往往来自深厚的群众体育底蕴。广东省马术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东斌、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陈广新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披露了一系列数据。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罗东斌说,2016年广东马术协会成立时,拥有二十多家会员单位,如今这一数字已经增加到45家,翻了一番,主要分布在东莞、惠州、深圳;现在,广州和阳江等地也在陆续铺开。

陈广新则介绍,目前全省马术场大概有60家左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各家马术俱乐部的会员总量已经达到3万人。罗东斌分析,如今广东马术市场的需求很明晰:一是健身及塑形,二是小朋友的兴趣爱好,三是专业发展。“我去了好几个俱乐部,看到很多十几、二十几岁的女孩加入到这个行业,因为其中健身、健美以及塑形、减肥的功能被更多人看到,同时马术的社交圈子也让人感觉比较时尚。”

陈广新还透露,前几年相关部门曾做过一个全国性的调查,全国马术总人口的近60%,是4-16岁的青少年,每个马术家庭年均马术消费约在6万元左右。

国富民强•小众运动平民化③ | 现代马术,哒哒蹄声敲响千家万户门

这几年,省马术联赛的举办对这项运动在广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和普及作用;另外,省马术协会和香港赛马会合作,让骑师进校园讲解马文化,让学生到广州黄村训练基地与马匹近距离接触。推广的对象也从过去的高职院校和体院,慢慢扩展到综合性院校。华南农业大学还创办了第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爱马协会,养了两匹马,“爱童”和“芒果”。罗东斌说,这些青少年,“将是民间马术的新兴力量”。

陈广新介绍,现在的马术消费人群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比如深圳南山区便聚集了7家马术俱乐部,一是政府层面比较支持,定期举办青少年锦标赛,二是这里分布了近两百家上市公司及多家国际学校。众多的国际学校能够提供大量生源,他们往往率先接触马术,因为马术对于出国留学的背景提升颇有帮助,因此得到了家长们不遗余力的支持。

这样的群体,在大湾区几大城市中也越来越多。与北京、上海及华东等发展较早、较好的地区相比,广东民间的马术人口和俱乐部数量还有一定差距,不过青少年马术爱好者迅速增加的趋势是一致的。在广东,一旦到了节假日,日均进场骑马的人数一般都过万人,其中多为青少年。

展望未来,罗东斌希望广东马术市场能够更有序、更健康地发展。罗东斌眼中的尖端俱乐部,具备下列几个要素:马匹的数量和质量,有知名度的教练,足够的训练和比赛场地,有举办相对高水平比赛的经验和口碑,有一套规范、成熟的教学体系。

这其中,制约广东马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场地。“北京、上海等地的俱乐部成立得早,因此能拿到比较大的地块,但广东的俱乐部往往受制于场地因素,在办大型赛事上受到限制”。

黄敏康也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在广州,目前能举办省级赛事的,只有黄村体育训练基地。马术运动,在富庶起来的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必将在未来为这个项目支撑起更加广阔的新天地。(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策划 | 陶 勇

统筹 | 林本剑

采写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荇

责编 | 赵亮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