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作者:历史有点冷

2012年7月3日,上海市铁路公安接到报案,在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盗窃案件。

报案人刘先生声称,自己的一个公文包在无意间被人偷走了,这个公文包里不仅装着6万元的现金,更带着包括自己的单位印章、银行卡在内的重要物品,一旦丢失那对他来说将损失惨重。

考虑到案情刚发生不久,上海铁路公安立刻调取了案发地点周边的监控录像,在监控录像中警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1

几天之后,警方就将嫌疑人李大军、洪厚裕、贺佐国、卫求四人抓捕归案,而在这起案件的审讯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卫求的反常表现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这个卫求自称是湖南岳阳人,但南方人一般都偏爱米饭,可卫求却独爱面食。

此外这个卫求自称自幼丧父,8岁就在全国流浪,可根据他的同伙供述就在前几日卫求的妻子与儿子还曾来上海看望过他。

如果他的同伙所言属实,那这个卫求为何要对警方撒谎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警方立刻对卫求此人展开了极为细致的调查,而这调查的结果却令犯了盗窃罪的卫求被判了死刑!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监狱“常客”,疑点重重

这个自称叫做“卫求”的男子刚进警局就表现得极为反常,并非本案主犯的他不但将自己的犯罪经过交待了个清清楚楚,就连前些日子干过的勾当也向警察抖了个干干净净,在整个审讯过程中“卫求”的表现可谓是极其配合,认罪态度极其良好,可这良好的认罪态度反而引起了警方的怀疑。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2

根据警方调查,这个“卫求”可是实打实的监狱“常客”。

从2004年至今,他已经先后六次被公安机关逮捕并判刑,上一次犯事被判了一年,这刚出来不久就又被抓了回来。

如此一来警方就对卫求产生了好奇,这个在上海无依无靠犹如“孤魂野鬼”的“卫求”为什么不回老家呢?对于警方的询问,卫求直截了当地回答道:

“我没家,我爹在我8岁时就死了,我全家都死了。”

2012年7月,为了印证“卫求”的说法,上海市铁路公安在全国人口查询系统上搜寻了“卫求”的个人信息,而得到的结果却只有四个大字——“查无此人”。

此时有着多年办案经验的老刑警张建国隐隐感觉到,这个“卫求”并不简单,他的背后一定还隐藏着其他秘密。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3

此后,警方从“卫求”的其余三名同伙处下手,想从这三人的口中获取一些关于他的信息,而与“卫求”私交不错的洪厚裕供述的一席话让警方逐渐有了线索。

根据洪厚裕所言,就在6月初的时候,“卫求”的妻子与儿子来上海看过他,而且几个人还曾坐在一起吃过饭。

在席间,洪厚裕曾询问过小男孩自己爸爸为什么不回家去,而小男孩却告诉他说:

“我爸不能回家的,一回家就会被抓。”

“卫求”为什么要对警方隐瞒自己的家室呢?为什么“卫求”一回到老家就会被抓呢?

为了解开“卫求”身上的诸多谜团,警方立刻对他进行了深入调查,而在“卫求”的随身物品中,警察寻找到了一张可疑的银行卡。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4

这张银行卡虽然在“卫求”的衣兜里,但它的署名却是一个叫“牛彭永”的18岁青年,这就让警察非常奇怪,“牛彭永”的银行卡为何会在“卫求”的兜里呢?带着疑问,警方对这个“牛彭永”展开了调查。

根据警方的调查,这个“牛彭永”只是一个陕西韩城的普通青年,没有任何不良案底,但是这个“牛彭永”还有一个父亲叫“牛抗斌”,这个人就有点不简单了。

当上海警方在全国人口查询系统搜寻“牛抗斌”的个人信息时,电脑屏幕显示的资料着实吓了他们一跳。根据资料显示,这个牛抗斌曾在1995年因故意杀人案被警方列为了“在逃人员”,更令警察感到大吃一惊的是,这个“牛抗斌”的模样与他们刚刚抓获的“卫求”简直一模一样!

2012年8月3日,身穿囚服的“卫求”被警察又一次带到了审讯室,他本以为这次审讯也与之前的一样就是“走个形式”,在他的心中早已想好了应付的言辞,可当“卫求”刚刚坐下时,主审民警张建国说的一席话却让他汗毛倒立、脸色巨变。只见张建国向“卫求”轻描淡写地说道:

“今天我是该叫你卫求呢?还是该叫你牛抗斌呢?”

听到张建国说出这样的话,“卫求”的眼皮一跳,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有种预感,他觉得自己隐藏了17年的身份终究还是暴露了。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5

没等“卫求”做出回应,张建国便斩钉截铁地对他说道:

“你根本不叫什么‘卫求’!你的真名叫牛抗斌,你也跟本不是湖南岳阳人,你是陕西韩城人!你更不是什么孤家寡人!因为你还有个儿子叫——牛彭永!我这里还有你的身份证号码,需要我念给你听吗?”

面对如山的铁证,“卫求”彻底无话可说了。经过了长达20分钟的沉默不语,“卫求”终于开口了,只见他双手捂着脑袋,懊悔地说道:

“我要死了!我这回死定了!”

“卫求”沉默与他最后所说的那一席话就已经代表了他的态度,但17年前他到底犯下了怎样的罪行呢?这17年的时间,他又是如何逃过警方的追捕的呢?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17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了。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6

迷中谜,案中案

1995年,25岁的牛抗斌刚刚结婚一年多,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很是幸福。

牛家在当地有着几亩地,平日里牛抗斌就与弟弟还有父亲下田种地养活全家,而牛家的田与邻居冯家的田紧挨着,两家的关系本来也不错可却经常会因为田地的交界问题闹得不可开胶。

这一天,冯家老爷子找上了门来,他说牛抗斌的父亲把“界石”立到他家的田上了占了他家的地,牛抗斌的父亲听见老冯说他占地就气不打一处来,随即两位老人就吵了起来,此后两家的年轻人也参与到了争吵中。

牛抗斌哥俩与冯老爷子的儿子为了各自的父亲争的是面红耳赤,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在争吵中血气方刚的牛抗斌抄起了旁边地上的锄头,向冯老爷子的儿子迎头就是一击,毫无防备的他应声倒地,随后鲜血便流了一地。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7

看见冯老爷子的儿子倒在了血泊之中,牛抗斌瞬间就慌了,他和弟弟急忙跑回家中,在惊恐与不安中度过了4天时光。

事发后的第四天,一条噩耗传到了牛家——冯老爷子的儿子死了!

牛抗斌与弟弟这才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的祸事,那时候家里人都劝他们哥俩主动自首,可心慌意乱的牛抗斌说什么也不肯。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在他的印象中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今他杀了人,即便自首在他看来也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为了活命,牛抗斌与弟弟牛抗民连夜逃出了家乡。

牛抗斌的弟弟在出逃后不久便被警方抓获,而逃过一劫的牛抗斌只身前往了河南郑州,在那里过起了隐姓埋名、居无定所的生活。

为了不被警察抓获,牛抗斌根本不敢找正儿八经的工作,只能整天混迹于火车站这种人口流动性大的地方,在这里干些偷鸡摸狗的营生。

那段日子牛抗斌的生活简直连狗都不如,他天天只能睡在火车站的公共座椅上,在饥饿难耐时,他连垃圾桶里的剩饭剩菜都吃过。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8

长期如蝼蚁般的生活让牛抗斌的内心出现了变化,他渐渐变得少言寡语、性格暴戾,眼看着过了这么久警察也没有找到自己,牛抗斌的侥幸心理越来越重,最终在欲望的驱使下,牛抗斌再一次拾起了那个满是鲜血的“锄头”!

1998年5月25日,位于郑州市北站路的一间偏僻的小民房成为了牛抗斌的目标。经过此前好几天的蹲点,牛抗斌和其他几名同伙已经大体摸清了这家人的基本情况,家里只居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并且这里地处偏僻,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路边几乎没有行人。

这天深夜,牛抗斌等人趁着夜色闯进了房间里,牛抗斌一脚踹开了简陋的木门,拿起手中的砍刀照着男主人的身体就是一顿乱砍,只见男人在发出几声惨叫后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在解决完男主人后,牛抗斌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已经吓得瘫软在地的女主人身上。牛抗斌看着这个女人顿时色心大起,他粗鲁地将女主人的裤子褪去,肆意宣泄着自己的兽欲......。

1998年5月26日,这天一大早,杨桂荣就来到了妹妹位于北站路的家,但走到妹妹家门口时,她惊奇的发现妹妹的家门竟然没有关紧,而当她推开门后,眼前的一切却让她大惊失色。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9

他只看到自己的妹夫躺在血泊之中,好似已经没了生机,而另一边的妹妹同样也是浑身鲜血,但与妹夫不一样的是,此时的妹妹仍然存在着微弱的呼吸。

杨桂荣立刻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110报警电话,但可惜的是,最终他的妹妹仍然因为伤势过重去世了。

当时屋内的血腥场面给杨桂荣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即便到了今天,杨桂荣依旧会感到心惊!

“当时这个事情吓得我几年没缓过劲来,一想想就害怕,一想想就害怕!”——杨桂荣

由于案件性质恶劣,郑州市警方对此案高度重视,在经过一周的努力后,此案的犯罪嫌疑人姚秀宽等人悉数落网,并在此后不久被判处了死刑。

可根据警方调查,这起命案的凶手应该有4人,而这个叫做牛抗斌的人在作案之后却犹如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

郑州警方此后对牛抗斌展开了大范围的搜捕,可最终也没能将其抓获,牛抗斌就这样再一次从警方的天罗地网中逃了出去。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10

此后,身上已经背了3条人命的牛抗斌选择前往上海,并且依旧选择在火车站附近活动,依旧依靠违法勾当来谋生,也正因如此他不止一次被警方抓回警局。

这么多次被捕经历,警方就没有查出他的真实身份吗?原来,为了隐藏自己杀人犯的身份,牛抗斌有着自己的“妙招”。

首先,牛抗斌为了隐藏身份,给自己取了一个叫做“卫求”的化名,每次被捕,牛抗斌就报上化名,这样一来警察就不会将他与杀人犯牛抗斌联系在一起。

其次,每次被捕之后,牛抗斌都积极地交代犯罪事实,摆出一副良好的认罪态度,这样也就避免了警方对他的刨根问底,而前六次入狱的“相安无事”也证实了这个“妙招”的确管用。

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这常年在猫嘴下偷腥的耗子,总有一天会身首异处啊。

牛抗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儿子无意间的一席话却将自己送上了断头台,这一次他的“妙招”失灵了,这一次他这个作恶多端的老鼠终究还是钻进了猫的嘴里。

小偷被捕后行为诡异,不吃米饭引起怀疑,调查后发现竟然是杀人犯

图11

背负着3条人命,让牛抗斌有着巨大的心理负担,这十七年的逃亡生涯中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总是害怕下一秒就会被警察抓获。

如今,被判处死刑的牛抗斌反而轻松了许多,当这曾无数次在噩梦中梦见的事情成为现实时,牛抗斌这颗提了17年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

后来电视台的记者问牛抗斌此时此刻的感受时,牛抗斌的回答仅有两个字——后悔。

结语: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年拿着锄头的牛抗斌如果能够再冷静一些,今天的他就不会被关进冰冷的监狱;

当初苍茫出逃的牛抗斌如果能够投案自首,也许今天的他早已过上了平凡的生活;当初那个站在小屋门前的牛抗斌如果能够及时醒悟,也许他的性命还能保住。

但是这世界上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如果,牛抗斌的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冷静,做事要三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