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总统和副外长表态后,立陶宛又一高官对华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

作者:华观

在中立关系被挑衅后,中方降低外交关系时,立方只是称“中方是在赌一时之气,会好起来的”;但当中方收紧双方贸易,让在华外企在中国市场和立陶宛之间“选边”后,立陶宛马上感受到现实压力了,也马上知道疼了。于是,总统改口称“让台方设办事处是个错误”,随后是副外长认错,最近立陶宛又一高官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还表示“担心外国投资者跑光”。只是,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

总统和副外长表态后,立陶宛又一高官对华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

据《环球时报》1月19日的报道,立陶宛经济与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近日公开表示,希望能够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并为目前的中立关系“感到担忧”。阿尔莫奈特的这一表态,与此前立陶宛总统、副外长的表态主旨是一样的,立总统就明确表示,批准设立以“台湾”为名的驻立陶宛代表处,“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这一决定“严重影响”了与中国的关系,他强调政府决策时,并没有询问自己的意见。

在此之后,虽然立陶宛外长、总理和议长还嘴硬,要坚持错误的对华政策,但副外长以及其他政客纷纷附和立陶宛总统的表态,认为有必要调整与中国的关系,立陶宛经济与创新部长阿尔莫奈特表示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摆明了也就是占到总统这一边。

总统和副外长表态后,立陶宛又一高官对华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

那么,阿尔莫奈特为什么会倒向总统,呼吁改善中立关系?阿尔莫奈特说了一个非常高大上的理由,是“担心外国投资者从立陶宛跑光了”,“大家都很担心”,“每个人都希望缓和与中国的关系”。那么,中立关系与立陶宛的资本外逃有关系吗?还真有关系。

自从立陶宛当局批准台当局在立方境内设立所谓“台湾代表处”之后,中方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纠正”立陶宛政府的错误行为,既然是“纠正”,那么这个过程自然是痛苦的,对于立陶宛尤其如此。比如说,立陶宛当局发现从中国大陆发往立陶宛的货柜数量越来越少,导致立方几乎买不到中国商品,只能花费3倍价格从美欧转购同类产品,这给立方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总统和副外长表态后,立陶宛又一高官对华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

再比如说,据西方媒体报道,中国对外撂下狠话,要求各国企业在中立两国之间做出选择,要么选择中国立场,要么站队立陶宛,选择中国就必须从立陶宛撤资,不再采购立陶宛境内的原材料与零部件,否则就不能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市场,未来甚至有可能取代美国,所以,各国企业都非常明智的通知立陶宛政府,称即将从该国撤资或转移生产线,这下算是打断了立陶宛的脊梁骨了。

就是在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纠错”措施之后,立陶宛总统开始“反水”,立陶宛副外长、经济与创新部长等一系列政府要员纷纷呼吁改善中立关系。很明显立陶宛是撑不下去了,开始向中国求和了。

总统和副外长表态后,立陶宛又一高官对华认错,站到了总统这一边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承认错误是好的,但关键是落实到行动中去。目前立陶宛政府还没有落实到行动,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立陶宛内部还没有统一意见,亲美派与务实派还在角力,但几乎可以肯定,亲美派撑不了多久。原因很简单,中方施加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立陶宛再不悬崖勒马,无疑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美国是不可能照顾立陶宛的利益的。也正是担心这一点,台当局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人就气急败坏地要退回采购的立陶宛朗姆酒,不得不说,这实在是够滑稽的。

继续阅读