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宋美龄,很多人都认为,她是宋氏三姐妹中,最爱权的那一个。她也的确在选择嫁给蒋介石之后,成为了民国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具备了出色的外交才能,是上世纪30年代的国际外交舞台上,最为活跃与耀眼的中国女性。
回顾她跨越了3个世纪的一生,前半生在权力的巅峰乐享荣华富贵,是第一位登上美国国会演讲的中国女性。后半生在时局变化中她被迫离开政治舞台,人生最后的28年隐居在美国孤独终老。

不可否认,她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林博文在《宋美龄传·跨世纪第一夫人》一书里,讲述了宋美龄传奇的一生,让我们了解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她是如何发挥自己的女性力量,赢得“第一夫人”之称。也让我们从宋美龄与蒋介石政治婚姻背后的荣辱与共,以及“第一夫人”时代落幕时她最终选择的坦然接受,看到了她强大的内心。
本书的作者林博文是有名的文学史家,他曾多次访问过宋美龄,拿到了很多一手资料,因而对于宋美龄不同阶段的人生故事,他都能更真实和完整地呈现。
看完他笔下的宋美龄,不得不让人感叹,在那个时代,女性伟人的崛起,家族力量其实不可或缺。
1、宋氏家族的兴起
宋氏家族的兴起,还要从宋美龄的父亲宋嘉树说起。
宋嘉树原本出身贫寒,后来跟随一位远房亲戚,去到了美国。在美国他又幸运地得到了一位富商的资助,上完了大学,成为了一名传教士后回到了上海。
在上海,宋嘉树一边执教于教会学校,一边从事反对殖民主义和推翻清政府的宣传活动。
不过此时的宋嘉树,还未在上海站稳脚跟,直到他因一次偶然的机会,邂逅了浙江名媛倪桂珍,他的命运才真正发生了改变。
倪桂珍出身书香世家,而且家底丰厚。宋嘉树迎娶了倪桂珍之后,就顺利成为了一名牧师。
牧师在那个年代,社会地位高,而且颇受外国人尊敬。此后宋嘉树又在倪家家底的支持下,拿下了美国圣经协会代理人的头衔,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为教会印刷《圣经》远比传教布道赚钱,于是宋嘉树靠印刷《圣经》而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此后宋嘉树凭借自己的经商手腕,进一步扩大经营,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上海较早的买办商人。
彼时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旧社会、旧思想文化都开始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
向来渴望推翻清政府的宋嘉树因为自身就有数年的留学经历,见识过美国教育的开放和先进,坚信中国的传统教育和封建思想都将被西方文化思潮改变。
因而宋嘉树对于子女的教育,也更青睐信任美国,而且他打破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重男轻女思想,坚持男女一样。
宋氏三姐妹都是在5岁时,便被送入了寄宿制的中西女塾上学,开始锻炼独立能力,学习英语,接触西方文化。
之后宋嘉树积累了越来越丰厚的家底,他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开始把孩子们送往美国留学。就连刚刚10岁,勉强可以照顾自己的宋美龄,也随着两个姐姐去了美国。
不得不说,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宋嘉树的每一段人生经历、每一个决定,都为宋美龄日后坐上“第一夫人”位置打下了基础。
2、宋氏家族走入政治中心
不过影响宋美龄成为“第一夫人”的关键,还在于宋嘉树和孙中山的相识。
1898年,宋嘉树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孙中山,早已对中国现状不满的宋嘉树,被孙中山的革命愿景深深震撼。
从此他全身心地追随孙中山,成为坚定的反清革命志士。他积极为革命筹集巨额经费,并在宣传组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由此,宋嘉树不再是单纯的牧师商人,宋家也正式卷入了历史政治舞台。
宋嘉树积极投身革命的热情感染了子女。1913年,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宋庆龄跟随宋嘉树拜访孙中山,一直以来,她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家都崇敬无比。
这一次拜访,是因为大姐宋霭龄即将成婚,而宋霭龄此前一直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婚后该秘书之职将由宋庆龄接任。
当时孙中山因为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宋庆龄成为他的秘书之后,陪他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
就这样,日日相伴又志同道合的两人,尽管年龄相差27岁,却逐渐相爱了。后来宋家人得知宋庆龄想要嫁给孙中山时,强烈反对,但宋美龄却支持宋庆龄的选择。
因为深受西方开放思想影响的宋美龄认为,婚姻是自由的,不应受年龄的限制。
更何况,孙中山作为革命第一人,是可以拯救中国的英雄,二姐选择嫁给英雄,该是人人称羡的!
所以她暗中帮助宋庆龄离家出走,让宋庆龄最终得以和孙中山在日本结婚。
宋美龄的支持,无形之中让宋氏家族真正地走进了政治中心,使得宋家的政治背景得到了很大提升。
而宋美龄在如此强大的家世背景之下,成为了上流社会争相结交的名媛,她也借此有了更多的渠道,认识各种政治风云人物。
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不过十多岁的宋美龄,就已经显露出不同于常人的择偶观,并对政治权利有浓厚兴趣。
而且随着她接触各类政治人物的时间越久,她越渴望自己也能成为不同凡响的政治人物。
而宋美龄之所以敢有如此野心,是源于她那从小就与众不同的性格。
3、宋美龄与众不同的性格
宋美龄从10岁开始,就在美国接受教育。
刚刚到美国时,她还因为年龄比较小,只能跟着宋庆龄在学校里做旁听生。
两年后她顺利进入了卫斯理安学院,这是全球最早的女子学校。许多聪明、有创新精神、才华横溢的女性通过在卫斯理安学院就读,最终成为地区、国家、国际领袖,比如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 克林顿、美国驻联合国女大使安妮·帕特森等。
在学校里,宋美龄虽然是年龄最小的学生,却在学院里最受欢迎。
她开朗大方,又懂得结交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比如她经常去拜访校长的女儿,与对方成为了亲密的朋友,由此得到了校长的很多照顾。
据说校长在给自己女儿请私人教师时,也帮宋美龄请了一位,让两个小姑娘得以共同学习生活。
宋美龄在尚且懵懂的年纪便沉浸在西方思想里,所以日常谈吐气质、做事方式、思维想法几乎都已经被“西化”。
比如她脚蹬结实的美国鞋,身穿和大家一样的美国裙,看起来就是拥有东方面孔的地道美国人。而且她拥有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又喜欢出风头,对很多国际时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经常大方地和所有人分享,让老师都惊叹不已。
后来20岁时,宋美龄完成了学业,回到了上海。那时候繁华的上海滩并不缺家世良好的名媛,但因为宋美龄完全“西化”的语言风格以及行事作风,让大多数青年才俊都为她倾倒。同时,宋美龄那从小就超乎寻常的社交能力,更是让她成为了社交场上的宠儿。
她热衷于穿梭在上海的各大社交场合,凭借爽朗的性格,她总能和别人聊到一起。因而回到上海没多久,她便结识了很多达官显贵,其中就包括改变了她一生命运的蒋介石。
4、坚持成为蒋夫人
1922年,宋子文在孙中山的家里举办晚会,就是这场晚会,让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名动上海滩的宋三小姐。
只见宋美龄不仅风华正茂,而且举止大方,谈吐出众,令本就风流的蒋介石心动不已。更何况宋美龄还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家世背景,这对于擅权谋的蒋介石而言,更是一大诱惑。
于是晚会之后,蒋介石便开始疯狂追求宋美龄。
但此时的宋美龄其实已有恋人,且感情甚笃。而且蒋介石花名在外,已经有了一妻一妾和两个情人,这让宋家人无法接受,宋庆龄甚至说:“就算我妹妹死了,也绝不会嫁给有两个情人的人。”
蒋介石为了赢得宋美龄芳心,便很快和妻妾情人们断绝关系。
而宋美龄虽然一开始并不想嫁给蒋介石,但她无法拒绝嫁给蒋介石后,她将有可能成为像美国总统夫人那样,做中国第一夫人的愿景。
宋美龄知道,家人觉得蒋介石风流花心靠不住,所以反对她接受蒋介石。
可在她看来,蒋介石一直受孙中山倚重,是有可能接替孙中山位置的人。
如果她选择蒋介石,就能借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至于他的花心风流,她并不在乎。因而她曾对别人说过,自己渴望为国家做事,所以嫁给蒋介石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宋美龄在家人的反对声中,于1927年坚持嫁给了蒋介石。
世人都说,蒋宋属于政治联姻。在强大的家族背景之下,将婚姻当做事业跳板的宋美龄,也确实从此走上了实现政治抱负的康庄大道,留下了名扬中外的“第一夫人”之名。
5、
那个时候的宋美龄放在今天,可谓是一心搞事业的大女主,妥妥的又美又飒。
别说那个时代的人们迷恋她,面对如此聪明有主见,又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女子,就算选择政治联姻,现在的我们也会叹一声“姐姐好酷我好爱”。
这大概就是独立女性所特有的真正魅力吧,无论放在哪个年代,放在任何时代背景之下,都让人赞赏惊叹。
不过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果没有可遇不可求的强大家族背景,你觉得本身见识不俗,才华横溢又野心勃勃的宋美龄,还能创造“第一夫人”的传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