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作者:华为云

在工业制造领域,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当这些数据被深埋在“湖水”之下,无法被看见、传递,价值也就无从发挥。

谁来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变革的波澜

谁能打捞和传递“数据”

让“制造”向“智造”迈进?

本期华为云“你好,同路人”

带你走近更懂制造的黑湖科技

视频加载中...

▲点击查看完整版访谈

带着使命感

选择工业制造领域

“为什么我们买个菜,都可以找到十几个APP提供服务,但占全国GDP约30%的工业制造领域,技术渗透却是最薄弱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黑湖科技创始人投入了到工业制造领域,并展开了以算法帮助工厂处理数据,让决策自动化的初次尝试。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想解放“螺丝钉”就先成为一颗“螺丝钉”

初次创业的失败,非但没有浇灭工业制造数字化的理想,反而更坚定了他们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黑湖科技创始团队选择去到工厂,成为一颗“螺丝钉”,进入到这个行业,去发现真正的需求。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他们发现厂里工人的生活极其数字化,许多人都在用新款智能手机,但他们的工作交流,却依旧停留在纸笔、电话、口头传递等方式。

▎从5小时到1小时数据驱动对生产效率的提升

随着新国货、小众品牌崛起,部分工厂开始意识到,如果可以响应这部分的需求,其产品可以卖出更高的毛利率。

所以能否有一套自主的系统或者体系去承接这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定制制造,又该如何合理利用产能?就成为了他们最困惑的问题。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黑湖科技团队再次看到了契机,即把信息打通,让大家在数据驱动下,更加高效地协作。

比如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5个小时里只有1个小时是真正有效的作业时间,其他时间分别用于找模具,现场调试以及等待、沟通、协调等,减少这部分耗时,意味着产能效率将从50%提高到了80%,工厂面对再多再复杂的定制需求,都可以轻松应对。

推动数字技术

在工业制造场景的平等渗透

2016年6月6日黑湖科技正式注册成立,创立之初即面临新的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的艰难探索,2020年在疫情笼罩之下,黑湖科技仍旧做到了高速扩张,而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2021年3月,黑湖智造协同解决方案正式上架华为云云市场成为严选自营商品,由华为云坚实、高效、稳定的底层技术架构为黑湖智造产品及客户的流畅使用全方位赋能。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对于更多期盼数字技术渗透的中小型企业,黑湖科技也在2021年底将黑湖小工单产品上架在了华为云云市场,全产品线的形成以及与华为云的进一步合作,也意味着黑湖科技开始迈向更顺利的阶段。

成为“同路人”

最重要的是三观一致

“在短时间范围内,我们希望能够加速大家对于工业数字化的认知和理解,凭借黑湖科技的一己之力,是非常有限的。”

黑湖科技CEO周宇翔表示,与华为云的生态合作,重点是三观一致,华为云在制造业的“Knowhow”能与黑湖走得更近。

云上工业“智”造,让数据不再深埋湖底

对科技的探索,有人先行一步,也有人一路追寻,华为云与黑湖科技同频的脚步,正在搅动工业制造的平静“湖面”,成为卷积未来一切可能的高速旋涡。

#你好,同路人#下期预告:

AI智能,给技术+点温度

关注@华为云,了解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